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蒋介石是与鸡公山文化相关联的重要人物。关于蒋介石与鸡公山的关系由于无人专门进行考证以致长期处于传说层面。根据近年来发现的有关资料可以证实,1938年,蒋介石曾先后两次登临鸡公山。其中第2次到鸡公山,蒋介石在山上待了3天,并且是与夫人宋美龄同行的。蒋介石到鸡公山的目的有三:一是为避暑纳凉;二是为纾解郁闷的心情和紧张的工作压力;三是为静心考虑大局及外交问题。根据《蒋介石日记》及有关资料,所谓蒋介石在鸡公山召开"中原会议"或军事会议之说,应属猜测。  相似文献   

2.
蒋介石政权退到台湾之初,美国对台奉行观望政策,一是对蒋介石态度冷战,二是军事经济援助减少甚至停止。这一时期,美国对台之所以持观望政策,主要有这些原因:一是对蒋介石政权、军队、政党极端失望;二是台湾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美国认为蒋介石守不住台湾;三是美国国内对台政策有不同意见,当然,美国对台湾是不会轻易放弃的,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对台政策的观望时期也随之结束,美蒋关系又进入一个亲密时期。  相似文献   

3.
1928年蒋介石北伐后便借口实现孙中山的《建国大纲》,开始了其长达20年之久的“训政”。蒋介石一再声称他是孙中山的忠实信徒,并标榜其“训政”是对孙中山训政思想的继承。其实,蒋介石的“训政”无论在原则上,还是在内容及目的等方面,和孙中山都截然不同。蒋介石是以个人独裁专制篡改了孙中山主权在民并还政与民的“训政”初衷。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习》2008,(4):34-34
历史学家杨天石用三篇论文研究了中日间秘密谈判的情况及蒋介石对这些谈判的态度。指出,孔祥熙作为国民党内主和派的重要代表,掌控了多次中日间的秘密谈判。孔的这些谈判,只是有保留地向蒋作过汇报,在一些关系国家主权的关键问题上却有所隐瞒,并非被普遍认为的代表蒋介石的意志,因而亦遭到蒋的批评和阻遏,甚至受到“以汉奸论”“杀无赦”等严词警告。  相似文献   

5.
王秋波 《老年教育》2008,(12):16-17
“海星号”运送第一批黄金到台湾 1948年8月,国民党政府宣布“金圆券政策”,限期兑收老百姓持有的黄金和白银。民众没有想到,用黄金白银兑来的金圆券迅速贬值,黄浦江畔的大上海,一时怨声载道。  相似文献   

6.
胡长发 《鄂州大学学报》2003,10(2):16-16,47
根据蒋介石之名始于两种不同时间的说法,否定了14岁改名之说,肯定了25岁改名之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日本侵略中国后,国内政治、经济状况和全国抗日的形势及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抗战所作的努力等问题的分析,论蒋介石抗战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堪称世界经典之作.作者通过“作者引退”的方式让小说的人物去讲述自己的故事,人物的直接对话成为本书的一大特色,而正是这些经典对话从侧面反映了作者生活的时代的道德价值观。“作者引退”理论使奥斯汀达到了一举多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923蒋介石受孙中山委派,作为"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团长访问苏联。通过记述蒋介石访苏的背景、经历、观感,他访俄前由师法苏俄到访俄后对苏俄应有事实与主义之分转变的原因。正确看待这些原因对我们认识蒋介石这一时期的思想面貌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蒋介石坚持抗日的主观原因是:统治欲压倒一切。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等待国际局势变化、美日战争爆发;中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最终能拖垮日寇;害怕引起民众革命,中共从中得利;民族意识尚存。  相似文献   

