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宝贵经验     
九大核心经验 (一)突出“奥运争光”战略,坚持“以奥运统领亚运、以奥运带动全运”,努力提高奥运争光能力,加快建设竞技体育强省。(二)遵循竞技体育6.8年备战周期规律,加强全省竞技体育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推进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我国两期“奥运争光计划”的出台动因、目标措施、历史功绩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奥运争光计划”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保持了我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的成绩持续增长、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为将社会公益金注入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了较充分的理由、增强了国民的民族认同感4个方面。“奥运争光计划”在颁布和实施过程中也助长了“奥运战略”向“金牌战略”的蜕变,催生了竞技体育发展中狭隘的“金牌主义”,阻碍了竞技体育自身“造血”机制的形成。从发挥竞技体育本身应有的社会价值来说,“奥运争光计划”在实施中还需要新思路,即坚定不移地走社会化发展之路,让俱乐部为国家队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国家体育发展战略中“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影响协调发展的若干矛盾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竞技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正处于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期,既要完成本世纪末的奥运争光计划,又要为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竞技体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的竞技体育就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走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该战略从空间层次来看,有宏观的整个国家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中观的重点项群发展战略。为使中国竞技体育有序、高效、健康发展,就中国竞技体育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个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奥运争光计划科技工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基本目的和任务 为促进奥运争光计划顺利实施,充分发挥科技对竞技体育的支持、保证作用,落实奥运争光计划对科技工作提出的各项任务,特制定奥运争光计划科技工程(以下简称科技工程)。 科技工程以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奥运争光计划这个中心,对我国竞技体育科技到本世纪末6年中的发展方向、任务、重点和具体措施进行系统的筹划,充分有效地运用多学科的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促进我国竞技体育高效、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略论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介绍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概况的前提下,探讨了国内体育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战略背景,并对其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就业、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为我国确立体育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建议把体育产业的发展纳入战略的高度,与“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并驱齐驾,加速体育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阐述了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出台的背景及发展目标,分析了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实施的现状。研究认为经费短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匮乏,全运会与奥运会项目设置的矛盾及竞技体育中科技含量较低等是影响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实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体育哲学学科建设首要问题是人才培养;填补体育管理哲学研究空白;开展体育系统哲学问题的研究:把体育战略研究纳入哲学问题;开阔视野,面对当代大体育出现的全球性问题和中国体育实施"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项工程计划提出的各种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奥运争光计划》中的奥运战略与全运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归纳等方法,对目前有广泛争议的我国奥运战略与全运战略实施概况进行分析研究,剖析了两者间的冲突与协调因素,指出协调好奥运战略与全运战略的关系是我国成功实施《奥运争光计划》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竞技体育崛起是实施奥运争光战略的结果.我国在实施奥运争光战略中根据国情、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和层次,确定了发展战略重点任务.竞技体育发展战略重点任务是从以提高为重点、协调发展,到缩短战线、保证重点再到稳定优势,开发潜优势逐渐发展起来的.研究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重点任务,对后奥运时期竞技体育发展战略选择,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田径运动职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田径运动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阐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和国际竞技体育的商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趋势,是促使我国田径运动职业化的必然。提出业余体育、专业体育和职业体育并存是“奥运争光计划”和我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针对我国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提出田径运动职业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专业运动团队运作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专业运动团队是我国竞技体育组织的基本单位,肩负着奥运争光的重任。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将运动团队运作机制归纳为管理——整合机制、动力——激励机制和制胜力——打造机制3个方面,并分别分析了各自的主要特征、关联因素及作用过程和原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奥运争光类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文云 《体育科学》2006,26(12):77-84
从经济学有效供给的视角出发,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把竞技体育看作一种社会生产活动,并通过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产出能满足社会各方面需要的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过程;提出奥运争光类竞技体育服务产品有效供给的概念,分析实现竞技体育服务产品有效供给的3种主体的运作机理;重点分析我国奥运争光类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社会结构变迁与体育发展走向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运用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基本理论 ,以现代社会发展为背景 ,以社会结构的演进过程与体育发展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内容。研究结果认为 ,随着现代社会结构的变迁已形成多元化的体育价值观体系 ;现代社会结构的变化对体育产业和人们的体育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以“奥运争光计划”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和以发展体育人口的大众体育的协调发展 ,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力 ,促进社会文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体育科技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体育科技体制改革、体育科技成果贡献、体育科技服务、体育科技资源及创新激励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体育科技服务要围绕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需要进行创新;2)体育科技创新激励如何解决个人创造与组织创造的机制冲突;3)如何构建体育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体系;4)解决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中各创新要素缺乏“联动”的瓶颈突破口在于如何重新构架体育科技体制和调整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体育运动学校田径项目办学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了研究 ,结果提示 :我国体校教练员仅注重于把向上一级输送和成为国内优秀运动员作为后备人才培养的目标 ,没有把后备人才培养与奥运争光战略结合起来 ;以世界大赛前 8名作为成材标准 ,我国田径项目后备人才的成材率仅为 3.4 4‰ ;路径分析表明 ,我国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竞技效益主要只体现于国内比赛 ,而不是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  相似文献   

17.
于军  曹军 《中国体育科技》2006,42(4):111-115
通过对十运会成绩与我国在第27、28届奥运会上的比赛结果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分析我国目前的竞技体育实力现状:传统优势项目得到巩固,潜优势项目实现突破,同时也呈现出项目发展不平衡、高水平后备人才缺乏及科学化训练程度不高等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问题。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坚持与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加强后备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建立训练、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反兴奋剂力度,在调整项目结构、完善项目布局的同时,突出女子项目和“119工程”项目的重点发展是我国竞技体育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突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对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尤为深远。本文从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将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消除消极影响的措施,为我国通过承办2008年奥运会促进我国竞技体育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的内涵及发展的契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西方体育标志)在全球化过程中,在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影响下,呈现出文化的单一化倾向,这种文化的单一化倾向威胁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的思想无疑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及不同文化共存提供了思想源泉,并以此为契机,实现我们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0.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与奥运战略协调发展的思路,提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战略是:做好招生选材工作,重视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教练队伍建设;加强项目布局的合理性;加强运动训练的科研服务;加快走体育社会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