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寻玉辉 《中国德育》2007,2(5):80-81
赏识教育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学生学会赏识他人,二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赏识。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善用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  相似文献   

2.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赏识教育中教师应做到“三多”:多尊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多期待,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把学生当人.献出仁爱之心。  相似文献   

3.
和谐的班级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学会宽容、学会尊重和学会赏识。  相似文献   

4.
和谐的班级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学会宽容、学会尊重和学会赏识.  相似文献   

5.
王惠莉 《现代教学》2013,(12):47-48
相对传统教育对孩子吝于肯定、褒奖,新课程改革倡导尊重、赏识,这对于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无疑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何夸”“怎样夸”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向上的欲望,确实是值得研究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所谓赏识教育是教育者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以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为前提,以信任、真爱、激励为基础.通过对受教育者的赏识和赞扬.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发展其潜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实现自我欣赏、自我定展的一种教育方式。但是,由于在教育实践中,一些教育者滥用赏识教育,因而也存在着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负面影响,如有碍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有碍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求知欲,  相似文献   

7.
杨兵 《甘肃教育》2007,(10X):13-13
新课程强调尊重、赏识学生,其实质是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应该说新课程倡导尊重、赏识,这对于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无疑是很有必要的。可是,如何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尊重”的意识?结合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8.
许多教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产生了较多的困惑,虽然问题学生在班级中占极少数,但他们对自己和其他同学造成的负面影响却不小。教师应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找出问题学生的症结,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应通过赏识教育,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相似文献   

9.
张伯荣 《考试周刊》2013,(79):181-182
<正>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采用赏识式的评价。所谓赏识教育,是一种最常用的、正面的激励教育方式,也是比较有效的激励方式。心理学认为:正确运用赏识与激励,可以激发人积极的精神情感,促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增强上进心。后进生在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年级、每一个班都或多或少存在。所谓后进生,是指在思想品德上距离教育目标较远,在  相似文献   

10.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学生有上进心,就学有动力。学生的上进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和环境中形成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即学校教育,教育目标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都获得成功,对学困生,我们更要倾注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宾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高职大学生群体的现状特点包括:以自我为中心、认识偏颇、心理素质差、思想涣散以及缺乏上进心。赏识教育是一种充分尊重生命、关爱人性、发展人格,用欣赏的态度认可,以期实现行之有效、对学生鼓励的教育。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因此,高职学生更需要赏识教育:专业赏识,守住课堂教育的领地;行动赏识,突出校园文化的魅力;差别赏识,心理健康教育为引领;定位赏识,打造因势利导的氛围;鉴评赏识,发挥引导管理的功效;期望赏识,运用激励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湖北省"课内比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很多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从中脱颖而出,得到专家、同行的认可和赞许,也有的课堂看似讨论热烈,学生参与度很高,但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存在一些误区,笔者想结合对新课程的理解,谈谈一些看法。1.提问随意化,表扬形式化。新课程倡导师生互动、尊重、赏识学生,这对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无疑是很必要的。但是有些教师认为多提问就是师生互动,不管问题的性质、难度、有无意义,甚至漫无边际地提问,弄得学生不知从何答起,造成理解的错误。为强调对学生的尊重与赏识,不少教师  相似文献   

14.
刚入学的孩子天真烂漫,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是由于年龄小,正在成长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幼小的心灵易受影响。有的因某些原因,导致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出现厌学等心理问题。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十分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始终拥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这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怎样对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  首先,尊重和赏识每一个孩子,使孩子树立自信的心理。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尊重和赏识。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尊重和赏识每一个孩子,这是激发孩子上进心最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针对“后进生“品德欠佳、辨别是非能力差、意志薄弱、自信心缺乏的特点,首先弄清他们变成后进生的主要原因,然后通过班会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并努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用爱心和恒心去转化他们,用“赏识教育“让他们逐步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给自己定好目标,让他们逐步转化为有上进心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如何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必修功课。激发学生上进心的重要方法是激将法。所谓激将法,就是利用学生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以“刺激”方式,激起学生不服输的情绪,将其潜能发挥出来,从而得到不同寻常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赏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就是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使师生之间和谐相处。教育工作中,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表扬鼓励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增强他们的身心愉悦感和满足感。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积累和文化熏陶,更注重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发展;激励性的赏识语言能使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绽放出和谐美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18.
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激发起学生的上进心;在课堂上给予缺乏上进心的学生特别的关注.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交流,使其爱学、能学、会学,激发上进心;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生生、师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培养上进心;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杨子英 《考试周刊》2012,(73):176-176
70年代出生的学生是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长大的。时代不同了,现在,很流行赏识教育。事实证明,赏识教育的作用远远大于批评教育。它让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学生更自信,更成功。表扬是认同别人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它也是赏识教育的最直接方式。老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同时。作为学生他们要学会赏识一切,包括他们的老师,同学,甚至自己。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有的受表扬的多一些,认同感、成功感容易满足,往往容易取得成绩;有的学生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极少获得表扬,久而久之,失去了上进心和自我认同感.缺乏自信心。转化工作就难做了。  相似文献   

20.
我们要从班级管理入手,关注弱势学生群体,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弱势群体健康快乐地成长。尊重学生,激发上进心,用爱心创设快乐氛围,创建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本文从尊重学生,激发上进心;用爱心创设快乐氛围;创建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三个方面探讨了班级管理中对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