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藏族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SCl-90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藏族大学生存在内隐自尊效应;藏族大学生的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无关;藏族大学生的外显自尊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负相关;藏族大学生的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状况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创造力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内隐联想测验对湖州师范学院161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高内隐自尊—高外显自尊组被试的创造力倾向水平显著高于高内隐自尊—低外显自尊组和低内隐自尊—低外显自尊组;外显自尊与创造力倾向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与其纬度冒险性、好奇性、挑战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内隐自尊与好奇性存在一定的相关;外显自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创造力倾向起到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创造力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内隐联想测验对湖州师范学院161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高内隐自尊—高外显自尊组被试的创造力倾向水平显著高于高内隐自尊—低外显自尊组和低内隐自尊一低外显自尊组;外显自尊与创造力倾向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与其纬度冒险性、好奇性、挑战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内隐自尊与好奇性存在一定的相关;外显自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创造力倾向起到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内隐联想测验、自尊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贫困和非贫困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大学生都存在内隐自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无显著相关;贫困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只与症状自评量表的少数症状因子有显著负相关,而其外显自尊与所有症状因子都存在显著负相关;高内隐-高外显自尊组合的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好,低内隐-低外显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差,高内隐-低外显贫困生与低内隐-高外显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研究选取99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运用Inquist程序对内隐自尊和内隐主观幸福感进行测量,同时运用Rosenberg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和消极情感量表对被试的外显自尊和外显主观幸福感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6.
选取具有四种典型气质类型的64名大学生为被试,以《自尊量表(SES)》和GNAT测验为工具,探讨气质类型与外显和内隐自尊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气质类型影响外显自尊,其中多血质被试的外显自尊得分最高,胆汁质、粘液质被试次之,抑郁质被试得分最低;2)气质类型不影响内隐自尊。最后,在个性与自我发展的范畴内讨论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以6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实验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主要考察了内隐自尊补偿效应。结果表明大学生被试在被同伴拒绝后整体外显自尊水平显著降低;被同伴拒绝且进行了低自我肯定的被试表现出了内隐自尊补偿效应;大学生被试的外显和内隐自尊变化没有显著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刘冉 《台州学院学报》2015,(2):78-80,92
使用修订后缺陷感量表(FIS)、元自尊量表以及内隐联想测验作为自尊各成分的评定工具筛选48名低自尊大学生作为被试。其中24人为实验组进行提升自尊的结构化团体干预,为期6周,另24人为控制组。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大学生外显自尊、元自尊水平有明显的提升效果且有一定时间后效;内隐自尊水平无明显变化;重塑希望等疗效因子有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自尊量表对某大学99名贫困生和96名非贫困生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都存在内隐自尊效应,贫困生内隐自尊比非贫困生高,外显自尊比非贫困生低,且主要表现在大二和大四学生身上。(2)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分离的,并且在低内隐-高外显和高内隐-低外显组合分布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通过PSPP身体自尊量表对肥胖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进行施测,得出普通大学生外显自尊高于肥胖大学生,再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对普通大学生与肥胖大学生进行内隐自尊的评价层面和情感层面两个结构进行施测,结果显示:肥胖大学生的外显身体自尊低于普通大学生,但二者的内隐身体自尊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同时也揭示了外显身体自尊和内隐身体自尊是相互独立的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听觉障碍学生的内隐自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126名15~20岁的听觉障碍学生为被试,对听觉障碍学生的内隐自尊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听觉障碍学生也同样存在内隐自尊效应,在其自我图式中存在一种积极的内隐自我态度表征;(2)听觉障碍学生的内隐自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内隐自尊显著高于女性;(3)全聋和重听学生的内隐自尊存在显著性差异,全聋学生的内隐自尊显著低于重听学生;(4)听觉障碍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可以显著预测其内隐自尊,负性生活事件应激水平越高,内隐自尊越低;(5)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听觉障碍学生的内隐自尊存在显著影响.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与听觉障碍学生内隐和外显自尊的分离指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母亲的拒绝和否认与听觉障碍学生内隐和外显自尊的分离指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6)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与母亲的拒绝和否认可以显著预测听觉障碍学生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分离指标.  相似文献   

12.
