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初中教育改革的意义与目标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说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那么,初中教育到底薄弱在什么地方?笔者认为,初中教育的薄弱不在于它的校舍,也不完全在于它的师资,而在于它是用单一的教育结构、单  相似文献   

2.
经济欠发达地区改造薄弱学校策略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据调查,“目前,大部分城市的薄弱学校在 20%— 30%之间,有的甚至达到 40%”①在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所占比例还更大。“所谓薄弱学校,指的是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相对薄弱。”②它的主要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办学条件在本地区 (域 )属下游   办学条件是判断薄弱学校的重要方面。所谓办学条件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校园建设及教辅设施,另一个是师资的配备。以上饶市信州区薄弱初中为例,城区薄弱初中办学规模小,人均面积少,缺少必要的运动场地和设施,校园陈旧,实验…  相似文献   

3.
什么样的学校是薄弱学饺?有些同志曾有过片面的认识。一些学校的同志,当教育行政部门对一些薄弱学校要采取某种倾斜政策的时候,常常称自已是薄弱学校;当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学校进行评估验收、评选先进的时候,他们又常常不承认自己是薄弱学校。而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的同志和社会人士,又常常以学校升学率高低为标准,把一些升学率低的学校称为薄弱学校。这些认识都不全面。我们认为:所谓薄弱学校,是指那些办学条件比较差、学校管理比较弱、教学质量比较低、社会声誉不够好、与其他学校有较大差距而未被社会认可的学校。根据这种认识,我区于1985年在对全区38所中学和74所小学进行了合格学校验收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把12所学校定为薄弱初中,把8所小学定为薄弱小学,分别占当年初中和小学总数的31%和11%。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的目的努力办好初中,特别是薄弱初中,是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普通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满足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重点课题。一九八七年末,上海市召开了普教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规划会议,由南市区和闸北区分别承担的“薄弱初中的综合治理”课题,被上海市教育局正式列入“七五”期间第一批重点课题范围。通过多次论证,确认这个课题的基本任务在于:一方面通过广泛的群众性的实践研究,将“薄弱初中”治理成为  相似文献   

5.
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制度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之一,其实质在于分校择优录取。不同于以往的统一择优录取,它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公平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公平。它的产生具有一定合理性,能完整表达准公共物品的属性,体现普通高中作为准公共物品的公共性;能深刻反映教育公平的内涵,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优质初中与薄弱初中学生"同分不同命"、指标生是否会影响优质高中升学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有人用"铜头、铁腿、豆腐腰"形容现今的高中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初中教育被认为是基础教育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但我们认为,初中教育整体薄弱,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薄弱意味着我们有创造的空间,薄弱迫使我们寻求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加强薄弱初中是城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剖析形成薄弱初中的主要原因:生源相对较差,部分小学质量不高,社会文化环境因素,领导班子相对薄弱,教师队伍不稳。进而,提出加强薄弱初中的六条对策:转变观念,帮助薄弱学校;齐抓共管,列入目标责任;配好校长,形成领导核心;抓住关键,依靠全体教师;全程管理,把牢教育环节;突破难点,改革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昆山县地处江南水乡,解放30多年来,基本上是单一的农业经济。经济基础的薄弱,造成了教育事业的落后,而学龄儿童和少年入学后大量流生,则是教育事业落后的一个重要表现。据1980年3月统计,全县初中流生2879人,占在籍学生总数的14%,数量之大,比例之高,达到了惊人的程度。然而,就是这个昆山县,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初中、小学的年巩固率均已超过原省教育厅规定的标准,居全苏州市各县之首。据1986年9月份统计,初中流生247人,占在籍学生总数的1.28%。他们的经验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南京高考之痛不在于教师"走穴"、不在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而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释;在于管理者的"越位"与管理的"缺位";在于小学、初中与高中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初中教育的弱化.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教育的形势、目标与指导思想近几年来,我国的初中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初中稳步发展,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逐年上升,1985年是68%,到1992年上升到79.7%,京、津、沪等不少大中城市和部分富裕农村,已普及了初中教育;在发展初中的事业中,重视了师范教育的优先发展,师资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初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已由1978年不到10%逐步上升到1992年的55%,如果加上教师专业合格证书考核合格的,可达62—63%,而且学历合格将以年递增3.5%的速度上升,具有发展的后劲;学校布局相对集中、日趋合理,办学物质条件明显改善;重视加强薄弱初中建设,多数薄弱初中的面貌有明显改变;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初中生的全科考试合格率已由“文革”后最初几年的30%左右,上升到1992年的56.88%,初中生流失率则由1987年的6.1%,下降到1991年的5.84%。但是,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以在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提高劳  相似文献   

