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主要比较《苔丝》这部小说的原著和“张译”与“吴译”两种译文,通过具体选段译语的评估与分析,对哈代的名篇———《苔丝》进行再认识,找出两个中译本各自的特点。文章主要从理解原意方面,通过不同版本的比较,一系列重要的翻译问题能被检查出来。想要重新翻译这本小说,人们也许从现有的问题中学会更多,促使他们自己翻译得更好。  相似文献   

2.
奈达的等值翻译理论强调源语言与目标语功能与形式的对等,本文依据此理论分析《苔丝》的两个中译本,旨在体会翻译中的得与失,为后续的翻译活动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德伯家的苔丝》的两个中译本为例,从词的构成、词语的意义以及词语的搭配等角度出发,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一些提高翻译质量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的几个中译本的比较,尝试着讨论信、达、雅三要素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田绮 《海外英语》2015,(9):131-132
该文试图从词汇角度分析托马斯·哈代所著《苔丝》的风格翻译,三个中译本的作者分别是张谷若、孙法理和吴笛。从典故和方言翻译的层面,通过文本材料比较三个中译本在词汇方面的异同,作者发现,在小说风格翻译实践中,有些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忽视了带有文体价值的词汇的文体标记,故而译本未能忠实反映原文风格。通过对比分析,作者认为,张译在传达原作的典故文化方面更胜一筹,而吴译在方言翻译方面更忠实于原作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6.
该文试图从词汇角度分析托马斯·哈代所著《苔丝》的风格翻译,三个中译本的作者分别是张谷若、孙法理和吴笛。从典故和方言翻译的层面,通过文本材料比较三个中译本在词汇方面的异同,作者发现,在小说风格翻译实践中,有些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忽视了带有文体价值的词汇的文体标记,故而译本未能忠实反映原文风格。通过对比分析,作者认为,张译在传达原作的典故文化方面更胜一筹,而吴译在方言翻译方面更忠实于原作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两个《苔丝》汉译本的对比分析,主要从社会文化,语言文化两个方面比较了张谷若先生和孙致礼先生的翻译策略,探讨《苔丝》中文化因素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8.
萧乾、文杰若夫妇和金陡各自翻译的《尤利西斯》是两个著名的中译本,为翻译批评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从认知语义学的视角,结合译文激活的概念结构与译文读者认知发生变化是否相同,对比分析两个中译本的名词的翻译,不难看出这两个中译本各有千秋,但是总体上金陡译本更适合原文风格。  相似文献   

9.
称谓语本身的语意和文化特点决定了在对其进行翻译时,必然会遇到问题。由于英汉称谓文化的巨大差异,翻译《苔丝》中的称谓词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本文将通过对两个典型的《苔丝》中文译本的研究,对比分析称谓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结合互文性理论对《德伯家的苔丝》的三个中译本中的习语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说明互文性对习语翻译的借鉴意义。一切文本皆具有互文性,特别是文学作品。互文性理论要求译者应具有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在翻译过程中能够识别互文指涉,正确理解其独特涵义和进行正确表达。以此尽量使译作忠实原作内容,保持原作色彩,再现原作神韵,具有与原作同等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比较研究《苔丝》的两种译本的基础上,从翻译的理解、选词和原文风格的再现等三个方面,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了两种译本的各自特点,比较了其中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2.
以《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两个中译本为例,从词汇,语体和修辞三方面浅析翻译儿童文学时所运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段芳 《考试周刊》2012,(1):29-30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最佳关联性能对诗歌翻译中的归化原则和异化原则进行解释,本文选取拜伦的长诗《唐璜》及其中译本为语料,说明应用于诗歌翻译的归化和异化原则能被最佳关联性有效地解释。本文还对《唐璜》的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证明诗歌翻译中的翻译原则归化和异化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互为补充、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4.
《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用中译本简称《苔丝》)是哈代最有代表性的小说,其主要人物的原型都源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哈代在《苔丝》中对上述原型的运用很巧妙也较复杂,有的较明显,有较隐晦。但都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情调和气氛、决定小说情节走向、揭示主题和表达作者  相似文献   

15.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自1997年出版以来,已被译成超过七十种文字流行于全世界.该书作者J?K?罗琳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许多有趣的魔法专有名词,其中尤以《哈》第三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中的魔法专有名词最为生动丰富.该书目前有两个官方中译本.文章作者将会从异化、归化的角度,分析这两个中译本中对魔法专名的翻译.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对比和分析《飘》的两个中译本的许多实例,说明了语用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强调了语用学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德伯家的苔丝》的两个汉译本和原作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选取具体语段,主要从两个译者在处理原著中方言所采用的手段来分析其使用的翻译方法,探索方言翻译尤其是社会方言翻译的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杨娟 《文教资料》2011,(11):50-51
本文立足于儿童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两个中译本,基于翻译的目的论,对该作品翻译中译者的读者意识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儿童小说翻译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9.
对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罗生门》的两个中译本进行比较,通过对比两个译本相同的地方,说明文学翻译不能离开原文,它是"不逾矩"的;通过对比两个译本不同的地方,说明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作,它是包含了作家的主体性的。  相似文献   

20.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国内相继出现了许多翻译版本。这些中译本各具特色。本文拟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傲慢与偏见》常见的三个中译本进行比较,以便拓宽翻译研究的途径,探讨翻译的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