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纾难点就是能起减轻困难、缓和矛盾、避免灾祸发生、解除思想负担等作用的事物或主张。 纾难点具有下列特性: (1)增强减弱性。现在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中,这个“发展”就是由弱变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困难自然是很多的。我们在报道中抓“纾难点”,就是抓减轻这种困难、减少前进中阻力的事物、问题和经验。比方,目前我国的企业每年开发的6万多项新产品中,达到国际水平的不到2.5%。一些企业不重视技术创新,于是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这与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潮流很不适应。1929年至1978年约50年中,美国  相似文献   

2.
新闻焦点,又分为凝聚点和关节点。 (一)凝聚点——事物的结构总是有若干凝聚点。总的凝聚点就是事物的焦点。 记者要善于抓住事物中的凝聚点。这大体要从这几个方面抓: ——从采访对象的谈话中抓。 在散文《雪浪花》中,天真的姑娘向面团似的礁石坑坑坎坎发出疑问时,一个上年纪的渔民从后面回答:是叫浪花咬的。这是抓住采访对象的话,作了一种幽默风趣的点化,点出了全篇的“文眼”,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渔民老泰山和雪浪花的抒写。  相似文献   

3.
(三)显现点——事物暴露在表面部分,可以称为显现点。新闻事实的显现,明暗多寡有很大不同。有些事物,像洋白菜,全部现象都摆在表面,本质也容易被挖掘;有些事物,像萝卜,地面上露几片叶子,“大头”埋在地下;有的事物,如大海中的暗礁,海面上只露出很小的一点,还不时被风浪淹没,但是下面却是山一样庞大的身驱。我这里谈的就是事物暴露在表面部分的那个显现点。记者应着力表现的正是这类显现点。记者要抓住显现点,深入发掘那被隐藏起来的重点部分。  相似文献   

4.
播音的本质,就是把文字稿件转化为有声语言,这个转化的中介就是播音员的劳动。对此,以往的表述是这样的:社会生活→文字稿件→播音员的声音→听众这样的表述不能说是错误的,但如果我们把这个程序上升到审美的意义上来理解,就会发现这个程序不是如此简单,而是一个由美的事物到美感转移的过程。用图表示则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5.
新闻摄影的特性可以概括为客观性和瞬间性。客观性是新闻本质,它要求摄影者以全面客观的态度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瞬间性则给新闻摄影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截取事物运动过程中的一个个点,也是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精神的、历史的一面使其定格。  相似文献   

6.
“新闻眼”是新闻界近几年来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如何解释?笔者的理解是:新闻眼就是新闻的点睛之笔——最有新闻价值、最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最能抓住读者的地方。笔者在采写稿件过程中,注意把“新闻眼”擦亮,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具体操作上主要有三点:拂去“眼”前浮云。在采写稿件过程中,经常出现“一片浮云遮望眼”的情况,往往看不到“新闻眼”,摆在案头的一摞摞  相似文献   

7.
(一)在东北农村,有句老百姓常说的俗话:这事儿只隔着一层窗户纸,捅破就见亮了。这话俗,可理儿不俗,还挺有哲理。这窗户纸是什么,就是哲学中事物转化的度,就是关节线。所谓水升至沸点变成蒸汽,降至零点变成冰,这沸点与零点就是事物转化的关节线。窗户纸也是透视某些事物的关节线,不捅破,啥也看不见,一捅破,啥都明似镜了。记者做了20年,回头看看觉得也有收获。别的不说,就拿在记者岗位上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来说,就是收获。当然,报社同仁中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还有几个。搞报告文学的似乎也都获得  相似文献   

8.
或许命运如此,出身于乡村的我,多少年来少不了与乡村打交道.而今看到乡村档案馆室已在神州大地涌现,甚为欣慰. 与此同时,我们亦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事物的成长有一个历史的过程,有一个由点到面的转化,有一个由普及到提高的演变.  相似文献   

9.
言论文章,不论篇幅大小,它的一大特点,就是要提出问题,讲好道理,解决问题。小言论虽小,同样需要在讲好道理上下点功夫。我认为如果能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难”可以转化为“易”,小言论也是可以把道理讲好的。一、抓住事物的根本说理.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认识现实,剖析生活,衡人论世,要求说理者能够居高临下,以高度的敏锐感和洞幽烛微的观察力,从要说的事理中,选取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那一点。如果抓不住事物的根本,议不到关键的那一点,即使你也讲了某种道理,但这个道  相似文献   

