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希 《文教资料》2010,(29):63-64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难点。一直以来,学界就有着正文字学和俗文字学解字之争。俗文字学由于缺乏科学性而受到争议。本文作者意在论证俗文字方法教学的可行性,并作了一项有关汉字学习情况的调查.希望能有助于对外汉字教学。  相似文献   

2.
学习文字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汉字的性质、特点和形体演变规律,对解决字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指导学生改正写字用字的错误;二是可以帮助学生辨析字形结构.正确理解字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92):31-32
目前适用于小学低段的识字方法,阻碍"识字"的小幼衔接,忽视学龄儿童原有的识字经验,即"前书写"识字方法,加大了识字难度,降低了识字积极性。依据汉字根本性质进行教学的"字理识字法",是一种符合汉字性质特点和儿童识字心理特征的科学识字教学方法,则能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是走出目前小学识字教学困境的重要途径。将其运用于小学低段识字教学,必须提高小学教师的文字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以"六书"说为指导,依据汉字的根本性质教汉字,是一种符合儿童识字心理特征和汉字性质特点的科学识字教学方法,是走出目前小学识字教学困境的重要途径.而将其运用于小学识字教学,必须提高小学教师的古文字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缺乏科学指导的识字教学,对识字教学产生了不良影响。为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根据汉字的特点和构造原理进行汉字识字教学,让识字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提高汉字的文化水平。而教师在科学进行识字教学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汉字学知识水平,才能有效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演变规律、造字特点来进行识字教学。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10):15-16
汉字的笔画化是其重要特征,如果字的构型理据不能被学生理解,就会造成汉字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一直以来,机械摹写、死记硬背成了汉字识字学习的主要方式,这一方面导致了学生识记混乱,还造成了识字效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因为汉字性质造成的诸多复杂问题,我们必须运用汉字学原理,对教学的方法进行完善和改进,以求提高汉字识字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体会运用汉字学原理,针对汉字的性质与特点,按照汉字结构规律,科学系统地指导学生进行识字学习,让学生对汉字的认识由模糊向清晰发展,从深层次掌握汉字的构造特点,今后在汉字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由汉字现代化研究会、新疆教育学院联合发起的“安子介、袁晓园学术思想暨汉语汉字教学研讨会”于1989年10月10日至11日在我院召开,来自北京、甘肃,新疆等地的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安子介、袁晓园先生是国际知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们长期致力于汉字科学性和现代化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求实、创新精神的学术思想,对我国语言文字学和语文教学科学产生着日益显著的影响。这次会议就是专门研讨安子介、袁晓园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其运用的问题,旨在繁荣我国语言文字学和语文教学科学,促使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在科学的语言文字与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蓉 《考试周刊》2009,(46):194-195
汉字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汉字本身结构复杂,字数繁多.同时缺少完备的表音系统,加之外国学生本身所具有的迥异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使得对外汉字教学有自身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汉语文字学现状的介绍.并论及文字学的部分研究成果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汉字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情况,旨在为对外汉字教学提供一些教学方法与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形体是汉字的核心要素,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和把握是传统文字学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汉语识字教学的中心和难点。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探讨汉字构形与识字教学的密切关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用以指导汉字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0.
学写汉字一直以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通过运用文字学知识,分析汉字的初始字形所表达的含义,来达到认识汉字、记住汉字、学写汉字,进而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目的,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文字学知识进行课堂教学,一改从笔顺笔画入手学习偏旁部首的传统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增加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字料库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语料库的建设和发展,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已经成为当代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缺乏满足文字学研究需要的字料库,基于字料库的文字学研究还是一片空白。首次提出的字料库的概念,是指以文字的整理和文字学的研究为目标,按照语言学和文字学的原则,收集实际使用中能够代表特定文字或文字变体的真实出现过的文字书写形态,运用计算机技术建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电子文字资源库。字料库是在大规模真实文本的基础上生成的真实的文字书写形态的有序集合,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形体进行各种分类、统计、检索、综合、比较等研究的基础。字料库的性质和特点与语料库有四种不同之处。建设汉字字料库、开展基于汉字字料库的汉字整理与研究的设想,不仅丰富和深化了语料库理论,也为汉字研究与规范提供了新的方法,开拓了新的领域,对汉字的理论研究和汉字整理与规范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研究汉字学需要注意到它的基本理论问题,即汉字的性质。它的性质是什么,应该从哪个角度认识和了解汉字的性质?自从上个世纪开始,汉字研究课题就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虽然一直没有统一认识,但是,通过众多学者的研究,这个问题还是能够得到解决。本文主要是在参考和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一、讨论汉字的性质,不能只就汉字论汉字问题国内研究汉字学,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是广义角度和狭义角度。其中狭义角度对文字学的定义主要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一次语文教学的研讨会上,大学的一位文字学教授在所上示范课上,批评小学老师缺乏文字学的知识,在进行汉字教学时,经常犯一些文字学的错误,要求小学老师多学习点文字学的知识。比如,教学"章"的写法,他就批评小学老师犯的错误,把其结构分析为"立早章",即说"章"字是由"立"和"早"这  相似文献   

