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柳和城 《出版史料》2008,(1):121-127
1935年5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册《丛书集成初编目录》。内容有《缘起》《凡例》《丛书百部提要》《目录分类说明》《目录》《新闻纸本样张》《新闻纸本预约简章》等,除《缘起》由王云五署名外,其他均不署名。《丛书百部提要》占该书很大篇幅,是民国时期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是我国著名的一部大型丛书。每当谈到这部丛书时,少不了要提及它的编纂时间。编纂此丛书的时间,有多至四种说法: 一、清乾隆三十年“清乾隆三十年救辑。”(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1)》P962) 二、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73年) “……到清代乾隆三十二年(1773年)编《四库全书》的时候,更加确定了。”(杜定友《〈图书分类法〉史略》) “到清代乾隆三十二年即公元1773年编《四库全书》也是采用这四部的分法。”(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图书分类学》) “到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73年)编《四库全书》时,进一步确定了‘四部’分类法,使其完备。”(白国应《图书分类  相似文献   

3.
2012年10月11日,兖州市档案馆接收市博物馆原副馆长樊英民同志捐赠的《中国对联集成·济宁卷》和《蕞绮阁课徒书札》及市政协原副主席张丕岐同志近期编排出版的《张氏族谱》。《中国对联集成·济宁卷》共分三编。上编为历史名联,即1949年以前济宁各地名胜古迹刻挂过的楹联及流传、保存下来的对联;中编为济宁及有关县(市、区)历次征集中获奖的对联及刻挂的楹联:下编为济宁籍联家与济宁当地作者创作的对联。《蕞绮阁课徒书札》主要收录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学者、教育家张美翊先生写给爱徒朱义方先生的一百多件书札。其内容多为指导他如何读书,如何研习书法,如何做人应世。  相似文献   

4.
刘坤伦 《编辑之友》2012,(5):120-121,124
本文简述了民国时期三部丛书《四部备要》《四部丛刊》《丛书集成》的印行过程,对其特点以及存在不足进行了简评,以期为我国出版事业尤其是古籍整理编辑事业带来有益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上海古籍出版社在上海图书馆等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决定影印一百余种古籍善本,分编为若干种类的丛书。其中有《古籍善本丛书》(主要是宋元明清刻本和稿本)、《明嘉靖活字本唐人集》、《明刻明代传记丛刊》、《明代地方志丛刊》(天一阁木)、《清代珍本别集丛》以及有关文字训诂音韵等单行本。这些影印的古籍,大部分流传稀少,其中有些是版本价值很高,可以起到保护国家文物的作用;有些是资料价值比较高,便于学术研究使用的;有些可供研究者与爱好者借鉴和欣赏。影印这些古籍丛刊,准备分为两种版本,  相似文献   

6.
明清两代,我国有三部举世闻名的巨型丛书问世。第一部是明成祖时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第二部是清康熙、雍正时的《古今图书集成》,共一万卷;第三部就是《四库全书》,成于乾隆朝,规模比前两部更大,全书共三万六千余册,七万九千余卷,它是我国古今最大的一部丛书。  相似文献   

7.
因写作博士论文《傅维鳞与(明书)研究》,曾翻阅过各个版本的《明书》,其中有三种版本有句读,即《丛书集成初编》本、《丛书集成新编》本、《国学基本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1936年据光绪五年畿辅丛书本排印,无序跋,不知为何人所点;《丛书集成新编》本按初编本排印,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出版;《国学基本丛书》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1938年长沙再版。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的书刊广告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军 《出版科学》2002,(1):35-38
鲁迅(1881~1936)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同时又是著名的编辑出版家。鲁迅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时间很长,从1907年在日本筹办文艺期刊《新生》算起,一直到1936年逝世前三天为曹靖华译作《苏联作家七人集》写序,整整30年。据不完全统计,鲁迅曾担任过18种期刊和报纸副刊的编辑工作,并办过7个社团,编辑出版《未名丛书》、《乌合丛书》、《奴隶丛书》、《朝花文集》等,替别人“校订”、“校刊”的作品一百  相似文献   

9.
郑云艳 《出版科学》2018,26(1):116-120
商务印书馆自1935年开始辑印《丛书集成初编》,但该丛书出版计划因战乱而多次被打断,因此之后学界对其原出版计划颇有争议;此外,学界亦鲜有提及《丛书集成初编》海外征购情况.普林斯顿大学藏《丛书集成初编目录》含该丛书英文征购信息,及商务印书馆海外联络处介绍.这些内容可以弥补当下学界对《丛书集成初编》海外宣传及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海外市场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丛书收书3461种,共计79309卷,分装6752函,计36000余册。当时共誊抄《四库全书》7部,还有副本1部,另抄《四库全书荟要》2部,合计312万册。同时,又将其中“罕见之书,有益于世道人心者”,采用木活...  相似文献   