11.
欧洲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为实现其建立远东反侵略联合阵线的外交战略,有意疏远乃至切断了同作为欧洲战争策源地德国的外交关系。在此期间,欧洲战局发生于德国有利变化之际,蒋介石曾一度主动加强对德联络,但此举主要是出于阻止日本进占法属越南,维护中国西南安全的策略考虑,并不意味着其推进国际反侵略合作的战略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2.
蒋介石从教育的实际和社会的需要出发,基于自己的经验,发表了大量有关训育的言论,形成了系统的训育观:训育的实施是教育和社会的内在要求,目标是为了健全人格,达成此目标的方法可以通过制定共通的校训,思想、生活指导,以及军事训练来完成,训育的至高原则是以身作则。我们可以客观评价蒋介石的训育观,认识其历史价值和时代局限。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初期,蒋介石对于陶德曼调停,先是委婉拒绝,继而表示有条件接受,最后拖延作答,前后三次做出了不同的反应。这主要是受当时战争局势、国际形势、和谈条件的变化以及自身策略考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兵谏扣蒋后,出于对杨虎城部队的不大放心,中共中央两次致电提醒和督促张学良应将蒋氏牢靠掌握在自己手中,此乃张学良坚请蒋氏移居的真正原因。为此,张采用了多种方法,却均遭蒋氏坚拒。随之,张以伪装悔祸和假意答允尽快送蒋回京的办法,达到了让蒋移居的目的。蒋态度由硬到软的转变,亦以同意移居为开端。蒋氏的态度转变和张学良为引导事变走向而施展的骗蒋移居小谋略,都应视为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1933年的热河危机是考验蒋介石抗日与"剿共"战略选择的重大事件。热河危机初期,抗日优先于"剿共";热河沦陷时,抗日与"剿共"两难;热河沦陷后,中国军队进行了长城抗战,同时第四次"剿共"失利,蒋不得不同意与日本签订《塘沽停战协定》。蒋介石两难选择的原因一是自身尚未树立权威,难以号令全国;二是共产党的"左"倾主张与实力快速发展;三是国联不能有效制裁日本与切实援助中国。此后,蒋介石通过第五次"剿共",个人权威逐步树立,军令政令逐步统一。在民族危机不断深重的环境中,抗日成为蒋停止"剿共"与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对《蒋界石日记揭秘“九一八”事变》一文作者关于“蒋介石不大可能下令张学良“不抵抗”的观点,提出几点质疑,指出,仅以蒋介石9月18日没在南京以及他那几天的日记为依据,否定他下令不抵抗的史实,是没有说服力的;进而指出.没有真凭实据,历史结论是不能随意更改的。  相似文献   

17.
1936年3月10日,蒋介石向国民政府内外文武各机关下达铲除贪污令,一时间媒体热议如潮。该通令治乱用重的精神虽为后来国民政府其他反贪法令所继承,在国民政府反贪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它终如昙花一现,未能遏制住当时社会上贪污的滚滚洪流。通过对该法令的产生背景、内容和实施情况等综合考察后发现:即兴反贪缺乏对贪污的理性认知,往往治标不治本;片面的反贪措施难以根除多元的贪污行为;体制上的弊端是滋生腐败的重要根源;病态体制下的反贪举措反而有助于贪污关系网络的自我修补和强化,最终形成司法悖论。  相似文献   

18.
毛邦初案发生于国民党退台后不久,牵涉案情在国民党退台前后。因国民党空军高层权力纠纷,空军副总司令毛邦初及其助手有意泄露军购弊案,引起舆论关注。国民党贪腐形象能否得以澄清,关涉美援大局。为使美国人信服,台湾当局决定通过法律程序提起诉讼。在蒋介石对"挟外自重"者深恶痛绝的心理之下,部分美议员对案情的关心,使毛邦初成为蒋要防范的对象。为获美同情,毛被冠以"包庇不忠"之名。李宗仁的卷入、法统问题的提出,使毛案更添政争色彩。李与蒋之间,美国站在后者一边,这使李对毛的庇护毫无作用,反而加速了李本人被"罢免"。毛邦初案暴露出的问题,使台湾当局的胜诉显得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9.
1912-1949年汉语新词新语研究价值较大,但研究难度也较大且不受重视,研究手段主要依靠人工检索。该研究应该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确定词目,建立语料库,提高研究效率,尽快编纂1912-1949年汉语新词新语词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