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要求。因此,探究教育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对于制定教育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教育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与作用机制,发现教育不仅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型升级,还推动各次产业内部升级。从投入角度看,各级教育生均经费对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于产业转型升级,高等教育生均经费的影响效应更为明显;对于产业内部升级,中、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显著驱动了第二产业内部升级,高等教育生均经费还显著推动了第三产业内部升级。从教育产出看,增加人均受教育年限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第三产业内部升级。从作用机制看,教育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升级需求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应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着力提升教育水平和质量,形成高质量人力资本,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畅通国民经济双循环。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国内产业的战略性转型与升级,以及成人学历补偿教育的式微,普通高等教育"膨胀性"发展,由此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日趋严峻。那么成人高等教育如何转型与升级呢?为此,本文基于价值链理论探讨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依据价值链"四阶段论"对成人高等教育价值链进行了再造,从而首次构建基于顾客需求的成人高等教育价值链模型。  相似文献   

3.
将产业优化转型升级分成产业信息共享和产业信息创新维度,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和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对产业优化转型升级模型进行构建,并对产业优化转型升级的模型进行分析,从而有利于产业优化转型升级的进行.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密切关系,为评价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研究提出了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构造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之间协调度评价模型;为检验评价模型有效性,运用该模型对广东省近年(2006-2015)两者之间协同发展进行耦合协同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省地方高等教育和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之间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存在较高的耦合性,处于中度协调发展水平,但地方高等教育略滞后于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5.
主体功能区理论是我国为应对经济转型升级的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此理论可以促进我国各地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优化调整、学科建设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现状和不足,进而阐述了主体功能区理论与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最后构建了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发展策略,以此来实现各地高等教育之间的互利和合作,并为满足区域经济升级转型发展输出人才。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适应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新形势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以巢湖学院为例,由于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的影响,转型发展存在着诸多困境。必需在明确办学定位,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的专业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师资队伍转型,构建校企研多元参与机制,争取政策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转型路径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刘强 《职业技术》2012,(6):110-112
我国正面临着新一轮的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和升级对高职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及其给高职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高职院校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助力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通过运用有序度测量模型和耦合协同度模型研究近10年山西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11至2020年山西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逐步从无序到有序发展;两系统协同水平也从濒临失调发展为优质协同,但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相对滞后,且两者差距呈逐渐增大趋势,山西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山西高等教育仍需加强学科专业调整力度,因地制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互动发展水平,进而实现山西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地楚 《天中学刊》2014,(5):113-116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是高校内涵发展的集中体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既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也需要高校在学校管理体制、人事评聘制度、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应用进行探讨,既事关国计民生和产业转型升级,也是高职院校提高培养质量和社会贡献度的重要举措.构建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应用体系,有利于高职院校形成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培养模式,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适应我国建立与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