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精准扶贫的概述开始进行分析,探索当前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精准扶贫实践工作时遇到的主要困境,分析并探讨困境产生所带来的问题与问题产生原因,并根据对困境的总结找出更适宜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践工作开展的新出路,从而提高精准扶贫实践工作在促进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发展中的有效性,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长远、富足、可持续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是新时期扶贫攻坚的战略指导思想,单纯的经济援助和项目带动扶贫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精准扶贫的要求。在精准扶贫视域下,实施教育扶贫并且凸显职业教育的扶贫助困功能是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文章从职业教育的招生、学生资助、精准培养、扶贫培训、就业、社会服务几个方面论述了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服务于精准扶贫的路径,为地区脱贫攻坚以及职业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式扶贫而言,是"大水漫灌"扶贫方式转向"精准滴管"模式,其核心是"精准"二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针对问题,首先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户因病、因学、因劳动能力素质不高等致贫原因,然后对扶贫工作的精准识别难、扶贫难度大等方面的现实困境做了阐述,最后以茂县唱斗村为例,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思想扶贫是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在精准扶贫中处于重要地位。针对当前部分农村地区部分农民争当"贫困户"、思想观念落后、被动依赖等现象,农村思想扶贫工作需把握精准扶贫与思想扶贫的内涵和内在逻辑,分析农村地区思想扶贫的意义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以期为实现新时代全面小康目标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广东是全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大省,却也是全国区域发展最不平衡的省份,目前广东少数民族地区成为精准扶贫战略的主要对象,职业教育作为精准扶贫攻坚克难的关键,存在一定的供需矛盾。通过人力资本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探索出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供需矛盾产生的分歧点,以及产生供需矛盾的重要因素,提出解决广东民族地区乡村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供需矛盾的策略,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以及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打破贫困恶性循环链,促进广东省民族地区乡村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内生性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在扶贫工作中采取的非精准扶贫方式,尽管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不同地区的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实际状况不同,致使这种传统方式并不具有高度的精准性。而精准扶贫恰好能够弥补这一不足,为我国的"三农"发展注入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基于此,文章拟从农村精准扶贫的必要性出发,分析农村精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农村精准扶贫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吴安静 《文教资料》2020,(8):153-154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要求,结合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及优势,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特点,汇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推进实际,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开放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阐述精准扶贫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探讨传统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根据当前形势制定科学、合理的精准扶贫实践路径,进而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脱贫,助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扶贫开发已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攻坚阶段。为了在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战略目标,研究如何利用教育信息化实现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具有较为重大的现实意义。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教育扶贫的重要理论来源。本文探讨了教育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即习近平新时代扶精准扶贫思想,并着重探索利用教育信息化进行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特点与优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教育云平台的建设、教育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出路等问题,为学界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指导,也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精准扶贫的实践意义进行了论述,就当前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精准扶贫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1.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属于边疆、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要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首要目标,必须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问题,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和田县伊斯拉木阿瓦提乡库如勒克村作为首批整村推进精准脱贫的试点,对打赢这场精准扶贫攻坚战意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杨生习 《学周刊C版》2019,(21):190-190
教育是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渠道,构建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充分重视教育的重要性,能够发挥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属性作用与先导现价值,通过做好教育扶贫,促进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人民群众的盼望。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如何在农村学校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并提出具体的扶贫策略,希冀促进农村学校教育水平有效提高,切实优化教育扶贫内容构建完善的教育扶贫机制。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因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尚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严重制约农村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精准扶贫中起到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的作用,通过教育帮扶实现精准扶贫,既是当前落实农村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手段,也是精准扶贫的有效切入点和着力点,还是彻底消除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本做法。从理论认识不到位、实践上轻视"造血功能"、过于注重治标忽视治本、关注眼前效果缺乏长效机制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农村教育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自然条件地理因素、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财政经费投入有限和经济落后的制约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落后地区的贫困原因,最后,从强化教育精准扶贫理念、加大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实施力度、创新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注重教育精准扶贫的层次性和巩固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成效等方面,提出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精准扶贫是近几年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当前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背景下,教育扶贫是治本之策。"扶贫必扶智",消除贫困人口的"贫"、防止返"贫",阻碍贫困代际间的传递,这需要依靠教育、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来实现。一、农牧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重要性精准扶贫的对象主要在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国家为使贫困地区实现教育脱贫采取了各种措施:建设标准化校园、义务教育年限向两端延伸、实行"两免一补"、给贫困生  相似文献   

15.
精准扶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脱贫领域的理论创新。教育精准扶贫在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农村基础教育是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主战场。针对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体系不健全、多元扶贫主体尚未形成合力、缺少成熟的实践案例等问题,高校应联合地方政府、农村中小学校,以师范生实习支教为平台,以培养农村基础教育师资为主线,在实践中构建全时段、全空间"三维一体"教育精准扶贫体系,探索农村基础教育精准扶贫之路。  相似文献   

16.
许多祯  潘玲 《学周刊C版》2020,(15):191-192
目前在国内众多贫困地区很多家庭的学生教育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农村精准扶贫也在教育领域有序开展。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针对农村精准扶贫家庭学生的教育现状,全面了解农村精准扶贫家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培养农村精准扶贫家庭学生学习兴趣给予针对性的建议指导,以此来有效提高农村精准扶贫家庭学生的教育水平和学习成绩,这对于改善农村的教育问题,提升农村整体的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办学效益问题研究覃盛裕效益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办学效益是我们穷国办大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办学效益,是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事业的一件大事,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从冬奥会影响出发,分析了张家口市2015-2020年经济数据,对张家口农村经济发展受到的外生冲击效应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申奥成功促进农村收入增加的作用显著,精准扶贫及集中片区扶贫攻坚等政策对该地区居民收入的提高亦有贡献.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和精准扶贫均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有促进效应,进而提出在冬奥会影响下推动张家口农村产业...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本校扶贫对象少数民族特困县沅陵县为目标,以该县经济社会发展为前提,创建校县精准扶贫对接的长效机制,为地方高职院校精准扶贫战略探究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20.
贫困和发展是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难题,精准扶贫是国家解决这一重大难题的政治任务。扶贫先扶志,扶志靠教育,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存在投入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缺少发展环境、扶贫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为此,从精准招生宣传入手,加强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在此基础上优化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精准培养、培训,从而实现精准就业。最后,可通过农村职业教育为精准扶贫提供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