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2.
3.
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学术逻辑和社会逻辑两种价值取向。学术逻辑要求遵循学术内在的发展规律,坚持学术标准,以取得原创性成果为目标;社会逻辑要求把握社会需求,满足社会需要,以解决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目的。认为理想状态是最大限度地维持一定张力,在互动中互促互进,既要立足世界学科前沿,重视“闲逸好奇式”知识探求,进行基础性原始创新,又要瞄准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注重重大尖端技术的研发与转化,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当前的一流学科建设中,诸多大学主要遵循经济逻辑,使得学科建设过分追求投入产出比,功利色彩浓厚;学科发展的自然生态被破坏,学科之间极度失衡;学科教学事实上被忽视,学科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科考评体系对知识运用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科建设缺乏深厚的社会土壤;学科建设的经费对学科发展的环境、制度、理念等软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等等。基于学科生产、传播、运用知识的目的,基于当代知识生产模式的异质性、情境性、跨学科性、社会反思性、规模效应、本土性等特点,从大学的层面来看,一流学科建设必须遵循知识生产逻辑与经济逻辑辩证统一的原则,以知识生产逻辑为主线,经济逻辑为补充。具体表现为:坚守知识生产逻辑的主线;凸显知识的本土性与应用性;提倡"学科群"的理念;坚持全面的"学科"概念,彰显学科中教学的元素;加强一流学科团队的建设;尽量减少行政权力的粗暴干涉,使学科成为一个能够自主发展的自组织系统。  相似文献   

5.
学科制度是知识生产积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知识生产方式的转换与学科范式的变迁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共轭关系。知识生产模式的现代转型,知识生产的复杂性、情景性和多样性等特征突破了传统学科知识生产框架,拓展了传统的学科内涵,跨越学科边界的知识生产与异质组织边界的学科组织成为主要形式。在此背景下,一流学科建设应围绕学科知识生产能力和学科组织体系两个维度,强化学科文化建设,通过需求引领和创新驱动,才能使学科建设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学科制度下,一流学科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蜕变为功利化行为,陷入了诸多误区:追逐排名的一流学科建设注重学术指标,并不能真正提升学科水平;不同主体的价值追求各异,严重削弱了一流学科建设的效果;自上而下的建设方式注重资源投入的外在“利诱”,却忽略了学科内生动力的激发;以一级学科为平台,违背了今天知识生产的特点和要求。走出一流学科建设的误区,就要加强一流学科生产能力的建设,协调政府、高校和学者的价值取向,激发学科成员的内生动力,加强以具体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7.
首轮“双一流”建设的优势学科与社会需求尤其是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发展之间明显呈现不相称的问题。造成这种反差现象的根源在于传统的学科评价逻辑与科技创新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张力空间,即传统学科评估更加强调学科自身发展逻辑与诉求,遵循的是学术逻辑;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学科交叉融合,更加注重社会导向和需求导向,遵循的是社会需求逻辑。然而,学术逻辑与社会需求逻辑并不会一直保持同向而行,会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学科评估应该将学科逻辑与社会需求逻辑相结合,将更多的基础学科和战略新兴学科纳入“双一流”建设范围。因此,对于“双一流”学科评价改革而言,应以增量改革撬动存量优化,在保持存量部分的传统优势和国际竞争地位的同时,通过增量部分的政策倾斜,加大对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的扶持力度。具体来说,一是重构学科评价标准,根据不同学科类型和研究形态确定分类评价标准,实现学科导向、需求导向与应用导向的统一;二是改变传统主要依靠学者、同行评议的学科导向评价,拓展学科评价主体,实现学术、政府、社会等主体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三是根据不同研究类型特点,探索定性与量化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  相似文献   

