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中的儿童教育思想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当今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着对子女的许多不合理的教育方式。陈鹤琴的儿童教育思想包括发展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热爱和尊重儿童、重视父母的作用等等,这些理论启示家庭教育要结合时代背景、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  相似文献   

2.
就像陶行知之于生活教育,晏阳初之于平民教育,黄炎培之于职业教育一样,陈鹤琴是和“活教育“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主要奠基者,陈鹤琴毕生投身儿童教育工作,“活教育“理论正是他积多年儿童教育实践而建构的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其内涵也已超越儿童教育的范畴,构成了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主体.物非人非,时世更迭,在先生逝世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重新温习陈先生,不仅有一种穿越时空的亲切感,也感叹,对于当下的中国教育而言,陈鹤琴和他的“活教育“理论远非一句对待历史人物所惯用的“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所能概括.……  相似文献   

3.
就像陶行知之于生活教育,晏阳初之于平民教育,黄炎培之于职业教育一样,陈鹤琴是和“活教育”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主要奠基者,陈鹤琴毕生投身儿童教育工作,“活教育”理论正是他积多年儿童教育实践而建构的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其内涵也已超越儿童教育的范畴,构成了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主体。物非人非,时世更迭,在先生逝世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重新温习陈先生,不仅有一种穿越时空的亲切感,也感叹,对于当下的中国教育而言,陈鹤琴和他的“活教育”理论远非一句对待历史人物所惯用的“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所能概括。  相似文献   

4.
<正>导语: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儿童教育的奠基人与开拓者,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早在1923年,他就创办了南京鼓楼幼稚园,开创了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先河。他倡导并践行"活教育",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价值观,主张"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坚持"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学观。参与本次研修的新入职教师聆听了柯小卫老师以"活教育的生命力"为主题的陈鹤琴教育思想与实践讲座,并  相似文献   

5.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道路。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以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教育理念影响着我国幼儿教育,他重视科学教育,培养儿童的创新观念,并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陈鹤琴的幼儿园课程思想及其儿童教育观对我国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儿童教育的奠基者,为建立中国化的儿童教育体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教育思想尤其是活教育思想主导了我国20年代到40年代的儿童教育,对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慢的艺术是对当下教育快节奏现象的反思批判。慢教育的思想有其历史沿革,可见诸某些思想家关于教育思想的表述中。依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慢教育理应成为儿童教育的秉性。然而,现实的诸多因素消解了慢教育,形成他者对儿童"占有"的课程化生长,自然对儿童成长产生一定的危害。慢教育理念可以得到科学理论的论证,亦为儿童教育发展阐明了指向。  相似文献   

8.
废名在抗战期间,从北大回到故乡湖北黄梅,从事小学教育。其自传体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大量的儿童教育片断描写,集中表现了其儿童观和儿童教育思想。废名认为"每个儿童都有他的世界",教育者应尊重儿童本有的世界;"自然"是儿童的好学校,主张让儿童接受"自然"的教育;学校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出发。废名对儿童天性的尊重以及对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倡导,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鹤琴的教学方法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鹤琴的教学方法论评析吴晓勤,翟大林陈鹤琴(1892-1982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他终身致力于儿童心理与教育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儿童教育思想。本文试从陈鹤琴的教学方法论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一、陈鹤琴教学方法论的思想基础“活教育”理论是陈...  相似文献   

10.
学前教育理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政策使学前教育的理论发展和观念变革在过去三十年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学前教育学术界,还存在忽视、轻视甚至敌视理论研究的情况.学前教育学科应当加强理论建设,尤其是基础理论建设,努力形成"学术共同体",形成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学前教育学科应当与学前教育实践密切联系,更要对学前教育现实有所反省、有所批判、有所改造.中国儿童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理论的现代化,离不开对西方儿童教育的现代观念和现代立场的学习与改造,同时又要注意,中国传统文化有丰富的思想资源可以接引、支援儿童教育的现代观念和立场.  相似文献   

11.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我国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了。激励教育是教师运用各种激励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度。在开展小学语文"趣、活、实"课堂教学模式中,"趣"如药引,必须贯穿整节课;"活"即教学过程中方式灵活多变,变中有律;"实"即教学效果。如果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针对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陈鹤琴先生1925年出版的名著《家庭教育》提出了11个著名的儿童教育原则。本文跟随陈鹤琴先生的思想,尝试对他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进行时代解读以期唤起教育界尤其是儿童教育界同行的陈鹤琴情结,进而从思想和方法上跟着陈鹤琴先生研究儿童与儿童教育,达到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活教育”理论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精华与核心,也是他经过长期研究、实践的经验总结。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对中国近现代教育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他富有创造性的儿童教育思想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923年,陈鹤琴先生在南京鼓楼幼稚园扎根入土、脚踏实地的研究与试验赋予了“活教育”理论蓬勃的生命力与生长力,使之成为适合我国国情与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化、大众化、中国化儿童教育道路之根基。“活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最具独创性和本土性的实践成果。“活教育”认为儿童是活的人;实实在在生活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活教育”在追随儿童的过程之中,立足活的儿童,根植活的环境,生成活的课程。  相似文献   

15.
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贯串了20世纪50年代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过程。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是20世纪30、40年代非常有影响的儿童教育理论,被作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之一受到批判。面对不断的反复批判,陈鹤琴不得不清理、反思、检讨自己的“活教育”理论。“活教育”理论虽存在理论上的因袭杜威主义的局限和实践上的形式主义缺点,但是,它提出的人的现代化命题、尊重儿童主体性、培育儿童个性等主张,仍然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中国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著述新编的《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一书,其中的家庭教育理论以及父母教育思想,是陈鹤琴探索并推进中国化、科学化、民主化的儿童教育的基础部分,也是他孕育的"活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陈鹤琴早年毕业于清华学堂,抱着学教育、教儿童的志向赴美留学。在美期间,深受实验教育的精神熏陶和进步教育思想的影响。191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17.
上海早期流行歌曲的产生源于最初为儿童教育而作的学堂乐歌。本文旨在通过回溯中国早期教育家和音乐人将音乐作为儿童教育及学校教育的手段,进行德育、文化启蒙、语言与语文教育、美育的成功经验,提出流行音乐也可以成为儿童审美教育的有利手段。历史的经验是今天的资源,上海早期流行歌曲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作用,为当下教育界提供了审视流行音乐乃至流行文化的另一视角,进一步的启迪在于,如何在儿童教育中强化音乐教育,真正将"育"融于"乐"中。  相似文献   

18.
陈鹤琴,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以"一切为儿童,一切为教育"的崇高精神、极大的爱国热情献身于民族教育事业,一生致力于从中国国情出发,学习和引进西方教育思想和方法,建设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其倡导的"活教育"为改革传统旧教育对儿童的压迫和残害,提出极有价值的思路,也起到突出而显著的作用。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博大精深的儿童教育思想。其中,陈鹤琴围绕学习问题,从学习目的、学习客体、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等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论述,为中国学习思想史宝库留下了极其独特和珍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19.
17条教学原则是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活教育"的17条教学原则强调的很多思想、方法和观念与新课标提出的"议题式"教学不谋而合。所以,所作探讨不仅对"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作了概述,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活教育"的教学原则运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中的价值意蕴,从而最终得出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从生活中来、到情境中去、用活动来进行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张翔升 《中国教师》2011,(11):30-32
<正>"理解儿童"是儿童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者在儿童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感悟。从时间属性看,教育者只有理解了儿童的过去,才能理解儿童的现在;只有理解了儿童的现在,才可能达到儿童未来良好发展的愿景。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