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的作品关注黑人女性及自然的命运,本文试用生态女性主义分析小说《紫色》,体现在父权社会下黑人女性与自然同时受到了男性的压迫,批判二元论的男性中心主义思想,呼吁建立一个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性别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是自然而且不可避免的.心灵、情感、本能、直觉构成女性精神和自然天性,体现一种女性美学立场,本文通过对当代重要的女性作家小说中对生命意义的书写,探索女性文化的价值,以克服当下女性作家异化所造成的生命力的萎靡及对生命本质的困惑,确立女性作家区别于男性的独立身份和独立话语.  相似文献   

3.
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通过生态主义女性视角对女主人公苔丝进行了细心的描绘,将文学、自然及女性完美融为一体。作者从女性与自然的体验出发,重新界定了女性自我的身份,抛弃了以男权为核心的内容,建立了女性独立的自我形象。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的关注与赞美。  相似文献   

4.
《所罗门之歌》以在白人文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黑人男青年为主角,揭示了白人文化对自然和女性受压迫的认可,与对黑人心灵的侵蚀与戕害。小说通过反映女性和自然的共同命运和有机联系体现了生态女权主义意识。《所罗门之歌》还将主人公的成长与他对自然的认识、民族文化的认同相结合,不但给成长小说注入了新的活力,还是生态小说和成长小说的完美统一体。  相似文献   

5.
《天黑前的夏天》是多丽丝·莱辛创作的一部里程碑式的小说。本文旨在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从女性与自我、女性与男性和女性与自然三个方面对该小说进行解读,以揭示莱辛在作品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6.
美国女性作家自上个世纪初以来,开始长成特立独行的一支力量。女性在近几个世纪以来所经历的心理上的抗争和地位上的转变无不体现在这些女性小说中。本文即是试图剖析女性小说之所以打动人、鼓舞人的重要因素——女性小说中由女主人翁的人生悲剧所体现的悲剧力量。  相似文献   

7.
伊恩·麦克尤恩在其小说《黑犬》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男权社会对自然和女性的控制的相似之处,男性利用、控制自然的逻辑被照搬到女性身上,并进一步扩展到对任何弱势群体的压迫。因此,只有消除男性中心主义思想,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不同种族、不同阶级的人才能和平共处,人类社会才有可能可持续地发展。而他的这些观点与生态女性主义所提出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因此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阐释其小说,可以发掘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也可以体现作家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8.
探索了《一千英亩》这部小说所包含的生态女权主义意识,指出了在父权制文化中女性与自然同处于被男性剥削和支配的地位,提出尊重女性和自然,建立男性与女性平等相处、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时时刻刻>是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第三部小说,通过对女性书写严肃的戏仿来展示20世纪女性的精神生态.女性在生命意志上同自然的融合与在现实中同自然的疏离正体现出女性的精神困境,她们对灵魂深处的挫败感的抗争突出表现在对"性别超越"的渴望上,主人公所表现出的"双性恋"倾向即是如此.坎宁安由对20世纪女性精神生态的考察来反思女性主义理论及其成果,生态精神渗于其间.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D·H·劳伦斯小说《虹》中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内涵,认为小说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父权制统治对自然与女性的迫害,呼吁消除文明与自然及男女两性的二元对立,体现了其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指出在探索人类自然、男女两性的关系方面,劳伦斯的思想与20世纪末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相契合,研究劳伦斯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法国著名存在主义女作家西蒙·德·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对小说《八月之光》进行解读。通过对小说中女性在种族主义和清教主义双重压迫下的"他者"处境及女性角色在该处境下所进行的不同程度的抗争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出威廉·福克纳本人在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2.
在哈代的小说中大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象征性背景,而女性则是他持续不断又极为重要的创作灵感。他的笔下的妇女和自然是紧密相连,和谐共存的。他通常以自然来反映女性的生存状态,烘托女性形象;同时以女性的悲剧表达对逝去自然的痛心。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哈代的作品,更能体现生态与女性的关系,从而揭示哈代的生态女性观。  相似文献   

