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感恩是在我国备受推崇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因,是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品质。通过提升青少年的感恩意识,培育青少年的感恩之心,强化青少年的感恩行动,引导青少年学会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教师和感恩社会,树立新型的孝道文化、尊师文化和爱国文化。  相似文献   

2.
感恩体现了个体对于施患者的感激情感和相应的反应倾向。部分青少年较少感恩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养育偏离了青少年的自身本真需要、青少年对家长和教师教育动机的误读和家长与教师本身过于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感恩是营造和谐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基础,家长和教师应避免对青少年的过度操控,为他们的成长留下足够的自由空间,避免急功近利的态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感恩教育是当前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一个热点。探讨了对青少年有效的感恩教育路径:家庭教育的引导是感恩教育的前提,社会环境的熏陶是感恩教育的关键,学校教育的培养是感恩教育的核心,青少年的自我修养是感恩教育的落脚点。提出应当构建家庭、社会、学校相互融合、渗透的感恩教育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切实提高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李加坤 《学苑教育》2012,(24):26-27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感恩教育,对传承美德,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开展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感恩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格,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处于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时期,由于青少年心理的不成熟,很容易冲动以及受外界不良风气之影响,极易造成感恩意识的淡薄,这是影响青少年感恩心理的内因,在主体意识之中起着主导作用;社会、家庭及学校等外因也会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内化为感恩主体的感恩驱动力。这内外两种因素共同影响着青少年的感恩心理。针对这些特点采取途径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感恩教育历史悠久。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感恩教育却逐渐被边缘化,导致很多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感恩教育属于道德教育的重要范畴,探讨青少年感恩教育现状及成因,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对提升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青少年情感和归属需要的重要手段。然而青少年感恩教育却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如缺乏科学理论指导、责任主体不明确、缺乏有效评价机制、缺乏社会舆论支持等。应该通过提高对感恩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双管齐下开展感恩教育、借鉴国外教育经验、营造良好教育氛围等途径来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8.
面对道德滑坡、社会公信尽失现象,构筑道德堤坝,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当今社会,青少年感恩意识淡化是不争的事实,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忧虑。本文深入分析青少年感恩意识淡薄的深层原因,从经济、文化、教育现状提出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的践行策略。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积极情绪,感恩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今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感恩现状并不乐观。通过对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提出青少年感恩意识培养的途径,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0.
感恩教育历史悠久.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感恩教育却逐渐被边缘化,导致很多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感恩教育属于道德教育的重要范畴,探讨青少年感恩教育现状及成因,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对提升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大力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青少年中出现了一些不知感恩的现象。在对青少年的感恩教育中,历史课程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以历史课堂教学为主的同时,抓住谦外等假期时间,对感恩教育进行拓展,已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感恩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子,也是和谐社会的“黏合剂”,感恩教育因其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和独特功能,越来越成为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时下,在青年回馈社会意识日益淡薄的背景下,我们从和谐社会的视角现照感恩教育,深刻剖析感恩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归因,积极探寻实施感恩教育的对策途径,对于德育目标的实现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感恩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直面的课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感恩教育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人的生命以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丛飞事件中部分大学生的冷漠表现、缺乏感恩心入手,进而提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增加感恩教育,并就如何开展感恩教育进行了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14.
符号消费是指消费者在关注商品使用价值的同时,将更多的消费目的放在商品特定符号价值上的一种消费行为方式。它易使青少年安于享乐而迷失人生价值观,追逐自我而异化人际价值观,崇尚消费而消解社会价值观。学校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主体应在反思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化解符号消费对青少年价值观消极影响的教育策略:应该对青少年进行人生信仰教育,提升青少年的精神修养;将社会、环境问题引入教育实践,增强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将媒介素质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培养青少年鉴别符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感恩意识是近年来社会舆论中谈论比较多的一个内容,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问题也时时引起社会议论。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对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对和谐的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构建,都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有自己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部分当代青少年的感恩意识呈现出淡薄的趋势。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对感恩教育内涵的分析,并以湖南卫视播出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栏目《变形记》为例,分析了当代青少年的感恩教育现状,并从多维探讨了加强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Young people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who go to residential special schools and colleges are highly vulnerable, often living a long way from home. Transition towards adulthood – from school to college, or college and beyond – requires careful planning and support for both young people and their families. Despite national policy and guidance in this area,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young people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out-of-area placements are being failed in terms of transition education and face huge uncertainty and very limited choices. David Abbott and Pauline Heslop, both Senior Research Fellows at the Norah Fry Research Centre based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stol, set out,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Home Farm Trust, to examine transitions for young people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who attend out-of-county residential special schools and colleges. Drawing on empirical research with 15 young people, their families, and the professionals that support them, they outline in this article the main barriers to effective transition planning. They suggest that a lot more focus on planning and commitment to good outcomes is required to ensure that this group of young people have similar life chances to their non-disabled peers.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analyses what motivates older people to attend ‘day centres’ in Malta and what they believe that they derive from young people who carry out their placements at these day ‘centres’ These young people, who are aged 16–17, attend a vocational college in Malta and are studying health and social care. The study is based 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and employs the usage of focus groups. The main findings are that the elderly see the students as helping them on an emotional level by giving them encouragement, and on a practical level, by offering them insights that help them in modern-day life.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泸州市报恩塔建于绍兴十八年(1148年)。塔坐西向东,砖石结构,重檐七级楼阁式。塔平面八角形,107级踏道经塔心盘旋至顶。塔内有许多的深雕石刻造像,人物线条流畅,保存完整,为泸南安抚使冯楫为报母恩而建。报恩塔深刻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不仅具有传承佛教文化,弘扬"孝"文化的功能,还具有保护景观和丰富日常生活的功能。如今通过对其进行包装,可以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使其成为泸州的名胜景观,提升旅游景点品位,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一个人品德形成的重要基础。感恩文化有三个思想来源:孝道、和合、礼仪;传统感恩特征是直报、管理实践和祭祀活动;感恩研究涉及社会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诸多领域,进行感恩的有关机制研究和量性分析或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