11.
再谈薄弱学校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弱学校问题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它不是由单一因素形成的,而是由教育不均衡发展政策造成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义务教育统一目标下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分级办学管理体制下所产生的投资差异、公民的教育投资意识导致校际差距加大、教育评价制度的缺失以及薄弱学校自身的原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薄弱初中集中在乡镇,其薄弱是全面的。“普九”后,这些学校的“硬件”设施已大为改观,但“软件”方面存在的问题还不少。薄弱初中学生学业基础差,师资力量弱。教学开展不科学,缺乏教学艺术,教研薄弱,学校管理水平低。学校薄弱,表现诸多,最终都集中反映在教学质量低劣上。教学质量差,导致学生就学不积极,失学严重。一、乡镇薄弱初中的成因薄弱初中生源质量问题的实质是特定教学质量标准下学生学业基础差,而不是绝对的“孺子不可教”或者“朽木不可雕”。面对一批确定的人,教育思想是起决定作用的。是按照一个模式把他们全都培养成符合某一固…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是一项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它集理论学习、专题研究、实践探索于一体。因为改革本身是创新 ,找不到现成的做法 ,即便有 ,也是不完善的 ,一切要靠我们自己去探索和创造。可农村薄弱乡中大都由于办学经费欠缺、师资队伍薄弱、生源基础差、教育信息较为闭塞等原因 ,传统教育积弊较厚。且办学条件与城区中学差距日益扩大 ,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教学质量不高。现状表明 ,课改是农村初中顺应时代潮流完成基础教育目标的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 ,也是农村初中谋求发展的唯一出路 ,也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办出特色 ,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不课改 ,农…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教委:加强薄弱初中建设,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实行初中入学办法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初中发展不平衡,存在着较多的薄弱初中。分配到薄弱初中的学生不安定,家长有怨气,直接影响到改革的顺利实施。 为改变薄弱初中,提高初中的整体办学水平,我们采取了如下做法: 首先是各级政府重视加强初中建设,把改变薄弱初中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把初中建设的工作目标列入省、地(市)、县、乡及企业办学部门的工作目标之中,在全省形成了各级政府抓薄弱初中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教育局发布《2013年广州市中小学招生考试工作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今年中考全市优质高中拿出30%的学位,分配到全市初中.广州市的这一教育新政激起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社会反响:赞者,视其为破解择校难题的利器;抨者,认为英可能酿造"同分不同命"的苦果.(2月8日《人民日报》). 在传统的统考统招政策下,一些初中学校特别是薄弱初中常常出现全校没有一个毕业生能考上重点高中的情况,这显然对薄弱初中的学生不公平.而将优质高中的招生名额按比例对口下放到初中学校,则又会导致优质初中与薄弱初中毕业生"同分不同命"的情况发生,这显然对优质初中的学生不利.  相似文献   

16.
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初中的教学工作是初中教育的中心环节,因此,加强初中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但现实告诉我们,农村初中教学工作却十分薄弱,教学质量很不令人满意。下面就农村初中教质量问题作些初步的分析,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当前初中择校仍是大问题,主要原因是义务教育资源不足、配置不均衡,导致老百姓只能被动选择学校。从初中择校的各种表现可以看出,目前存在两种择校现象:一种是由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所引发的,属于被动择校,只有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之后才可能消失;另一种则是老百姓自主选择教育的行为,是老百姓行使教育选择权的必然结果。要从根本上治理择校,就必须“消灭”薄弱学校,下大力气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初中德育教育十分关键,尤其是薄弱学校,为了培养更多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如今的初中教育有必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将德育教育纳入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中。初中德育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两个方面,其中道德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它能够帮助人们识别是非善恶以及树立强大的内心和自我。德育是初中教育的工作核心,它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那么作为班主任究竟该如何展开初中德育教育呢?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相似文献   

19.
百年学制检视表明:发生在清末民初时期的初中教育,因为学制着眼点在创建或探索,且初中教育涵括在整个中学教育"三三"分段之中,所以学制对初中教育的影响并不显著,初中发展的薄弱未显端倪;发生在建国之初到文革结束时期的初中教育,因为学制着眼点在与国家不同历史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任务相匹配,所以多变、缩短且混乱的学制对初中教育开始产生一些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初中发展的薄弱初显端倪;发生在改革开放到现阶段的初中教育,因为学制着眼点一方面探求如何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另一方面又有意无意掩盖了学制的其他诸多问题,致使涵括在基础教育之中的初中发展开始呈现薄弱走势。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中的初中教育,因其两头不靠容易被人忽略而在整个基础教育序列中形成了“薄弱初中”这一状态。“薄弱初中”在今天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各地方已把改造“薄弱初中”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这无疑是件可喜的事情。然而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