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文聪 《科协论坛》2006,21(11):9-9
2006年9月12日下午,由重庆大学科协主席孙才新院士主持的第八次“重庆大学科学前沿论坛”在重庆大学举行。论坛特别邀请了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吴中福教授作关于“计算网格的科学前沿与技术发展”的引导主题报告。杨士中院士,重庆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通讯、自动化、电气、光电、机械、能源、材料、建筑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及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重庆大学科协委员,挂靠科技社团、青年教师协会、研究生科协、大学生科协代表以及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代表等共计60余人参加了论坛。市科协、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科技大学、重庆交通学院的代表到会进行了观摩。  相似文献   

2.
王远亮1955年7月9日出生于湖北省汉川县,1978年2月至1984年10月,进入成都工学院攻读天然高分子材料,师从著名高分子材料科学家徐僖院士和何先祺教授,获硕士学位,1984年10月成都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进行天然高分子研究。1986年6月进入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任室主任、讲师、副教授。1996年6月获得重庆大学生物工程研究院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生物流变学专家吴云鹏教授。1998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出访德国AachenTechniqueUniversity,进行应用生物物理学研究。1997年任重庆大学教授。1998年任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2004年任国家"985工程""生物流变学与基因调控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生物材料与仿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重庆高分子材料学会理事长,重庆生物材料及人工器官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生物材料及组织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李润方 重庆大学资深教授械传动国家,博士生导师。机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首批学术带头人。1957年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后即到重庆大学任教,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审专家组成员,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组成员、曾任四川省冶金设备及自动化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教学管理研究会理事长,天津大学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4.
李建华简介     
正李建华,1962年出生,四川营山县人。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198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光电精密仪器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自1983年  相似文献   

5.
景国勋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河南理工大学安全技术工程研究所所长。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毕业于焦作矿业学院采矿系并留校。1993年6月在焦作矿业学院获硕士学位,曾任采矿系教学、科研秘书,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1998年12月在西南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9年4月任资源与材料工程系(原采矿工程系)副主任,2000年8月在北京理工大学灾害预防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博士后研究出站工作,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3年3月起负责资源与材料系行政全面工作,2003年8月任资源与材料工程系主任,2005年5月起任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河南省第一层次重点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河南省安全生产专家,中国职业安全与健康协会理事,全国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矿业高等院校采矿、安全学科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煤炭学会通风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国际职业安全与人机工程杂志(JOSE)》编委,《安全与环境学报》编委,《科技导报》编委,《安全与环境工程》杂志编委,主要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李德毅院士,著名计算机工程和人工智能专家,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 1983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全军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总参人才队伍建设顾问、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专家组副组长,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国家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7.
刘洋 《今日科苑》2007,(19):60-60
康继昌,1930年出生于上海,1951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之际,抗美援朝战争烽火连天,正是"儒士思投笔,闺人欲负戈"的年代,21岁青春热血的康继昌以壮怀激烈的报国热情弃文从军,时任华东空军预科总队政治部宣教科见习干事。那一年多的军旅生活在康继昌的人生中涂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953年1月,康继昌被调往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担任助教。助教——讲师——研究生——副教授,17年如一日,脚踏实地,每一个脚印里都印满了康继昌的汗水。他的潜心研究与努力勤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与肯定。1958年起,康继昌开始从事航空机载计算机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任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机载计算机研制组以及武器控制教学组组长。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14,(2):20-22
正张煦,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35年考取清华庚款公费留美生,1940年获哈佛大学科学博士学位,同年秋回国。先后担任交通部重庆(璧山)技术训练所教授,重庆大学、金陵大学、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主讲无线电工程和长途电话工程。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交通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首任电子工程系主任、光纤技术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通信学会名誉理事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从事通信技术教  相似文献   

9.
浅谈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特殊性,结合近四年来在本学科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教学中可能会遇到的具体问题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0.
张宏科,1957年9月出生于山西省,1988年获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工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博士学位;1993年为北方交通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1994年博士后出站留校担任教学与科研工作至今。现为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1.
刘发贵,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间件研究中心主任、华南理工大学-香港大学联合实验室主任、IBM技术中心副主任。  相似文献   

12.
刘发贵,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间件研究中心主任、华南理工大学一香港大学联合实验室主任、BM技术中心副主任.  相似文献   

13.
张汗斌 《科教文汇》2013,(27):61-62
在全目制高校计算机教育体系中,根据各专业能力的要求,多层次的计算机教育课程在各专业中得以实行。这一教学平台主要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一系列的教育因素而构建,通过各科计算机技术课程来满足学生实际需求,能够适应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本文将对这一平台进行分析,探讨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式,来解决多层次计算机教育教学平台的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在全日制高校计算机教育体系中,根据各专业能力的要求,多层次的计算机教育课程在各专业中得以实行。这一教学平台主要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一系列的教育因素而构建,通过各科计算机技术课程来满足学生实际需求,能够适应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本文将对这一平台进行分析,探讨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式,来解决多层次计算机教育教学平台的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近日,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重庆大学产业研究院专家一行莅内考察调研,就进一步深化内江市与重庆大学的合作进行交流座谈。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付大为陪同调研。重庆大学专家组一行先后调研参观了川威集团、白塔集团、威玻集团和东工水电设备有限公司,每到一处专家教授都深入车间详细了解企业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人》2005,(8):40-40
张嗣伟,中国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英国《International Tribology》杂志国际顾问编委会委员,《润滑与密封》杂志编委会副主任,《MPetroleum Science》杂志编委会副主任:曾任石油大学(北京)校长.石油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和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以及第二、三,四届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和北京石油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及计算机的大量普及,很多中学配备了微机室、专用多媒体教室,建立网管中心,无疑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打下了硬件基础。如何认识CAI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浅谈《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及信息学教育已成为高校实行素质教育的实质性举措,如何在现代教育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本文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四点提高《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教学水平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做好对职高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思考,对于提升职高计算机课程教学水平,实现职高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先对影响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之后对提升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提升职高计算机课程教学水平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是利用设计好的课件进行教学,恰当使用的图形、图像和声音,逼真的动画、影片短片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消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当前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际使用和效果上,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就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现状,谈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