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考选制度是教育发挥社会分层功能的个重要机制。从考选标准上看,规范化、标准化的考试有利于保障考选权利的平等。从考选过程上看,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环节中,作为种"社会炼金术"的文化资本掩盖了教育机会上的不均等现象。从考选的结果上看,考试评价中"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背后隐藏的是心智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同源同构。  相似文献   

2.
庚子之变尚未结束,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就开始推行"新政",希望借此挽救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廷。这次"新政"包括对官制,兵制,工商业等方面的改革。新政困难重重,在资金,人才等方面都有严重困难,所以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果。而整个"新政"中成绩最好的无疑是袁世凯的"北洋新政"。从1901年11月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到1907年升任外务部尚书兼北洋大臣,前后六年间,直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农业,教育,金融,军事等都走在全国前列。这也是袁世凯日后权势日重,声望日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两次新政同时进行,所采取的政策,指导思想等也均相同或相似,但是结果却差距很大。因此希望通过对二者的比较,更清晰地了解当时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正1.大学生党建会的定义,组织结构及现状学院"大学生党章学习和党建活动委员会"(以下简称"院党建会")在院党委组织部的领导下,对两院入党积极分子的党章学习和党建活动加强教育、考察和管理。各学部成立"学部大学生党章学习和党建活动委员会"(以下简称"学部党建会")。该会在学部党总支的领导下,并在"院党建会"指导下组织、协调本会下属各党章学习小组进行党章学习和开展党建活动。作为我院新兴独特的学生组织,  相似文献   

4.
清廷接受宪政,是内外交困的被动选择。其效法德国和日本,强调普及教育为立宪基础,并坚持以强迫为手段,不仅明显与客观现实相悖,更一度激起各地毁学风潮。学部地朝廷意志与财匮民穷的国情中间处于两难境地,具体执行过程不免貌合神离。围绕预备立宪所做的相关准备,明显带有应付宪政进程的态势。但1909-1911年学部在借鉴外域、兼顾国情,尝试维护义务教育的多种形式方面(即私塾改造、简易识字学塾、介绍引进近代西方教育教学方法等)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正>邹秉文(18931985),中国近现代农业教育家。原名应崧,江苏吴县人。1910年经伯父邹嘉来(时任清廷外务部尚书)推荐,以驻美使馆学习生名义出国留学,先后就读于纽约柯克中学和威里斯顿中学。191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补录为清华庚款留美官费生,进入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习,次年申请转入农学院。1915年毕业后,继续在该校研究院攻读植物病理学一年。1916年回国,任南京金陵大学教授。1917年受时任校长郭秉文之邀任南京高等师范农科教授兼主任,并于同年参与创建中华农学  相似文献   

6.
以高考选考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为例,探究如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变"教师讲题"为"学生评题、析题",从而提高试题讲评课的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7.
一、认真研读历届高考选篇及设问特点认真研读历届高考选篇,目的就是增加语言经验,涉猎各种题材和体裁的文章,以适应高考阅读理解的选材特点,不至于在考试时对篇章题材和体裁感到陌生。另外,对每年高考中阅读理解题设问形式的了解也是必要的,复习中应仔细分析总结试题中的5个"W"和一个"H"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被怀疑到受重用——云南回民起义时期的岑毓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回民起义时期 ,岑毓英自始至终参加了清廷的镇压活动。在招抚马如龙和潘铎被杀两个事件里 ,岑毓英虽然升了官 ,但是尚未得到清廷的信任。镇压猪拱箐苗民起义之后 ,岑毓英开始得到清廷的重视 ,并被培养为西南政局的接班人。当时的云南 ,时刻潜伏着危险与死亡 ,岑毓英能够在其间成长为边地人才之冠 ,是他的确有才能。  相似文献   