高艳  袁义  陈晓天  吴晓寒  孙萌  贺易 《教师》2014,(11):29-30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内隐、外显自尊与容纳他人的关系。方法:随机招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1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内隐联想测验、Rosenberg自尊量表、容纳他人量表的测试。结果:①大学生容纳他人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t=2.54,p=0.012),女大学生容纳他人水平高于男大学生。②高低外显自尊组容纳他人存在显著差异(t=3.29,p=0.043),高低内隐自尊组容纳他人上差异不显著。③外显自尊与容纳他人呈显著正相关(r=0.275,p0.05),内隐自尊与容纳他人相关不显著。④外显自尊能够显著预测容纳他人(t=3.08,p=0.00),内隐自尊不能预测容纳他人。结论:容纳他人与外显自尊关系密切,与内隐自尊无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青少年外显自尊、内隐自尊、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本研究采用Rosenberg自尊问卷、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问卷、社交回避及苦恼问卷和自尊IAT测量了191名大学生。结果表明:(1)外显自尊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2)外显自尊对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内隐自尊调节着外显自尊对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预测作用;(3)中介调节作用分析发现,当无法忍受不确定性进入回归方程时,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而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显著。这表明,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是通过无法忍受不确定性这一中介变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以大学生为对象,采用了Rosenberg的自尊量表、内隐联想测验和Gross情绪调节问卷对25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主要探讨大学生自尊与情绪调节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两个独立的结构;男女大学生在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和认知重评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表达抑制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隐自尊与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呈正相关;外显自尊与表达抑制负相关、与认知重评呈正相关;内隐自尊可以正性的预测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外显自尊可以负性的预测表达抑制,正性的预测认知重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河西学院2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内隐联想测验,探讨当前大学生抑郁心理和自尊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抑郁、自尊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抑郁与外显自尊呈显著负相关,与内隐自尊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聋生内隐自尊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SCL-90)研究了聋生内隐自尊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聋生也存在内隐自尊效应;(2)聋生内隐自尊男性显著高于女性;(3)聋生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自尊结构研究新趋向——自尊的双重结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尊双重结构模型认为个体自尊包括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两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外显自尊是建立在被试明确意识基础之上的、内省的、非自动的自尊;内隐自尊是人们对与自我相关和自我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态度表现,这种态度表现是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的。自尊双重结构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也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并且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及生理具有密切关系。目前自尊双重结构模型研究仍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内隐、外显自尊与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随机招募1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内隐联想测验、Rosenberg自尊量表、自我和谐量表(SCCS)的测试。结果:①大学生自我和谐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1.32,p=0.19)。②高低外显自尊组自我和谐存在显著差异(t=4.91,p=0.00),高低内隐自尊组自我和谐上差异不显著。③外显自尊与自我和谐呈显著负相关(r=-0.51,p0.05),内隐自尊与自我和谐相关不显著。④外显自尊能够显著预测自我和谐(t=6.45,p=0.00),内隐自尊不能预测自我和谐。结论:自我和谐与外显自尊关系密切,与内隐自尊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内隐、外显自尊与完美主义的关系。方法:随机招募1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内隐联想测验、Rosenberg自尊量表、完美主义量表(FMPS)的测试。结果:①大学生完美主义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1.25,p=0.21)。②外显自尊与消极完美主义呈负相关(r=-0.49,p0.05),与积极完美主义呈显著正相关(r=0.20,p0.05),内隐自尊与消极、积极完美主义相关不显著。③外显自尊能够显著预测消极完美主义(t=6.00,p=0.00)和积极完美主义(t=2.235,p=0.027),内隐自尊不能预测完美主义。结论:完美自尊与外显自尊关系密切,与内隐自尊无关。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运用反应/不反应联想任务(GNAT)和量表法对6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在确认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结构的基础上,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出发,探讨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模型。结果发现:(1)自尊结构是双重的,存在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两种成分;(2)主观幸福感结构也是双重的,存在外显主观幸福感和内隐主观幸福感两种成分;(3)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最佳预测模型是:外显自尊预测外显主观幸福感,内隐自尊预测内隐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