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加强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情境认知理论"和"做中学"教学理论构建了项目驱动下的实践导师制。结合"项目制"和"导师制"优势,并引入到本科生实践教学中,可高效利用校内资源,在真实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提升本科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近三年开始实施该模式,实践结果表明实践导师制能够为学生提供稳定、真实的实践环境,是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英语专业学生语音学习调查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科技学院2002级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音学习情况的考查显示,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提高专业英语语音教学的质量,必须从教学改革入手,真正贯彻英语语音教学的横向性与纵向性相结合原则,实行导师制和考分制。  相似文献   

3.
本科生导师制与因材施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发生深刻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但在班级授课制仍是高校教育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的条件下,学生的个性培养面临不少困难。为克服这一困难,许多高校推出了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制为什么能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因材施教原则的贯彻。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简要的探析。一、本科生导师制的涵义及特点所谓本科生导师制,就是在实行班级制和年级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有经验的老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4.
一 导师制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古时的私塾制.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就有了导师制的一些因素,当时孔子收受门徒,实行个别指导,因材施教,其成就巨大,影响深远,为万世师表.宋代以后的书院教学制度对此前的导师制有所继承和发展,直至民国之前.但这种以"私塾制"形式呈现的"导师制"与建立在现代学校教育基础上的规范的导师制有着很大的区别,现代导师制从属于现代学校教育范畴,导师的行为是处于严格的现代学校管理机制规范之下的.  相似文献   

5.
吴志勤  张祎 《考试周刊》2013,(56):153-154
建立高校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机制,实行双导师制是国家教育部对师范院校提出的新要求,为落实新要求,结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标准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前提,构建了"双导师制"在高师数学专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中的新模式,给出了具体操作策略,为其他学科实行"双导师制"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有许多中学开始试行"导师制",将高校中的"导师制"引入中学教育,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实施"导师制"。以依靠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支持的中学"网络导师制"为开展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正确处理实施"网络导师制"的三种关系;做好导师和学生软件使用的培训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有效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好网络平台的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了导师制培养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与预期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研究通过阐述目前我国本科生实行导师制过程中存在的师资不配比、定位不明确和管理机制缺失的现状,分析了导师制中导师和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心理契约的形成及演变,建议将项目主导模式引入到导师制中,同时探讨了"团队+项目""指导+研究"和"校企+成果"三种培养模式,并得出本科生导师制项目主导模式应具有培养差异化、导师多样化、目标多元化和考核标准阶段化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是一种比较新的制度,各高校实施的类型、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实行较多的是综合导师制和全员导师制,其次有全程导师制(1~4年级)、(高)年级导师制、班级导师制,运用较少的是英才导师制和项目导师制,也有个别高校实行的是生活导师制、德育导师制、心理导师制。尽管许多学校在推行这一制度之前,都对一些具体情况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执行方案。但在这几年的执行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有一些问题还存在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9.
成人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推行学分制管理,构建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从管理理念转变为服务理念。建立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鼓励成人学生自主学习,实施柔性的学籍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实现校际间的学分互换,发展"学分银行",完善学分绩点制,实行教考分离、配套科学合理的导师制。  相似文献   

10.
"2+2"班主任工作模式是指在本科生的大一、大二年级实行"导生制",在本科生的大三、大四年级实行"班导制",构建导师制与导生制协调互动的新模式.通过注重人选素质、加大培训力度、完善评估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学生自主选择等措施确保"2+2"工作模式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