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荒原>的主题是精神的撕裂与死亡,表现"生不如死"的荒原人对"死"的渴望的同时,也孕育出"生"的本能,从而导致死生循环,死而后生,这种象征性的死亡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目的是表现生命的回归和精神的复活,这样艾略特就在描写死亡中完成了"拯救荒原"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介小玲 《文教资料》2006,(26):59-60
艾略特的《荒原》以其思辩力量震撼着诗坛。作者用思想的锐利目光去观察和沉思整个人类与人性,展示了深沉的意蕴。这其中,形而下的意蕴层,是诗作中通过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所传达出的比较明确、具体的情感和观念;形而上的意蕴层则超越了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是带有全人类性的、永恒的精神体验和哲理思考,体现了审美意蕴的聚光点。  相似文献   

3.
赵志慧 《考试周刊》2009,(29):34-34
《荒原》是艾略特的代表作,在该诗中,诗人借古讽今,对一战后西方文明的衰落、道德的沦丧、信仰的丧失及精神的死亡等作了深刻的揭露;对百无聊赖、庸俗麻木的人们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召唤人们从荒原中看到新生和复活的希望。《荒原》展示了战后西方文明的危机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失落。反映了整整一代人理想的幻灭和绝望。本文对该诗以章节为顺序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呼啸山庄》和《还乡》同样以荒凉、粗犷而又深沉的荒原为写作背景,并运用象征手法营造小说的悲剧氛围。这两部小说在意象特征、人物塑造和宗教精神方面都有其同异之处,本文从这几个方面对两部小说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5.
苏焕莉 《考试周刊》2010,(36):52-53
托马斯·斯蒂尔斯·艾略特的《荒原》被认为是现代主义诗歌中的最重要的作品。研究艾略特的中西方专著或文章可说是汗牛充栋,但绝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基于诗歌本身所处的时代而去探讨当时的一种社会现状,忽略了诗歌本身所蕴含的人类的普遍情感。本文拟从神话原型的角度分析解读作品中出现的生—死—重生原型,探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人类的一种集体无意识情感。  相似文献   

6.
艾略特的长诗《荒原》,以万物枯死的荒原象征现代西方社会,不仅突出了现代荒原的痛苦,揭示了西方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也暗示了荒原复苏的希望和走出迷津的道路。曾震撼西方文坛。而这些都是借长诗最突出的特点用典和象征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全文主要从人称代词角度并结合艾略特的文论,分析了人称代词在形成《荒原》这个作品现代性特征中的作用和价值:一、人称代词有助于艾略特“非个人化”理论的实现,它实际上是对一种生命情绪的遮蔽与粉碎;二、人称代词在《荒原》中只是一个符号,但它能将历史与虚幻、现实与神话的画面自然地链接起来,形成诗歌现代的节奏与结构。  相似文献   

8.
《呼啸山庄》和《红字》诞生于相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国度,都运用了意象象征的手法。本文借助比较研究两部作品中有关荒原、荒野的描写,旨在探求西方文化传统和文学表现手法存在着的某种艺术通则。  相似文献   

9.
许多中外学者认为象征主义的经典诗作《荒原》是反现实主义的,笔者却从主题、内容、语言和表现形式等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荒原》的现实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0.
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在文坛上一直颇有争议.作品主题旨在反映社会现实、揭示社会弊端:现代社会中丰裕的物质生活和空虚的精神世界间的强烈反差.畸恋少女洛丽塔的亨伯特折射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西方精神荒漠中人们的速茫与堕落,而享伯特本人正是这精神荒漠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阐述了藏族作家才旦小说创作的两大特色:一是创设特定的“人生境遇”来挖掘“荒原”上人.巨的善恶,并以“善有善报”的结局,引导人性向善、趋美;一是娴熟地运用中间叙事的手法和开放式的叙事结构使小说显出较强的时代性和较高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不同的评论者运用了不同的批评方法对《荒原》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并提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见解。文章试图应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性别理论对《荒原》进行新的解读和诠释。仔细研读全诗发现:生不如死的人生,无情无爱的婚姻,颓废与堕落的生活是诗中所有女性人物的特征和写照。《荒原》中的男性人物则表现出精神与肉体的畸形脱节,他们要么“有灵无身”,要么“有身无灵”。女性人物象征着圣杯的迷失,男性人物象征着利剑的扭曲;扭曲的利剑已经不能坚定地指向圣杯所在的方向。当所有的男人和女人只剩下性的差别,当他们只为情欲而存在的时候,这个世界必然会成为比地狱更可怕的荒原。只有双性同体,实现男女两性的融合和互补,人类才能获得新生,荒原才能得到拯救。  相似文献   

13.
14.
15.
《荒原》和《情人》是20世纪享誉文坛的著作,二者虽然在体裁上有所区别,但在主题、雌化处理、身体叙述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6.
艾略特虽然没有使用过"互文性"这一术语,但其非个人化理论中蕴含了丰富的互文性思想.他在创作<荒原>时自觉贯彻了非个性化理论,将文本而非个性视为创作的核心.<荒原>中具体运用了引用、用典、戏拟、反讽、拼贴等五种互文手法,在20世纪的诗歌创作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7.
《荒原》中的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原》被誉为现代诗的里程碑。意象是该诗的主要艺术手法之一。它们种类繁多,来源广泛,看似彼此无涉,实际上都有着或隐或显的内在关联,构成了围绕和深化主题的意象网络,体现了诗人的创作理念,艺术地反映出"一战"后欧洲衰微破败的客观现实和混乱无着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8.
分析《离骚》的惜时主题 ,指出《离骚》中独特的惜时特征在惜时主题嬗变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的长诗《荒原》因其用典庞杂、意象繁复,被称为“有名的难懂的诗”。本文从造成文本艰涩的多处典故入手,通过对其艺术模式的三个层面,即象征模式、整一现和堕落与拯救等的分析,以期较为深入地破泽《荒原》的艺术密码。  相似文献   

20.
我国读者应根据《荒原》现代主义作品的文本性质 ,根据诗人的创作倾向及其所属流派和相关流派的创作倾向 ,运用现代文艺理论更新自己的阅读视角 ,调整期待视域。唯此 ,才能一定程度上弥合SSSHE自己与该诗的理想读者之间的差距 ,才能解读出《荒原》用典的必然性、必要性及其重要的文学、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