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人教版新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三册选有宋代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其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历来被视为描写扬州的名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评论家对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小序的不同评价入手,通过一个核心情境任务的设计,带领学生初读文本,从小序与词作正文的重复处出发;进一步赏读诗作,欣赏作为叙事抒情小品的小序;最后进行思辨研读,考量小序和词作正文的互文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词小序“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教版2000年12月第2版)注曰:“[《黍离》]《诗经·王风》中的篇名,首句是‘彼黍离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悲叹宫室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  相似文献   

4.
新版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三册第12课是姜夔的词《扬州慢》,词的小序中有“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一语。课下注释说古人常用“禾黍”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笔者认为此处的“禾黍”是对“黍离”典故的误用。  相似文献   

5.
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首开以一座城市为抒情对象的先河,以往的教学大多通过诗歌的景物描写,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战争摧残下的今昔之感,这样的教学往往忽视这首词在题材方面的创新。笔者通过设置真实有效的情境任务,从风物、声景入手,引导学生走出诗画同质的思维定式,明确诗画异质理论在诗歌教学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第2期发表了卞幼平老师《“二十四桥”实为一桥》一文。卞文认为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扬州慢·淮左名都》关于“二十四桥”的注解是错误的 ,认为将“二十四桥”解释为“二十四座桥” ,“无论从唐代扬州的实际 ,还是从姜夔词意来看 ,都是值得商榷的。”卞老师为了证明“二十四桥实为一桥” ,首先举证 :“仔细翻检唐代诗文 ,发现除杜牧和韦庄的‘二十四桥空寂寂 ,绿杨摧折旧官河’(《过扬州》)两句外 ,在其他诗文中再也找不到二十四桥的踪迹。”接着 ,卞老师将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补笔谈》中关于唐…  相似文献   

7.
8.
苏轼名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用词、断句及思想向有争议,其中“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了”字究竟缀上抑或领下,千古以来虽聚讼无休,然据今人考证,已渐趋一致:即为缀上。此已见于中学教材、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学作品选》和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及通行古诗词选本的断句法。  相似文献   

9.
新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选录了《诗经·邶风·静女》,对“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解释为:“赠我牧场白茅草,美妙异常放光华。”并且注释“洵”字为“诚然,实在”之意。此注表面看来似乎没有疑义。关于“洵”字注释,最早当属东汉郑玄之笺:“洵,信也。”后人笃信郑玄这一说法。现今几乎所有《诗经》注本,像《辞海》、《辞源》等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第二册《汨罗行》课后思考和练习二第1题:说说“濯缨桥”“独醒亭”这两处风景得名的由来,从中体会屈原的人格精神。《教参》作如下分析:濯缨桥,因“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得名……表现了诗人不与浊世同流合污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11.
12.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天气陛下》一文中有“匹马力”一词,笔者认为应将“匹”字去掉,改成“马力”为好。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第三册对《扬州慢》中“都在空城”的“都”字没有作注,致使不少学生心存困惑。  相似文献   

14.
周处是西晋有名的大将,他为人强直,后来战死在与氐人的作战中。周处武双全,还有《默语》《吴书》《风土记》等,其中《风土记》传至今日。周处的名声还不止于这些,更主要的是他有一段杀虎斩蛟、浪子回头、改过自新的故事。故事中记他为了改过自新而人吴找名士陆机、陆云兄弟从师求学,最后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这件事,许多人以为是真实的,例如《辞源》周处条,其实是不可能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第四册《就是那一只蟋蟀》一诗中.流沙河暗引了宋代姜夔《齐天乐·蟋蟀》中的“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句。课本只对“呼灯篱落”一语作了出处的简注,句意作何解,需寻波探源,作进一步查阅、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吕氏春秋·察今》开篇三个分句,高中语文的编注者将其处理成两个句子:第一分句为疑问句,末尾用问号;第二、三分句为一并列复句,分别用逗号和句号。由此就出现了第二分句“非不贤也”这一句的主语是“谁”的问题。课文的编注者认为“非不贤也”的主语  相似文献   

18.
“繁漪”姓什么?这个奇怪的问题因高中第四册《雷雨》一课的奇怪注释而产生。注释①中说 :“一天 ,侍萍从济南回来探望儿女 ,被太太繁(fn)漪找到周公馆 ,才发觉女儿的主人就是周朴园。”这里“繁”字被郑重其事地注了音。难道此字还有其它读音不成?翻检字典 ,果然发现它还可念作 p幃 ,只作姓。原来 ,编者用心良苦 ,意在告诉人们此人名叫“繁(fn)漪” ,而不是姓“繁(p幃)”名“漪”。那么 ,她姓什么呢?大凡看过《雷雨》全剧的人都知道此人姓“周” ,因为“登场人物”中明白地写着。如此说来 ,编者只需加上“周”字 ,便可…  相似文献   

19.
20.
宋词用典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发明,情态毕现,驱遣自如,不见痕迹;用事而不为事所用,委曲深致,言简意赅。姜夔便是用典的高手,下面以《扬州慢》为例,作简要分析。1.序①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维扬即为扬州,《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后人截取“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