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化与民族化问题,始终是影响儿童文学能否正常发展的重要问题。50年代及60 年代初,革命胜利后的巨大热情和对未来展望的无比激情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契机,同时也拓展了儿童文学民族化的途径。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在对外开放的同时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土壤上的扬弃、现代化与民族化的交互,从而使中国儿童文学成绩辉煌  相似文献   

2.
在民族化艺术如何发展的问题上,新疆各族化艺术工作站在化与民族进步的高度,积极进行本民族化的反思,转变传统思维定势,正确对待民族化遗产与民族化的创新,探讨新疆各个民族的化进行在共同进步中求发展的问题,历史地、辩证地分析新疆本土化,反对封闭意识和排他性,提倡进取意识、开放意识。  相似文献   

3.
民族儿童文学创作2008年中总体上并无大的变化,但新的优势明显,主要表现为:1.深入到民族文化发展的新层面,使题材优势发挥到极致,使儿童文学民族性得到更充分呈现;2.民族作家的创作视野愈加广阔,从新的时代高度来关注城里的民族儿童;3.表现手段有突破性进展,更加注重和顺应了儿童的心理特征;4.亲情主题上更多地显示出对民族传统美德的承扬、对民族纯朴家风的颂扬;5.及时关注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4年民族儿童文学创作:中、短篇小说居多,民族儿童诗创作有待加强.民族儿童小说、散文、诗歌生动鲜活地张扬了儿童文学民族性;洋溢着民族地区奇异的风情,同时又寓意深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少数民族作家日勒其林各.黑鹤、王立春、马克、苦金、陈茂智等人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分析,论述了现代性浪潮汹涌卷过民族儿童文学领域之后,当今的民族作家们力图以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眼光重新观照民族的历史和文明,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民族新一代人向往文明的渴望。这使民族儿童文学呈现着民族精神之美,又体现出一种洇浸了民族情感与儿童情。其实现代性就洇透在民族性中。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同社会变革、时代变迁同步前行,并折射出新的时代、新的民族生活的矛盾和走向。文章从小说、散文、诗歌、童话这四个方面勾勒了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发展的现状:通过作品分析,指出民族儿童小说的价值在于它所体现的鲜明的民族文化特性和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民族儿童小说是最有光彩最为精彩的部分。  相似文献   

7.
两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三国鼎立时期,北方的契丹、党项、女真不但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而且在吸收中原汉化的同时,着手创建以民族字为标志的民族化体系,使本民族与汉儒两种传统共存于一体之中。这是两宋时期民族意识觉醒及民族格局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化习俗,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展现其民族化特征和内涵的主要内容之一。本从几个方面介绍了俄罗斯民族及其化习俗。  相似文献   

9.
在高句丽民族和中原汉民族进行交往过程中.中原化从内容到方法都深深地影响着高句丽民族化教育的发展。结合本民族的地缘化特点,高句丽民族的教政策表现为:崇儒兴学、释道并兴、三教融合.并反映了高句丽民族化教育的等级性和阶级性、官学和私学并行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内蒙作家敖德斯尔的儿童小说在20世纪90年代后有了新的发展,作者在其作品中借鉴、汲取民族文化资源,揭示和渲染蒙古民族心理状态的新发展,并对之进行了如指掌的富有情致和情韵的艺术表现,丰富和发展了民族儿童文学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1.
郭嵩焘是19世纪下半叶学习西方的先驱,以探索富强之路为核心,他对中西化做了广泛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求强求富的若干建议。其民族主义意识突破了传统的华夷之辩,带有强烈的理性色彩和内省特征,即理性地考察分析中外格局,探讨西方化的内在价值,同时严肃地剖析本民族化的落后因素,批判地审视民族性格的弱点。民族自强、自立是其始终不渝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的语言特色是:灵活多变的,生动而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叙述性语言使形象鲜活生动;简而不失其意味,繁而不乱其条理;运用富有独特个性的人物语言,表现出具有普遍共性的哥萨克传统的民族化和共同的心理特征;运用哥萨克民歌,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展示着最活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儿童精神。它所显示的“时代·民族·儿童”的鲜明主题,半个世纪以来已成为中国和世界儿童文学中的重要话题。文章以民族儿童文学的创作实绩证明,“时代·民族·儿童”既是民族儿童文学选材立意的题旨概括,也是民族儿童文学审美形态的创作特征。它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交融中的嬗变与衍变,显示出民族儿童文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勃勃朝气,显示了儿童文学民族性理论的丰富和深化。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心理的认知与超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化心理是民族精神的真实体现,由数千年历史化积淀而成。它反映在民族成员的价值观、伦理观、宗教观、审美观等各个方面。分析民族化心理应克服民族中心主义倾向,应持化相对论的态度,避免孰优孰劣的划分。不同民族能够共存和交往说明不同民族化心理是可以认知和融合的。对民族化心理的认知就是要对化差异认可和认同,并且从传统的化中发现民族化的进步和发展,实现跨化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经历了四十年曲折发展的道路。今天,走向繁荣的儿童文学创作迫切地要求着史家从宏观的角度对四十年的儿童文学状况作一总的把握,以总结经验和教训,明确今后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于是两部史著应运而生了,这就是明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陈子君主编,以下简称“明天本”)和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蒋风主编、以下简称“河北本”) 这两部史书的出版本身就具有一种意义。多年以来,“儿童是未来”“儿童文学塑造着民族未来的灵魂”提法并未能给儿童文学带来应有的重视。拥有最多读者的儿童文学作品占据着理论研究中也许是最小的一块园地。只有寥寥数十人在其中默默地耕作劳息,使这块本来很窄小的园  相似文献   