11.
萧天石先生主编的《中国子学名著集成》一书,由台湾“中国子学名著集成编修基金会”于1978年12月影印发行。这部子学丛书的编纂,肇始于1974年萧天石先生的《新编中国子学名著集成刍议》,1976年7月组成以黄杰为董事长、林伯寿为常务董事的“中国子学名著集成编修基金会”;以杨亮功、黄杰、林伯寿三人为召集委员、萧天石兼总主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图书馆编,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出版。此书收录了解放后国内四十一所图书馆所藏古籍丛书二千七百九十七种,书名子目七万余条;去其重复,实际包括古籍三万八千八百九十一种。占全国古籍种数一半左右,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历代出版丛书的情况,是一部规模最大收集最广的古籍目录。全书共分三册,第一册“总目”,这是按四库分类法排列的丛书总目,分为“汇编”和“类编”两部分。“汇编”是综合性丛书,“类编”是专科性丛书,书后附“全国主要图书馆收藏情况表”、“丛书书名索引”。本册可解决每部丛书包括哪些古籍,哪些图  相似文献   

13.
第四届全国书市的销售情况告诉人们,图文并茂、光彩照人的好书“理直气壮”地受人青睐。无论是上海译文版的“世界文学名著丛书”,还是浙江教育版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还有诸如江西21世纪出版社的《资治通鉴》连环画,广东新世纪出版社的《中国一百神仙图》等,莫不如此。  相似文献   

14.
《中国赋役制度史》通述上起三代、下至1949年解放前的中国赋役制度,按照赋役发展阶段分为三编:首编为“租赋力役和租调力役”(三代至唐建中元年前),次编为“两税法下的赋役制度”(唐建中元年至清前期),第三编为“近代赋税结构的变化与田赋征实”,系统地阐述了五千年中国赋役制的来龙去脉,是解放后国内第一部较全面的赋役制通史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21世纪新闻传播学研究从书”。这套丛书由五部专著组成,作者都是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中青年学者。由国家级权威出版社同时出版一百多万字的研究专著丛书,在陕西还是首次。  相似文献   

16.
最近,江苏少儿出版社推出了“爱我中华”丛书,这是一套阵容整齐、大气磅礴的丛书。我饶有兴趣地翻阅了全套20册书的目录和书前的《总序》,又端详了一下装帧设计,深感这是一套不寻常的好书。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这样说:是一部选题立意很高的青少年读物;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是一部印装精美的礼品书;是一部生动体现江总书记关于“两史一情”教育通信精神的好书。这里我要评论的,不是出版社制订这  相似文献   

17.
南京图书馆古籍部藏有《读红小识》、《犬窝谈红火《忏玉楼丛书》,均稿本,为吴克歧辑著的红学丛书,另有《仟王楼丛书提要》,亦为吴氏著,稿本。吴克歧,宇轩丞,吁胎人,生活于清末民国时期,写过小说,曾活动于上海。南京一带,现知有关吴氏的情况大致如此。然《忏玉楼丛书》所收书后多有吴氏题识,其中均署名作“忏玉生”,则仟玉生为其号,又署名等处除有针印“吴克歧印”和“轩丞”外,还有铃印“装孙”。“红楼梦里人”等,则嘉孙、红楼梦里人当为其字或别号。吴克歧癌嗜《红楼梦》,所著《犬窝迷话》云:“余作《红楼梦正误》及《…  相似文献   

18.
陈垣对研究《四库全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唐朝以后,历代都修纂大型图书。宋朝有四大部书:《太平御览》1000卷,《册府元龟》1000卷,《文苑英华》1000卷,《太平广记》500卷;明朝编《永乐大典》22000卷;清初编《渊鉴类函》450卷,《佩文韵府》400卷,《全唐诗》900卷,《古今图书集成》10000卷。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时,开始编纂一部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全书著录书籍3503种,79,337卷,36,304册(此为文津阁本。各阁著录数不尽相同)。是古代最大的官修书、最大的丛书,也是古代官修的唯一的一部丛书。 这部书开始酝酿编书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基本完成,共用十几年时间。但在编纂进行时和基本完成以后,随时发现违碍、错漏等问题,还在不断复校、补校、再校、撤换,有时部分校勘,有时全书复查。而且在编纂过程中,不断有敕撰、御制、钦定的书,陆续补入全书,故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十月,《八旬万寿盛典》编成(乾隆五十四年始编)收入全书,这才算是最后完成。但在这之后,乾隆的御制诗五集,文三集,及改纂的《八旗通志》,都是嘉庆年间陆续入《四库》的。原来全书每册首页用阁名大印,如“文渊阁宝”等,末页用“乾隆御览之宝”,但这几部后补的书,都已改用“嘉庆尊亲之宝”,因这已是嘉庆帝继位以后的事情了。 今仅  相似文献   

19.
薛凤祚是清初著名的科学家。数学上,他首次将对数引进中国;天文学上,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极为先进的哥白尼体系;以及在水利、医学、物理等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贡献。他历时三十余载,将其一生的科学研究成果汇编为一部科学技术性质的丛书—《历学会通》,因年代久远,该丛书在世间流传不广,《中国丛书综录》未见收录,近闻《山东文献集成》收录该丛书,故将其予以介绍,以方便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一部以数百万字计的《中国革命斗争报告文学丛书》,借书袋上填满了借阅、归还日期。厂里的图书管理员告诉我,“《丛书》的借书袋从1990年10月以来,已换了两次,借阅这套书籍的多是些青年职工。”听了她的介绍,我怀着极大的兴趣,品读其中的几卷,才发现这确是一部全景式地描写中国革命斗争故事的上乘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