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统编本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由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组成。整个编排体系既注重横向的关联,也观照到纵向的能力进阶,其编排格局与教材的整体理念是高度一致的。教师无论是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在教学设计时都应该根据其编排特点来进行结构化的解读和设计,将文本内包含的语文核心能力以链条式的结构解读出来,并且要渐进式地转化到课堂实践过程当中。那么如何准确地解读教材?又如何把教材的编排逻辑转化为课堂的教学逻辑?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阅读教材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很丰富的。怎样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一、统观教材,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统编小学各册语文课本,都编排了一定数量的爱国主义教材。这些教材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祖国的伟大。教师首先要统观全套小学语文教材,把握住这些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义教”小语教材是人教社配合九年义务教育新编的一套教材。在使用这套教材时,要明白教材的编写意图,了解教材的编写特点,把握教材的内容结构。根据几年的试教情况,我们以为:以新大纲为依据,以各册教材教学要求为目标,以单元为整体来组织教学可较好地体现编者意图,完成教学任务。本文试就义务教材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操作谈几点粗浅看法。一、统览教材,弄清每一单元在盛会(或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单元教学的前提每教一册教材,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的内容结构和编排特点,然后再弄清各单元或各部分知识内容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课程改革如一缕春风,唤醒了教师的理念之思;如绵绵细雨,滋润了教师的研讨之心;如明媚阳光,照亮了教师的前行之路……而以下"四个合理教学"则是我的语文教学的探讨之路。一、合理调整教学主题语文教材是编者依据整册任务布局编排的,但在操作过程中我们教师应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例如,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加入"教科书编者"一词,提醒教师解读教材时不可忽视编者的意图。我们怎样正确把握编者意图呢?经过解读课后练习题,不难发现,教材中的课后思考练习题是教材编者依据文本相关特点而设计的能够体现三维目标知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而设计的思考题。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瞄准课程三维目标,立足课文阅读具体目标,引导学生以课后思考题为凭借,进行对话,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一、凭借课后思考题,引导自主探究课文《燕子》课后有四道习题:1.课文写得  相似文献   

6.
解读教材就是发掘教材、利用教材,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教师解读教材的过程就是与教材融合的过程。要从"教语文"的角度来解读教材,要符合文本的文体特点。这样,才能为设计出好的教学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很少对整册教材或整个单元进行研读,只是孤立地看一课读一课;还有一些教师只是就教材教教材,不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导致教学盲目低效。下面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研读教材。一、研读教材,要从整个单元、全册教材入手要想通透解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就必须从整个单元、全册教材入手,思考这篇课文在这个单元中的地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学》2008,(5):5-5
一般来说,教师在制定学期语文教学计划时比较注意分析整册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但在平时的备课中却往往忽略这一点。许多教师都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认为语文教材编排的逻辑性没有数学那么严密,没有必要考虑一篇课文的教学地位。其实不然,综观苏教版教材,我们不难感觉教材的编写都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学段要求,以大单元主题式编排的。因此备一堂课,  相似文献   

9.
正主题单元是部编版教材的一个编排特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思想,从语文课程高度,对主题单元进行整体研发设计,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教师要立足于单元视角,运用整体、系统的观点解读教材。语文主题单元设计,不仅包括语文教材中"篇"的设计、研发,更有基于单元、基于"类"的主题凸现、彰显。  相似文献   

10.
统编版教材以"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明确了教学之教与学生之学的内容,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因此,教师要在精准解读语文要素的基础上,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设定教学标准,并通过搭建多维的实践活动奠定基础。一、精准解读,明确语文要素的训练要点统编版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导语页中明确揭示了这个单元的训练要点,由于语言表达精准、凝练,又是呈现在教材中供学生阅读的,教师就需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入手,引导学生一起精准解读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11.
谢攀 《文教资料》2021,(3):217-219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从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个方面组织单元编排。在编写上存在以下特点:强调读写一体化、紧扣学生习作的关键能力、习作内容存在要求和能力的螺旋上升、文体全面且突出记叙类教学等。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有单元整体意识和全局意识,紧扣习作系统的编写特点进行教学。作前应当依据具体学情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作中针对学生习作过程中的难点搭建学习支架;作后评改注重实效,通过以评促改让学生知道不足之处的同时明确修改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对一线语文教师而言,文本解读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对整本教材进行宏观解读,从而全面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整本教材内容,我们一般称之为“教材解读”;二是对某一个单元进行中观解读,旨在整体把握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目标统领下的单篇课文教学目标,我们通常称之为“单元解读”;三是对具体课文的微观解读,即教师通过解读文本确定教学任务、设计教学内容等,这是名副其实的文本解读。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谈谈如何全面、准确地进行单元解读。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加入“教科书编者”一词,提醒教师解读教材时不可忽视编者的意图。我们怎样正确把握编者意图呢?经过解读课后练习题,不难发现,教材中的课后思考练习题是教材编者依据文本相关特点而设计的能够体现三维目标知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而设计的思考题。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瞄准课程三维目标,立足课文阅读具体目标,引导学生以课后思考题为凭借,进行对话,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因为教师对文本解读到什么程度,决定着课上到什么程度;对整册教材的解读形成什么样的语文课程序列,决定着形成学生什么样的语文素养。那么,语文教师应该从哪些视角去解读文本呢?  相似文献   

15.
语文要素是统编语文教材编排的亮点之一,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语文要素解读不到位或者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语文要素落实处处着力、充斥课堂、照单全收、遍地开花等问题。作为语文教师,要对语文要素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究其根源,并依据语文新课标的精神、学生的学习心理、教材文本的特点等,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才能真正把语文要素转化为学生带得走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正期待的部编语文教材终于全面落地。温儒敏主编的多次讲话,对教材的编写背景和目的、编写过程及七个创新点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和解读。特别强调的是阅读,让一线的教师们从整体上对全新的教材有所领悟。在各级培训中,专家们又对教材具体的编排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指导,尤其是对"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解读,让教师们知道了重点所在。紧紧围绕单元的特点和要求,落实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教师们都在摸索中。有一个环节尤其要重视,那就是导语页,正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导语页应该担负  相似文献   

17.
统编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并不是直接拿来就能用的,教师需要在精准解读语文要素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结构,真正为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发展奠基。为了彰显语文教学的独特性、统整性、层递性,教师应优化课文、优化单元、优化整册教材的教学,并在此过程中落实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18.
统编语文教材编排的一大亮点是采取了双线并行的单元结构方式。其语文要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把准语文要素的编排特点,并通过立足单元整体、习题前后勾连等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落实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充分发挥出统编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千以内数的认识"的教材内容的编排具有传承发展彰显守正创新、迁移推理促进数学思考、知识融合促进经验联结、直观教学突出意义理解的特点。教师要通过比较解读教材,把握好十进制计数法、位值原则和认读方法这三个教学重点,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统编教材是按照两条线来组织单元课文的,一条线是以内容为主题组织单元,另一条线则是以"语文素养"作为训练点组织单元。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单元文本特质,进而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本文主要以统编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为例,主张阅读教学要从解读单元主题、细读文本价值、探寻教学策略三方面入手,并结合本单元特点重点阐述了如何抓住说明要点、理清结构顺序、知晓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