14.
正专家评审裘锡上教授的著作《文字学概要》,全而讨论了汉字的性质、形成、发展、演变、结构类型等问题,在总结前人文字学研究的基础上,自成系统之说,成为这一研究领域杰出的创新之作和权威著作,出版后被各种涉及汉字的论著反复征引。《文字学概要》一书,从汉语实际出发,突破文字学的传统研究方法、范围,全面、系统而独创地阐述了文字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尤其是在文字形成过程与汉字形成演变、文字结构理论及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复杂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梳理了多媒体字源识字教学法的演变、特点及民族地区汉字教学现状,为多媒体字源识字教学法应用于民族地区汉字教学成为可能;从文字学和文化学视角论证多媒体字源识字教学法在民族地区汉字教学的可行性,为民族地区的汉字教学提供了新途径,对民族地区的汉字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由湖南师大周秉钧教授主编的我国第一套《古汉语学习丛书》,分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和《修辞学》五册,作者都是六十年代以前名家在指导下的研究生、现为四所大学的中年教授或副教授。这套丛书是根据中学语文教师渴求提高古诗文教学水平、文科自学成材者渴求古汉语知识达到本科标准、而本科学生又亟待一套较完整的古汉语分科教材的需要而编写的,著述始终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文字学》(杨五铭)对汉字性质、起源、结构到研究汉字的历史、观点、方法和工具书,都作了  相似文献   

17.
广西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课程中现代汉字部分教学时间少,内容缺乏系统性,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将这部分内容从现代汉语课程中分离出来,开设现代汉字学课程选修课,在高师汉语言文字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突出其系统性、针对性、时代性、实践性,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汉字教学和现代汉字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汉字的认识存在着许多偏见。因此对汉字不仅需要再认识 ,而且要从汉字的历史、汉字的技术功能、承载功能、科学的系统性、汉字具有的创造力和独特的艺术性等方面全方位地认识汉字的特点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汉字未来的发展方向 ,正确解决汉字文化圈内繁简字的分歧 ,早日建立起科学、系统、高效的汉字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对外汉字教学一直被认为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这是来源于人们对汉字性质的认识,已经形成思维定势的"汉字观",汉字构造的特殊性不止体现在汉字是表意文字的性质方面,在认知心理学上,汉语母语者和拼音文字母语者在人脑的语言功能上也有差异,例如神经语言学将人脑语言功能氛围前脑的"布洛卡区"和位于后脑的"威尼克区",中国人大脑是前者发达,而西方人是后者发达,所以决定了对带有图形性质的汉字是否有强烈认知,即是"视觉-图形-阅读-语言"和"听觉-语音-听说-语言"。因此表明,利用认知的成果来学习汉字,决定了对外汉字教学能否打破思维定势,将汉字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结合起来,树立科学的汉字观。本文从对外汉字教学的目的出发,认识汉字部件和部件认知,以提高学习汉字,学习汉语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以宇宙全息统一思想观照汉字,汉字是全息的。在汉字教学中,如认读教学、文字学意义上的教学、文字使用教学,适当运用汉字的全息思想,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