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国时期,育婴堂中收养的弃婴主要是通过雇请乳妇来哺乳,这就给贫苦的产妇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产妇受雇于育婴堂后,或离开家庭住堂乳婴,成为内养乳妇(职业乳妇);或领婴回家进行哺乳,成为寄养乳妇.这些乳妇通过出卖自己的乳汁,获取些许工资及生活待遇并得以养家糊口.  相似文献   

2.
试论民国时期苏州丝绸业同业公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工商同业公会是民国时期普遍设立的行业管理组织,其产生与发展历程适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及行业组织现代化的要求,苏州丝绸业由会馆、公所向同业公会的转变体现了这一趋势。与传统行会相比,苏州丝绸业同业公会在组织形态及机构设置上都大为完备。在其内治外联的功能结构中,外倾性与开放性较为明显,地于维护行业和促进经济进步有重要作用。总体而言,苏州丝绸业同业公会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行业自治组织特征。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苏州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镇,大专教育发达,人才荟萃,弦歌不辍。一些大专院校制作了精美的校歌,以塑造学校的形象,弘扬学校精神,体现学校的特色和追求。校歌歌词蕴含文化底蕴、文脉延续、精神守望和文化品位,我们从中可以见出近代中国的至为宝贵的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4.
1911年阴历九月初六张文光在腾冲举行起义,打响了云南辛亥起义第一枪,三天后,李根源参与领导的昆明重九起义成功,随后云南建立起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地方政权。激烈的社会变革对腾冲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论述了这一时期有共同教育理想的腾冲中学校长的个体身份及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5.
鼠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描述了鼠妇属动物的一般生物学特征,介绍了中国常见的几种鼠妇属动物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野调查收集文献分析影视、图片等素材,本文对"高抬火轿"进行研究,并且呈现出对某一个特定环境中的"高抬火轿"表现形式方面研究,也就是说呈现出全景式的传统"高抬火轿",本项目力图为扩充民间文化理论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鼠妇的饲养     
沈雁 《生物学教学》2003,28(1):24-24
鼠妇 (Porcellio)又称潮虫 ,在南方也叫“西瓜虫” ,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它们的身体大多呈椭圆形 ,长 15~ 2 0mm ,灰褐色 ,体表有颗粒状突起 ;常能卷曲成团 ,是草食的陆栖类群 ,口器咀嚼式 ,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 ,从海边一直分布到海拔 4 70 0米的高地。鼠妇种类较多 ,身体能够卷曲、第一触角短小、后 7对胸肢变成步足 ,特别是腹肢有气管肺等都是对陆地生活适应的结果。但是 ,它们都需生活在潮湿、温暖以及有遮蔽的场所 ,不像昆虫和蜘蛛那样高度适应于陆上生活。常见的种类有潮虫科、…  相似文献   

8.
蒙自道道尹是民国时期总辖一方民政事务的地方长官,肩负固边圉、防外侵的重任,并承担着管理滇越边界事务与涉外交涉的事宜,堪为职广且繁难。蒙自道(包括临安开广道)在民国存在的16年时间里,先后有过10多位道尹,他们中有积极进取、桑梓情深、造福地方者,也有因调换频繁、遇事掣肘而难有所作为者。文章通过对蒙自道道尹职责权限与实际执行情况之间的考察,揭示民国道制设置在省与县之间效力发挥的情况及其道尹群体任命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赵国的重妇还是燕国的轻妇,其实质都是将女性物化为享乐或交换的工具,并不将女性作为独立的个体看待。从这个角度说,其文化内涵是一致的。至于形式上的不同,则是赵、燕两国经济发展、军事力量和社会心理诸方面的环境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安史之乱”后,唐诗中出现一批反映下层女子生活的诗篇,它们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独具特色的贫妇形象。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第一次出现如此之多的描述下层女性生活的诗篇,主题突出,语言质朴而深沉哀痛,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之际,全国各地官办和私立的女校纷纷建立,女子学校教育发展迅速,河南表现得尤为突出,是全国的缩影。河南省所办女子学校不仅具有一定的数量、规模,而且具有相对完备的办学体制和章程。此外,河南在当时还涌现了许多个人捐资兴办女学的教育家,刘青霞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河南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服饰一直以宽衣博袖称于世.辛亥革命后服装为之一变。西服、中山装、学生装、旗袍、西式时装等近代服装占据着半壁江山.传统的长袍马褂也未退出历史舞台。民国时期的服装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特征:一方面形成了以中山装和旗袍为代表的“国服”.另一方面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政治派别、不同地域的服装存在很大的差异.服饰“辩等次,昭名分”的功能在相当范围内还存在。  相似文献   

13.
随历史的演进,民国不同阶段出版的四种高中国文教材中,女性选文所占比例逐渐提高,女性书写者增加,选文体裁渐趋多元。选文中的女性角色由家庭逐渐转向社会,由单简趋于复杂;选文的内容由注重遵守传统伦理转向个人情意抒发,转向注重女性的职业和自由。女性文选在民国教材所占比例微弱,女性性别特点逐渐趋淡,教材主编尚未有明确的女性文选的编辑观。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的汉中教育,是在清末教育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半封建特点:一方面试图普及教育,兴办了大量的公立私立学校以及实业学校,初步形成了学校教育网,并且受到了汉中以外先进教育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天主教也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教育与宣传在汉中也进行了政治教育、民主教育和抗日救亡教育。汉中地区的现代教育是在斗争中艰难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运用报刊等档案史料对民国时期华北运动会进行研究,看出其二十余年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自身的个质属性,即:民族危机日深,体育与救国并举;比赛内容日渐丰富,科技运用成为亮点;力量之美彰显,成绩斐然纷呈。因此,就影响力、持续时间而言,华北运动会在中国近代体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民初(1912-1917)文学虽然相对于晚清文学革新运动来说,显示出某种历史的"倒退",但就文学自身的现代化来说又不能不说是某种历史的进步.这不仅体现为它对情感的重视,传达出某种黎明前夕的青春气息;也表现为现代文学形式建构的进步,并开启了现代通俗小说的先河;同时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戏剧——话剧也开始在中国大地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7.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1912年,随着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制度终于经过清末的萌芽发展而逐步确立。民国时期的大学精神主要包含自由、独立、民主及社会关怀四个方面。考察民国时期的大学精神对当前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发扬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