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化浪潮之下,学生国际流动是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通过构建“制度与经费双保障、教师与课程国际化双支持”的学生国际流动影响因素模型,基于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调查数据,研究地方高校在学生国际流动中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高校制度与经费保障对于地方高校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的学生规模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地方高校学生的国际流动受到教师背景国际化和课程国际化的影响,海归教师在教学与师生互动中对学生国际视野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会促进学生国际流动的发展,课程国际化则是地方高校促进学生国际流动的多元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得了非凡进展。从学生流动上看,德国属于"流入型"高等教育国家,同时注重国内学生到外国学习访问;从学者流动上看,德国吸引了大批外国学者,尽管德国学者也去发展中大国短期交流,但在谋求长期职位方面,他们主要在欧美发达国家。从项目建设上看,德国的主要合作伙伴仍然是欧美发达国家,但与亚洲国家,尤其与中国的合作正不断加强。在推进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德国积极应对"难民危机""新冠病毒"等国际挑战,展现出坚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决心;追求平等而富有质量的国际合作,将定期评估国际合作关系;重视非政府组织功能,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支撑。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展与动向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开展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英国大学为例探讨了大学国际化的优先选项,首先对国际化概念、大学国际化标准进行了概括性的文献回顾和总结,并结合近年英国大学国际化实证研究项目.总结出大学国际化的优先选项,最后重点分析讨论了招收国际学生、国际化课程、学生的流动、教师国际化和远程教学五个方面的大学国际化优先选项。  相似文献   

4.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优先选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英国大学为例探讨了大学国际化的优先选项,首先对国际化概念、大学国际化标准进行了概括性的文献回顾和总结,并结合近年英国大学国际化实证研究项目,总结出大学国际化的优先选项,最后重点分析讨论了招收国际学生、国际化课程、学生的流动、教师国际化和远程教学五个方面的大学国际化优先选项。  相似文献   

5.
当前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国际化课程的研究已经有大量的文献资料。高校采取各种措施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化课程则是教育国际化的"经典载体"。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丰富,国际化课程主要环节包括制订管理办法、聘请外籍教师、组织学生选课和课程教学、教学质量保障措施等,加强国际化课程研究,有助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  相似文献   

6.
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反全球化运动和逆全球化现象给长期以来以学生流动为特征的教育国际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地国际化成为补充传统教育国际化的一种新理念和模式。然而,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国际化人才培养功能和“去流动性”的在地国际化无法摆脱高等教育国际化目的国家化的工具理性的危机。因此,在地国际化需要新的流动模式。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学术承认以及质量保障,会导致在地国际化无法纳入民族国家和国际高等教育的生态系统之中,从而影响学生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因此,在地国际化需要新的实施路径。研究发现:在知识视角下,在地国际化本质上是知识生产和传播中心的建设,建立分散性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国际化新模式有助于在地国际化实现新的流动方式;将在地国际化与微证书项目相结合有助于建立学术承认和质量保障体系,以保障在地国际化的后续“流动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伊朗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在学生流动、科研合作等方面的数据,对伊朗高等教育国际化态势做出判断。研究发现,持续扩大学生流动规模、加强国际间科研合作、吸引侨民为国家服务、深化课程的国际化改革、以宗教教育为抓手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其国际化改革的主要特征。但伊朗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仍面临动荡不安的国内环境、缺乏严密的顶层设计、强烈的宗教色彩限制交流边界等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大学自产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国际化的内涵与灵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国际化的浪潮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师资力量、学生流动、学术交流、课程体系、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也存在着"虚假繁荣"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损伤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作为推动国际化的一股重要力量,它不仅改变着国际化的进程,而且也较好地促进了国际化的发展.为了有效应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欧盟颁布了一系列教育国际化政策.基于对欧盟相关政策文本的分析,发现其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具有如下特征:强调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世界维度”转向;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主体的多元化;加强国际化理念在课程中的融入力度;强化教师流动的有效性;重视学生国际间的流动.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而德国作为世界上较发达国家之一,研究其国际化能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因此,分析德国为促进本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实施的主要政策,对管理国际化的机构、资金支持、国际合作和学生流动4个指标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自2005年默克尔执政以来,为追求科学与研究的卓越性,扩大德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弘扬德意志文化,德国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包括扩大学生与学术人员的双向流动、加强国际合作研究、加强课程的国际化、建立高校海外伙伴联系等。德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出以下新的特征:国别策略有所调整;更加关注职业教育领域的国际化;第三方机构作用凸显;更加注重教育输出和输入的双向度发展;加强难民对德国高等教育的融入。  相似文献   