9.
我国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以及相关院系的资源整合,积极探索"学部制"改革。按照赋予学部的职责和权力,可以将学部划分为"虚体型"、"实体型"和"实虚结合型"三类。其中虚体型学部是指仅具有跨学院的学术决策或咨询权力,而实体型学部还具有管理学院的行政权力和政治权力。由于管理重心下移和扁平化管理已成为高校内部治理的趋势,同时学部制改革可能会冲击既有的学术生态,所以需取慎重态度,如果改革是以学科和科研发展为直接目的,建议采取虚体型或实虚结合型学部。  相似文献   

10.
研究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我们应该加强对中间人物群体的关注。所谓中间人物群体,是指清末期间一批学部的官员和热心地方教育的人士。这些人介于清廷统治集团和革命党之间,在政体主张上倾向于立宪而不赞同共和。为什么要关注这样  相似文献   

11.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一种逻辑实证的理性精神,它触及的是现象界,而宗教是一种特殊的信仰,它涉及的是超验领域,科学与宗教所探索的对象、采用的方式和涉及的领域皆有根本差异,二者并不能真正相互否定;信仰的形态是多样性的,它既可以是科学经验思维之上的理性信仰,也可以是一种宗教体验之上的非理性信仰,还可以是非科学的理性信仰,故它不能与宗教等同混用,也不与科学完全排斥,但科学最多只能推演出“世俗信仰”,而不能推演出“超验信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执政党的合法性并不在于执政党的地位本身,而在于执政党广泛的、坚固的群众基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血与肉、鱼与水的关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党群关系的状况良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否则,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遭受失败。党群关系关乎中国共产党的兴衰。面对新世纪,党要把党群关系作为党的建设的晴雨表,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处理好党群关系,保证党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研究新形势下,贫富差距呈加剧的趋势;公众面对贫富差距的心态;提出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就业和“三农”问题等有利于加强社会稳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在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在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尤其如此。目前,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但贫富差距问题日益突出,这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党和国家正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规范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15.
邵力子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民主人士。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他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了各种正确主张,积极促进国共合作关系的建立,在西安事变和国共谈判等事件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他的所作所为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学要日已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统一落实在课堂上,贯穿于教学中。需要教师彻底更新观念,建立师生活动的课堂氛围;民主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积极性;转换教师角色,尊重学生个性,以培养课堂的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应当互相配合,同时规定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进行监督。然而,警检配合与侦查监督具有矛盾性:加强警检配合会削弱侦查监督;加强侦查监督则会使警检难以相互配合。我国应以提高对犯罪的有效追诉为目标构建相互配合与协作的警检关系。同时,应当完善侦查权制约机制以防止侦查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18.
王艳  郭鑫 《海外英语》2014,(20):223-224
Based on the narrative theory of Shlomith Rimmon-Kenan,the present paper will analyze the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hoice and order of the focalizers and the themes of the novel to show that they are chosen and arranged deliberately and accorded to its themes.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国家权力结构的演进,基本上是越来越集权于最高端,而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方向则与此相背;西周已经发展出比较完整的(早期)国家结构和功能,春秋王室与列国之间在权力结构、功能形态上反有诸多纠结缠绕,仿佛历史一度呈显某种倒退的特征。这基源于早期国家阶段政治控御手段的内在缺陷。春秋战国时期国家权力的重组、下移,实为抟聚更成熟的巨型国家的新起点。这一时期政治中心控御形态的变化,国家结构中地缘(地域)因素的成长,都表现出在高频度战争环境中,国家地理空间(主要由于交通建设)、政治空间(主要由于官僚行政)、社会空间(主要由于宗姓氏族解体)的致密化倾向,只是这个"国家化"过程终春秋战国之世仍然处于一种"未完成体"的过渡状态。  相似文献   

20.
1900年是为旧历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八国联军入侵、自立军起义、中国议会的召开及“东南互保”等重大事件的发生,使这一年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关节点”。在这一年中,汪康年派、东南督抚及帝国主义势力都与“东南互保”发生着多多少少的联系,在这几种政治势力的作用下,“东南互保”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