8.
9.
《现代教育技术》2018,(2):40-46
双一流大学建设为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要建设教育技术一流学科应以世界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为依据。文章首先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六个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分析了其层级逻辑结构,据此构建出教育技术一流学科建设路线图,最后结合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解读说明。希望文章的研究能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技术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某种意义来说,大学的使命就是“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产品”。学科是大学基本的生产单位。一流学科建设不是“粗放型”的学科生产投入要素的建设,也不是“学术GDP”导向的学科最终产品建设,学科建设在本质上是学科生产能力的建设,建设一流学科就是建设一流的学科生产能力。建设一流的学科生产能力需要关注学科生产的具体过程,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结构化、有合力的学科队伍、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和明确价值导向、有激情的学科文化。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内在逻辑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以其基础理论的地位,为后四个二级学科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后四个二级学科也为前一个学科提供了研究和建设的目标趋向;前四个二级学科以其理论及理论与现实结合的研究,构成了一级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整体,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种实际应用,构成了一级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上的研究去向。这一内在逻辑体系的特点是:在“整体性”中得到阐明;在体现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中得到展开;在加强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中得到发展。我们必须按照学科内在逻辑体系的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相似文献   

12.
过去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界整体上是在经典学科框架下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学的,这种学科建设取向对促进高等教育学发展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也带来了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上的问题。超越"学科论"与"研究领域论"之争,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作为技术治理的代表性运行机制,项目制已深深嵌入一流学科建设之中,决定着一流学科建设的具体环境和细节。项目制释放了一定的制度势能,激发了各高校的学科建设活力,在首轮“双一流”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绩,但项目制下的一流学科建设实践存在学科建设目标偏离、建设过程异化以及内生动力不足等实践困境。为了实现一流学科建设向纵深推进,需要适度弱化项目在学科建设工作中的嵌入,转变学科发展观念、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协同多方力量、强化学科建设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从文献整理的角度,对百余年来我国外国教育史著作类出版物进行了梳理分析,展示了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各主要阶段的研究成果,着重从通史、断代史、人物与思想史、专题史、译著、史料建设与学科反思6个方面揭示了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外国教育史研究状况和基本格局,并对上述状况与格局进行了分析,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文学理论的主要问题在于与文学现实发生了脱节和疏离,因而缺乏必要的前瞻性。文艺学为有效克服危机,摆脱当前的困境局面,应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则作为指导,以新时期下形成的文学理论作为基础,并对中国古代及西方文学理论中具有发展性的部分进行借鉴,在不断结合文学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开拓创新,在促进新时期文艺学打造深厚现实基础的同时,使文学及文艺学达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高度,呈现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文学理论的主要问题在于与文学现实发生了脱节和疏离,因而缺乏必要的前瞻性。文艺学为有效克服危机,摆脱当前的困境局面,应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则作为指导,以新时期下形成的文学理论作为基础,并对中国古代及西方文学理论中具有发展性的部分进行借鉴,在不断结合文学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开拓创新,在促进新时期文艺学打造深厚现实基础的同时,使文学及文艺学达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高度,呈现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学科建设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范式和华勒斯坦“学科规训”思想论述了制度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及其重要功能,分析了高校学科建设中的三个实际问题:科研成果为什么出现“公地悲剧”?学科申报为什么存在“学术失范”?学科目录为什么面临“学科悖论”?提出了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到制度实施机制的学科建设制度创新的三个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教学内容入手,在理论上就构建炮兵专业新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加速拓展至科学知识生产第三种模式,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传统行业产业功能发生新的转变,使得行业学科发展面临新的困境,同时,也为行业学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构建面向未来的、以生态文明为特色的新行业学科,就本质而言,是在新时代国家学科发展战略指引下,立足于行业需求,突破学科发展的单边格局,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并不断提升其在支撑行业发展的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考风是高校本身底蕴以及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同时对人才培养质量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考试诚信意识、考试作弊手段以及考场监控能力等方面的影响,高校考试作弊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为了消除这一弊端,对高校考风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高校考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存在的原因,然后找出针对性的策略,以期促进高校考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