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丁杰 《语文天地》2012,(2):27-28
含蓄,是一种委婉而耐人寻味的表达技巧。运用在文学作品中,它会起到隽永无穷的效果,顿使作品情趣盎然。孙犁在《秀露集·进修二题》中说:"所谓含蓄,就是不要一泻无遗,不要节外生枝,不要累赘琐碎,要有剪裁,要给读者留有思考的余地。"欧·亨利的名篇《最后的常春藤叶》至今具有强烈的艺术生命力,这与它具有的含蓄美有着深深的关联。我们...  相似文献   

2.
"春秋笔法"是《春秋》记录历史所运用的书写方式,它以客观实录为核心原则,在史实叙写中寓以褒贬。吴伟业的《圆圆曲》承袭春秋笔法的叙事模式,既强调"秉笔直书"的实录原则,又在客观叙述中通过"一字见义",含蓄委婉地表达作者的态度。春秋笔法的运用,使《圆圆曲》彰显出独特的历史功用。  相似文献   

3.
《庄子》被认为是一座语言艺术的丰碑,比喻艺术在《庄子》中得到了充分、自由、完满的运用。由于巧妙地使用了明喻、暗喻、诘喻、反喻等比喻手法,文章更加含蓄蕴籍、富于变化,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4.
含蓄是我国传统艺术比较显著的一个审美特征,也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传统。作品文字不直接点明,而是让读者仔细体会、分析,运用自己的联想去品味其中的意蕴,文学作品语尽而意不穷,是含蓄。含蓄美,是《红楼梦》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文章拟从修辞学的角度,通过分析《红楼梦》中双关、映衬、婉转这三种辞格的使用情况,从修辞效果的生成谈含蓄美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二十四种意境来阐释诗歌的二十四种风格。这其中既有前人的经验,也有司空图本人独到的见解。"含蓄"这一风格,虽在前人的著作中已有涉及,但是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以象取物,不拘一格地将"含蓄"这一风格赋予了更多的审美内涵与特点。对司空图"含蓄"这一审美范畴进行溯源,并且对《含蓄篇》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可见出更多被忽视的审美意蕴,以及窥见司空图对含蓄作品的标准和要求。对"含蓄"这一审美范畴的地位的探讨,可重新审视"含蓄"的审美价值和内涵。  相似文献   

6.
含蓄是我国诗歌的传统风格之一,同时又是一种审美范畴、审美境界和审美理想。 把含蓄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最早提出来,并在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是唐代的司空图。在这以前,梁代的刘勰在其《文心雕龙·隐秀篇》中提出了“隐”的概念,说的即是“含蓄”。但是,在文学创作中自觉地追求这种审美理想,创造出含蓄幽远的艺术风格,却是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的事实了。屈原的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九歌》,即具有一种含蓄蕴藉之美,其中《山鬼》、《湘君》、《湘夫人》等篇,不仅文彩斑烂,而且能使人得到一种涵咏回味,寻思领悟的快感。 什么是含蓄呢?司空图《诗品·含蓄》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若不堪忧”。这四句是“含蓄”的义界,意思是说这种境界能发人深省,引起联翩的浮想,使人越出字面的意义而领略无穷。“风流”指的是诗歌的情韵,是诗歌最重要的质素。后两句是说:语言虽不涉及忧患,而忧患若不可堪。认为含蓄能引起强烈的美感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大学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精读第一册中 The Sampler(品尝家)一文中的一些词汇语义,句法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说明,进而集中探讨了含蓄手法这一文学形式在 The Sampler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古诗(词),还是现代诗,最大的特点便是含蓄。而含蓄的特征之一,便是运用大量的意象。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贺铸《青玉案》中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等;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云彩、金柳、夕阳、青荇、虹、梦、清泉、星辉、夏虫”等等,  相似文献   