10.
正"摄影"一词乃是舶来品。英文中摄影Photography一词是源于希腊语的"光线"和"绘图"两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网上的解释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有人说过一句精辟的语言: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笔者认为,所言极是,对新闻摄影记者来说,这话尤其恰当。笔者做摄影记者已经有26个年头,虽然说是由文字记者转行而来,但是  相似文献   

11.
唯物辩证法就是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来观察和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新闻报道不能没有最点,但也不能离开“两点”讲“重点”,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同样,报道新农村建设也要全面、客观、辩证地看问题.不能只报道成就而掩盖存在问题,也不能以问题抹煞成就,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事物的表象,又要看到事物的本质;既要看到事物的现在,又要看到事物的将来。在看到事物存在着两点的同时,区分出重点,抓住重点带动全面。  相似文献   

12.
徐文耀 《军事记者》2012,(10):4-I0002
一幅摄影作品能让人过目难忘,一定是有人文内涵的。审美,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找寻和领会事物所能给人带来美好思想情感的过程。所以,一幅优秀摄影作品的产生,除了对光影和瞬间的精彩捕捉之外,还要挖掘和延伸摄影作品的人文内涵,这就是“炼意”——提炼作品的主旨。  相似文献   

13.
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体验式采访作一探析。体验式采访的优势 A、采访是一个认识过程,而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记者的这个认识过程就会更扎实、更自然、更合情合理。亲身体验,就是记者直接地接触活生生的现实,而不是通过别人的转述。记者有时要报道完全生疏的事物——不仅对  相似文献   

14.
纪录片“过程”的意义及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铁英 《新闻传播》2009,(6):12-12,14
如果把纪录“过程”作为叙述理念进行谈论,“过程”就是一个事物(事件、事态)由开始到结束。是一桩事物从这一点到另一点之间的进程,或者是被摄者的某个行为的完整过程,过程是世间万物共有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丁海斌 《档案》2014,(5):10-11
正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命名方式。名词,就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当中,对事物命名的结果,亦既是认识事物的结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某一或某类事物会赋予不同的名称。在中国历史上,人们对文档类事物命名的发展也从未停歇。文档类名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符号化事物,从  相似文献   

16.
徐向芳 《大观周刊》2010,(48):177-177
"轻松作文教学"探究的思想核心,是要遵循写作学科的自身规律,重视学生写作的起动程序(需要,兴趣,冲动),即注重学生写作心理方面的研究,从而完成"事物--认识--文章"的转化过程."轻松作文教学"试验的最终目的的就是: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轻松 在轻松愉快中掌握写作知识.  相似文献   

17.
白明艳 《大观周刊》2011,(18):238-238
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相同与相异之点.便可以对事物作初步的分类,比较法,就是用比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这是各学科通常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法。它的认识功能在于它有鲜明的启发性.能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的各个抽象定义、逻辑和概念的深入理解和牢固记忆.促进数学学习的进度和效率。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实行新闻选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搞好难点的报道作为突破口。 抓难点,大体可抓这几点: (一)萌发点——萌发点,就是开始发生的处于萌芽状态的难点,也就是抓苗头。 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抓住“苗头”,力求把带有倾向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拿1996年来说,农村一些农副产品市场正在变成工业品市场,这就是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  相似文献   

19.
稿件的主题,即稿件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又称“主题思想”。记者写稿,总是先要提炼稿件主题,然后在筛选材料、安排结构、进行表达等一系列问题上,由主题来“指挥”。 从整体上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稿件的主题应是对所报道事物的本质——即事物内部联系的准确反映。因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1页)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集合体"就是系统,"过程"就是系统中各个组织部分相互作用和整体发展变化。我国古代《易经》中所谓"保合太和,乃利贞。""和",即要求事物保持和谐协作的状态;"合",即要求事物之间能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此处的"和合"则强调事物和谐协作的状态和互利共生。无论是"集合体"还是"和合"说,强调的都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