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水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天水充分发挥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随着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天水市旅游发展也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文章在分析天水旅游资源及区位优势的基础上,运用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背景,结合《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和《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分方案》,试图对天水旅游空间布局规划提出初步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2.
实现南宁旅游业的新发展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好南宁市旅游资源,利国利民,大有可为。南宁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具有优势但也存在发展的障碍。对实现南宁市旅游业新发展的思路和重点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发展南宁市旅游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海南成为全域旅游示范省为研究背景,以海南海洋体育旅游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与实地考察法对体育旅游、全域旅游的内涵和海南省海洋体育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海洋体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休闲、民俗、赛事、探险型等海洋体育旅游资源,品种较为多样,开发具有较大潜力,但存在着开发与宣传力度不够,物质基础设施不足,品牌项目还不十分突出等问题;因此,应借助海南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省的形象,发挥社会与政府作用,完善海洋体育旅游的物质基础设施,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海南海洋体育旅游"点、线、面"一体化建设,为海南海洋体育旅游圈的布局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4.
海南热带旅游资源中的海洋旅游资源独具特色,适合开发海钓休闲运动产业。发展休闲海钓业,能带动旅游酒店业、娱乐业、钓船钓具业等相关行业发展。有利于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促进渔民转产转业,提高渔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保护滨海旅游资源。分析发展海钓业对相关利益群体的影响,建议海南通过建立海钓管理制度、完善配套设施、与旅游业联合开发、通过赛事扩大宣传并加强环境资源保护,进行海钓业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一直是海南经济建设中的支柱产业,而多年来海南省的旅游业发展一直是以传统的观光式旅游和气候型旅游为主,2009年国务院在《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知道、绿色知道、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国家提出建设海南岛的战略目标,这将为海南岛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保护和传承海南特有的黎族音乐文化,并将其融入到国际旅游到的建设当中是我们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时代发展,科学指导旅游实践,中国出台了新国标《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基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以新国标来重新审视既存旅游资源成为一项重要工作。以广西巴马为实证,依据新国标对其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化分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评价,对巴马旅游资源进行更为合理的规划、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旅游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是鄂尔多斯旅游发展模式作用的结果。其体制转变、管理创新、规划先行、目标引领、文化为魂等思想与实践,为旅游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旅游产业发展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模式,民族文化与旅游业深度结合的产品开发模式,旅游业与社会经济全面融合的产业运行模式,规划先行、块状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布局模式,本土企业+产业链式的企业发展模式,旅游营销与人才建设的合作共赢模式等共同构成了"鄂尔多斯旅游发展模式"。"鄂尔多斯旅游发展模式"是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对经济崛起的民族地区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汉中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然而,汉中旅游经济总量和质量都不尽如人意,如何把旅游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汉中旅游资源比较优势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制约汉中旅游业优势转化的因素,提出了转变开发观念、提高开发效率、实现“三权分离”和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思路,以期对汉中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河南是旅游资源大省。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河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使旅游资源优势真正转变为经济优势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当前旅游市场的需求规律和河南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条发展旅游的新思路,就是充分利用河南的优势旅游资源开发中国乃至世界所独有的特色旅游产品———拳、古、戏、根、红、花。  相似文献   

10.
乡土文化作为一个地区土生土长的物质或非物质民间文化,在乡村旅游中具有重要价值。分析海南乡土文化资源在乡村旅游业中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建议从展示乡土文化精华,营造鲜明乡村印象;植入非物质文化,丰富乡村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提高产品教育性,注重开发参与性和知识性旅游生态产品等方面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促进海南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购"的需求弹性最大,旅游购物收入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成熟度。长白山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旅游商品的开发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旅游收入有限,发展潜力巨大。为促进长白山景区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必须充分有效利用长白山各种资源,开发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成为长白山景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国家级贫困县汝城县,生态环境宜人,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尚浅。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汝城旅游资源进行调查与分类,并分别运用“三三六”评价法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对汝城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总结出汝城旅游资源的类型、品质、等级和特点,为汝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随着"宗教旅游业"的全国盛行,佛教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发展开来。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河南省佛教旅游文化资源,分析了发展佛教文化旅游的优势,继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以期对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促使河南旅游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成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旅游是一个新兴名词,在其发展过程中首先应明确概念,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生态旅游的精髓与特点。海南是个旅游大省,旅游业是海南的支柱产业。为了保证海南旅游业实现可持续的高速发展,本文对海南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开发过程进行了充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过程中“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明确了旅游业为海南省聚焦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战略定位势必对海南省旅游业人才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但当下海南省旅游业人才短板对行业发展掣肘日益凸显。通过调研海南旅游业人才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业忠诚度、流动性等内容,发现旅游业存在入职门槛低、结构失衡、职业认可度低、供给困难等现实情况,并对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海南自由贸易港旅游业人才需求为高水平服务技能人才、高素养复合型管理人才、智慧旅游创新型人才和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引起了旅游行业的“大地震”,《该》对旅游者、管理者、经营者、从业者提出了规范性和强制性要求,这就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要整合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开发实训空间,拓展社会服务,培养高素质旅游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的今天,体育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一种重要旅游类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对民族体育旅游业发展的认识,将深刻影响旅游业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总体发展,影响其产业的地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探讨旅游业发展趋势入手,结合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论证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阐明了开发民族体育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从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文物古迹旅游资源、革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观光农业旅游资源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等方面分析了河西旅游资源的特点。从进行旅游整体规划、加大旅游业开发投入和宣传力度、发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强旅游业专门人才培养、加强旅游业开发中的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六个方面提出了河西旅游业开发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战略开启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征程。海南旅游外语人才匮乏,低水平和不完善的语言文化形象阻碍了海南旅游业的发展。一个面向学生、行企业职工及全民的旅游外语自主学习平台,能为学习者提供网络学习环境,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相似文献   

20.
大连市实施奥运旅游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岩 《大连大学学报》2003,24(1):99-100
北京"申奥"成功,为大连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大连市将发展奥运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结合大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把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开发适路旅游产品以及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作为我市实施奥运旅游战略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