9.
曹雪芹很重视含蓄笔法的运用,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通过运用双关、谐音和析字等修辞手法以及借物寓意、欲言又止的笔法,产生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在人物对话语言运用上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楼梦》在人物语言运用上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善于运用半句话来表现人物的特殊心理和情态;其二,在一些特殊语境下的人物对话中,让人物欲说还休,故留余意,以收到一种蕴藉含蓄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1.
含蓄性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特色。人们常说古代中国是“诗的国度”,而含蓄蕴藉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往往被推为诗艺的极致。《蒹葭》是诗经中的抒情名篇之一,是《诗经·秦风》里的代表作。秦诗中多是慷慨悲壮、粗犷质朴的作品,由此清新柔美《蒹葭》在《秦风》中显得尤为特出,与其他秦诗大异其趣,绝不相类。本文主要从艺术表现和审美欣赏的角度来阐述《蒹葭》的含蓄美。  相似文献   

12.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这里的“隐秀”就是讲的含蓄,“隐”就是含蓄,“秀”就是表现含蓄的精语。用“含蓄”一词来概括诗的艺术特征的是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含蓄》它是中国古涛的艺术传统,是古诗的审美崇尚之一。从《诗经》以来,含蓄这种艺术手法一直成为诗人的艺术追求,也一直是诗歌理论中不断被探索的议题之一,它的艺术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分别浅述如下:寄兴象外,言在此而意在彼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推崇“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艺术境界。这就是指的诗中描写的实象实景,并非诗人的真蕴所在,而不过是借来比喻、暗示诗人心目中所要表达的另一种“象”和“景”。概括地说,这  相似文献   

13.
《陌上桑》艺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陌上桑》是汉乐府诗歌百花园中一枝艳丽夺目的的奇葩。它所塑造的罗甫这一艺术形象,传颂干在下经形象这塑造,主要是通过叙述完整跌宕的情节,展示对比鲜明的性格、运用凝炼含蓄的语言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中的语言富有表现力,活化了人物形象,作者与书中人物的背景决定了用语比较含蓄,由此模糊语言占了不少比重。重组舍乃尔的十大模糊语言语用功能再次解读《红楼梦》,进一步发现书中语言运用的奥妙之处。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性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用唐人传奇的方法以志怪,运用洗练、含蓄、生动的语言,通过曲折多变的情节,刻划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使《聊斋志异》成为一部集我国文言小说之大成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向来喜欢含蓄,在诗歌艺术中这种含蓄之美更是被推崇备至。司空图在《诗品》中曾把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诗谓为上上品,可见在他的审美观里含蓄美也是被奉为上宾的。要营造这种含蓄美,曲笔往往为诗人所青睐。山有起伏,方显其雄奇峭拔;水有波澜,才见其婀娜灵动;诗文有了曲笔才更显其婉转、含蓄、深邃、幽美。  相似文献   

17.
《论荒唐》(ONBEING CRAZY)一文大量运用换义、修辞性疑问、含蓄渲染、暗喻和对比等英语语言修辞手法,此外,谴词造句也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8.
《鹅》一课教学评析承德市教研室高雅贤,陈秀芳《鹅》是小学入学以来所学的第一篇讲读课文。由于学生在此之前只学过三篇看图学文,理解词句的能力比较低,学起来有一定难度。再加上这是一篇古诗,诗中使用的词语与现在运用的词语有所不同,诗句含蓄,有跳跃性。这更增加...  相似文献   

19.
《锦瑟》是李商隐诗中最多义难解的作品之一,这与诗中蕴藉含蓄的语言修辞和大量典故的巧妙运用有密切的关系。从文化解读的视角出发,《锦瑟》之所以最终呈现出一种诗意朦胧多义、诗境幽隐奇缈、情感复杂曲折的艺术特色,其深层原因是儒释道思想对作者创作的交错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娟 《文教资料》2011,(25):25-26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时期著名作家霍桑的代表作。《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极具特色。本文通过对红字"A"的象征意义的探讨,阐述了作品单纯情节之下多层次的复杂的主题思想。含蓄的风格、深刻的寓意构成了《红字》似真非真、似梦非梦的浪漫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