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文件支持博物馆向广大群众免费开放,这不仅为博物馆事业发展迎来了春天,也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对国内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文献的回顾,发现目前我国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博物馆理论探索研究、地方博物馆教育课程设计研究、国内外博物馆教育比较研究三个方面。研究认为,未来研究应深化儿童博物馆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关注地方博物馆教育课程的研发与顶层设计,重视儿童博物馆教育的园本化、本土化探索。  相似文献   

2.
李应梅 《广西教育》2013,(33):90-90,96
科学的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正确认知,另一方面指这种认知的获得过程,即科学探索的过程。儿童受其生活阅历以及思维能力所限,对事物的认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日常现象的理解和解释也多倾向于主观,正因如此,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尤其必要。为了让课堂生动有趣,适应儿童的认知水平,将科学教育活动化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对儿童的教育和影响,将会对儿童的长远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对博物馆的儿童教育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4.
儿童的科学探究具有不同于成人探究的独特特点,如以描述性探究为主、带有片面性和自我中心化倾向以及逻辑性不严密等。科学探究对于提高儿童的认知和思维、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指导纲要》强调儿童主动的发展,关注儿童终身受益的品质的培养。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发掘生活活动教育价值,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品格。  相似文献   

6.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理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和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并探讨了其对数学学习与教学的三点启示:1)要让儿童理解地学习数学;2)要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数学;3)要为学生建构数学学习需要的心理活动情境.学习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有助于理解数学新课程理念,建立新型的数学教育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7.
1913年8月1日,世界上第二家儿童博物馆——波士顿儿童博物馆作为"推进科学教学的思想和教学材料的交流中心"面向公众开放了。在随后的九十多年里,它生动、活泼、直观的寓教于乐形式深得孩子们的喜爱,满足了各个年龄段儿童的成长需要。博物馆的展览、表演和教育活动以"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为基础,认同儿童按自己的速度,在自由氛围中学习。在"玩"的过程中,儿童的社会交往、自我认识、科学和艺术认知等能力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8.
吴晓敏 《教师》2015,(6):12
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活动类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实施活动化课堂教学方式,是实现这一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源于儿童社会生活的生动活泼的活动,儿童的主体参与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有效形成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下面就如何优化小学品德“活动化”课堂教学谈谈笔者的几点认识: 1.课程内容中优化 品德课系统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道德要求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国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近5亿人次。《博物馆条例》的颁布对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进行重点突出,博物馆在快速发展的法治保证下,应积极发展转变工作重心,制定能够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作用的发展战略,为社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本文从展陈、社会教育、社会合作、社会动员、社会推广等多个方面对博物馆的发展战略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儿童博物馆起源于美国,美国儿童博物馆始终代表着世界儿童博物馆各个时期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梳理美国儿童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展现的丰富脉络,特别是以几个经典的儿童博物馆为案例,分析美国儿童博物馆在不同时期的建馆动机、教育理念,勾勒出现代儿童博物馆教育发展的全景图,以期对提升我国儿童博物馆的教育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