12.
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形势凸显了“在地国际化”的必要性,研究的推进急需国际视野及前沿坐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对“在地国际化”的概念内涵及语境差异、价值认知及其与跨境流动的关系、实践的理论与本土探索进展进行了述评。研究发现:对其与跨境流动关系的不同主张引发了学界对“在地国际化”概念内涵的认知分歧,对其价值的认知却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共识;如何使“在地国际化”与跨境流动相辅相成,协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成为研究的落脚点;“在地国际化”实践没有标准的模式,但存在一些基本要素。其中,国际化课程体系、教师的参与尤为关键,对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视成为明显特点。“在地国际化”实践探索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但本土理论的成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3.
《成人教育》2019,(8):88-93
为迎接全球化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荷兰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采用国际化的职业教育学分转换体系、营造"在地国际化"的多元学习环境、大力促进职业教育的跨国流动,走出了一条非常有特色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借鉴荷兰经验,我国应坚定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理念,构建具有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提高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坚持职业教育"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严峻挑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疫情加之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使中国留学生的学习问题备受关注.本土学习是一种大学应对疫情挑战的国际化新实践.本土学习高度依赖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政策、大学的国际化布局、合作基础和教育质量.就地消化模式、"飞地"模式、交换模式和分散模式是本土学习的主要形式.本土学习所实现的是知识要素的线上与线下流动,以"在线国际化"丰富了传统的大学国际化内容,也为中国大学解决国际学生的学习问题提供了参考.本土学习的质量、教育内涵和疫情后的发展趋势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观察.  相似文献   

15.
在地国际化作为学生流动计划的替代方案,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北欧,这一新兴教育理念对于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在地国际化的内涵嬗变进行系统梳理,提出在地国际化包括超越流动性的国际理解、国际化的课程、文化敏感的教与学、人员的在地跨文化交流等四大要素.在地国际化并非一个同质化的过程,而是在本土优势的基础之上,结合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以提升本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过程.在地国际化的实现亟须解决本土学生与国际学生间缺乏有意义的跨文化交流、英语作为国际教学语言导致的不公平现象、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不足、缺乏对学习成果的评估与比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一体化格局的逐步形成,教育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逐步加快,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变得日益频繁,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如何适应北京市努力实现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要求,如何满足外国学生接受国内优质教育和国内学生成长为国际化人才的社会需求?这是北京市各类学校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地国际化"虽然作为一个新术语备受关注,却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而是跨境流动"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本义的强调与回归.但它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的新阶段,不容忽视.中国要想通过"在地国际化"加速国际化人才培养,有必要从三个方面破旧立新:价值取向方面,破畸重流动性指标之"旧",立普惠性国际化之"新";责任归属方面,破特定部门负责之"旧",立全员参与之"新";实现路径方面,破碎片化国际课程之"旧",立体系化国际课程之"新".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当今各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进入21世纪后,印度高等教育在国家规划方面,设立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并开放本土高等教育市场;在大学建设方面,持续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并推动课程和科研国际化;在人才跨境流动方面,鼓励教师流动和学生流动;在海外竞争与合作方面,大力开设高校海外分校并与多个国家、国际组织和机构建立联系。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建设性的,印度在其国际化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境,如涉外办学举步维艰、大学国际声誉不高、优质人才流失仍然严重和国家教育主权受到侵害,等等。  相似文献   

19.
刘进  林松月  高媛 《教育研究》2021,42(10):112-121
为研判疫情对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影响,分析后疫情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更好地服务"十四五"国际化战略制定,对全球范围内21位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著名学者进行深入访谈.研究发现,后疫情时期,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包含四大新常态,即传统高等教育强国式微,后发国家入局国际化竞争成为新常态;保守势力抬头,区域国际化、在地国际化等模式创新成为新常态;国际化泡沫破裂,数字国际化等技术创新成为新常态;"西方化"、"美国化"、"英语化"松动,多极化发展成为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成为引导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中心理念,中国应积极推动构建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秩序体系、话语体系和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本土国际化:国外院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社会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朗,培养理解多元文化、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遂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过去,人们认为促进学生的跨国流动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如今,“本土国际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着眼于课程改革和课外活动开发,并通过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力图使所有学生(而不仅仅是一小部分出过国的学生)都具备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