16.
民族语言字既是我们认识已有民族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发展民族新化的重要工具,它在发展民族化事业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民族语言字又是民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中,保护和抢救民族语言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本结合云南省的实际,对保护和抢救民族语言字工作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在“儿童是独立的人”的认识基础上,周氏兄弟提出了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强调儿童文学教育功能实现的前提是对儿童文学儿童性和文学性的尊重。由于强调儿童的成长与国家、民族未来的联系,鲁迅更关注儿童文学的思想教育功能,其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带有实用主义色彩。周作人的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则建立在对儿童文学的文学主体性的确认上,他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儿童文学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探讨儿童文学与儿童成长的关系,他对儿童文学教育功能的理解超前、成熟,更具现代意识与科学品格。  相似文献   

18.
民族高等院校办学意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民族院校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应当树立“特色强校”、以学生为本、为民族地区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依法治校、教育的全球化和民族化等六种办学意识。  相似文献   

19.
《嘉应学院学报》2017,(7):64-68
中国儿童文学发端于清末民初的救亡图存与最初的启蒙中,一开始就是在人的发现和"儿童的发现"等启蒙话语的烛照下降生的,因此获得了与生俱来的现代性。"儿童发现"的现代性意义在于,它促成了现代儿童观的建构,使儿童与成人、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混同关系因启蒙而分离,实现最初的独立,儿童文学的文体和读者意识由朦胧而清晰,其救亡图强的价值获得理性确认,赢得了合法的身份认同。从文学主体看,现代性源于外来儿童文学的编译,源于本土歌谣体新诗和学堂乐歌的创作,源于文学样式的初步多样和语言的俗化上。自发期儿童文学虽已崭露现代性的曙光,但其现代性主要聚焦在吉登斯指称的"社会模式"的改良上,体现在救赎民族的儿童的国民性改造上,总体表征为救亡先行、启蒙弱化、以社会为本而非以理性、自由和儿童为本的现代性,儿童文学的自觉意识尚未形成,儿童形象寥若星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儿童文学发端于清末民初的救亡图存与最初的启蒙中,一开始就是在人的发现和“儿童的发现”等启蒙话语的烛照下降生的,因此获得了与生俱来的现代性.“儿童发现”的现代性意义在于,它促成了现代儿童观的建构,使儿童与成人、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混同关系因启蒙而分离,实现最初的独立,儿童文学的文体和读者意识由朦胧而清晰,其救亡图强的价值获得理性确认,赢得了合法的身份认同.从文学主体看,现代性源于外来儿童文学的编译,源于本土歌谣体新诗和学堂乐歌的创作,源于文学样式的初步多样和语言的俗化上.自发期儿童文学虽已崭露现代性的曙光,但其现代性主要聚焦在吉登斯指称的“社会模式”的改良上,体现在救赎民族的儿童的国民性改造上,总体表征为救亡先行、启蒙弱化、以社会为本而非以理性、自由和儿童为本的现代性,儿童文学的自觉意识尚未形成,儿童形象廖若星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