13.
安东尼·多尔在小说中,主要以动物、女性、自然的角度,追问人类文明发展背后的生态问题。多尔对于动物、女性的多重叙事,一方面体现出他对现代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另一方面明确了他小说中生态正义理论的批判意识以及构建逻辑。这不仅是对当代生态文明的理想化呈现,同时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时代反思,以此体现出多尔对构建生态正义与物种自由、平等的新文明图景的书写意识。文章试图从多尔小说的叙事方式分析动物作为自然对象被引入文学书写的可能性限度,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论述动物与自然之间的审美关系,从而在生态范式的层面上明确从物性到性别的内在逻辑,以此呈现出多尔小说的自然性、生命性、生态性批评向度。  相似文献   

14.
哈代的思想勇敢地超越了传统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性作家对于女性的拒绝性欲、温柔顺从、拘泥于家庭生活的形象的描写。他拒绝对于女性“无性爱”的描写,写出了女性的自然情感。他颠覆了传统男性中心视野下的女性角色。他对女性进行了多角度的关照,让女性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展示自己。这种超越在哈代的两部小说《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两个女性形象的对比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并由此影射了哈代所创作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一系列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5.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女性主义批评和生态主义批评的结合。该理论以生态原则和女性原则为出发点,把自然与女性相结合,研究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自然与女性的关系,探讨自然与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所受到的贬低与压迫。冰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斐然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早期创作中所体现的自然观和女性观与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对冰心早期若干代表性作品的分析,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论述了冰心早期诗歌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冰心早期散文创作中充满博爱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并在差异中求平等,研究冰心早期小说创作中生态女性主义整体观,展现了冰心对自然与女性的赞美和讴歌。  相似文献   

16.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中有着独特的生态伦理叙事。他对自然的描写,体现了生态整体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也控诉了工业文明和人类欲望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他对女性的塑造,表现了女性与自然的天然联系,揭示了女性与自然都是男性、理性和工业文明的压迫对象;他通过对动物活动的叙述,赋予动物以主体性,提倡尊重动物的权利,认同动物的情感。哈代小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虽然复杂,却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既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又体现了道德关注的"同心圆"倾向。  相似文献   

17.
生态女权主义强调的是男权社会对于自然的开发和对于女性的压迫之间的联系,它批判了对于女性和自然压迫的男性统治。麦尔维尔的《白鲸》,通过"我"以实玛利之口,讲述了"裴廓德号"船长亚哈与白鲸莫比·迪克之间的殊死搏斗。小说围绕女性原则与自然在亚哈身上的毁灭以及它们在以实玛利身上的重建体现出了生态女权主义思想,从而揭示出父权制世界观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压迫,而只有重建女性原则,自然和女性才能得到解放。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双面胶》和《蜗居》的热播,华裔女作家六六的小说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与关注,对现代知识女性在都市中的生存状态与所面临困境的展现成为了其小说的显著特点。与此同时,六六小说中对于女性命运的描写和表达,也体现了文学对社会现实的介入力量,反映作家对当代知识女性群体认知上的价值立场和文化观念,这种无意识的心理通过作家的创作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女性主义批评和生态主义批评的结合。该理论以生态原则和女性原则为出发点,把自然与女性相结合,研究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自然与女性的关系,探讨自然与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所受到的贬低与压迫。冰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斐然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早期创作中所体现的自然观和女性观与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对冰心早期若干代表性作品的分析,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论述了冰心早期诗歌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冰心早期散文创作中充满博爱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并在差异中求平等,研究冰心早期小说创作中生态女性主义整体观,展现了冰心对自然与女性的赞美和讴歌。  相似文献   

20.
小说《飘》以女性的视角描绘了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南方社会生活及战后重建,塑造了一个具有女性独立意识、自由、坚强的性格和现实的人生态度、面对逆境不退缩、褒贬相加的郝思嘉的形象,体现了作家对女性困境的思索,反映出超前的女性意识。本文将对《飘》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形象及小说所体现的女性观进行尝试性的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