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色鹿》是苏教版第七册的一篇课文,是一个美丽动听的神话故事。教学时,我紧扣住一个“美”字,将“美”根植在了学生的心间。一、感受美的形体,激发爱的情趣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多媒体显示九色鹿的图片)。九色鹿最早出现在我国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上,后来出现  相似文献   

2.
教材解读: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小语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萨沙的家人在雨中传递雨衣的动人故事,萨沙由家人的行动懂得了保护弱小的道理,并将父母传递给他的雨衣盖在了蔷薇花上。文章语言浅显,情感含蓄,道理明晰,易于让学生读文、悟情、明理。  相似文献   

3.
包宇 《云南教育》2005,(26):18-19
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当首推的是“重情趣”。情趣者,感情趣味也。教学设计要有情趣,课堂组织教学也要有情趣,情与趣是个统一体,趣味是师生情的一种睿智的幽默的外显形式;师生情是趣味的前提和内涵。无情无以为趣,无趣无以见情。从重情趣的角度来审视于永正老师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八册《鸟语》一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可知大师的匠心独运,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4.
《“诺曼底”号遇难记》(人教版第八册)这篇课文写的是“诺曼底”号在航行中遭遇不测,危急关头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指挥营救,最后自己同船一起沉入深海。在探究哈尔威船长是怎样的人的时候,学生们纷纷发言赞扬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临危不乱,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突然  相似文献   

5.
《爱如茉莉》是国标本苏教版第五册第16课,课文以“爱如茉莉”为题,简洁,含蓄,读之顿觉一股清新、芬芳之气扑面而来。全文以父母之间平淡无奇却又真真切切的相亲相爱的细节描写为内容,以“我”对茉莉花前后不同的感受为线索,形成了绝妙的构思,引人入胜,也令我们对“爱”有一种新的感悟。以下是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一、创设情境,触摸真爱1.(由轻音乐《好一朵茉莉花》引入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记得哪些写花的诗句?学生交流: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茉莉花。齐读课题。(1)(媒体出示:缠绵徘恻莫名其妙平淡…  相似文献   

6.
害羞的学生     
苏教版语文第五册有篇课文叫《掌声》,主人公小英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一天上演讲课,犹豫不决的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下,出色地完成了演讲。[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古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要初步培养学生"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能力。课文细致地描写了"我"老家的一口古老的水井,饮水思源,赞美了古井给人们带来欢乐,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相似文献   

8.
最近.笔者执教了苏教版第十册的《三亚落日》一课,课中当我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深层领悟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时出现了以下情境:  相似文献   

9.
黄金桑 《江苏教育》2006,(3B):32-33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用字母表示数”  相似文献   

10.
苏渊 《云南教育》2005,(26):29-30
背景与案例: 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第八次》叙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了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者,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教学第二课时,布鲁斯王子带领苏格兰军队抵抗侵略成功的原因找到了,学生都为布鲁斯王子不懈斗争的精神所感染。于是:  相似文献   

11.
文本解读《三亚落日》是苏教版第12册的一篇主题课文,这篇课文有以下几个特点:1.诗的语言。美的语言不一定是诗,但诗的语言一定是美的。文章开篇点题,“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正当人们急于欣赏三亚落日时,文章却笔锋一转,先写三亚的海“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作者从天写到海,既描绘了三亚海的特征,又为下文写落日提供了环境和背景。接下来写三亚的落日,太阳落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九课《祁黄羊》主要写的是晋国的中军尉祁黄羊因腿脚不便向晋悼公辞职,并在悼公的要求下,先后举荐自己的仇人解狐与儿子祁午接替自己职位的故事,从而赞扬了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出以公心”的美德。课文以人物的对话展开情节的安排。这样的课文如何上,我想到了抓住人物内心感受,读好人物语言的方法。语文课就是读书课,  相似文献   

13.
《我不是最弱小的》就文本本身而言,说的是一件普通的生活小事,但透过宇里行间,我们却可以感受到蕴含其间的深刻道理。这既渗透了“不甘于做弱小者”的文本价值观念,又饱含着“保护弱小者”这样的信念情感,更体现了文本生命的高度意义。教学这篇文章时,宜以“我”为主线,一方面关注“我”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第八次>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第四单元11课.课文主要讲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失去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的故事.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相似文献   

15.
呵护童心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一堂语文课上,教学《乡戏》这篇课文(苏教版语文第八册),一位学生提问:“‘逢年过节’的‘逢’是什么意思?”一位女生兴致勃勃地答道:“是‘每逢佳节’……”见她说不下去了,我提议“将它代进去——‘每逢佳节’年过节。”“哈哈哈……”一阵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16.
文本解读《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萨沙与家人在景色宜人、空气清新的森林里赏花聊天时突然下起了大雨,父母亲很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年龄最小的萨沙,萨沙不甘于做弱小者,把雨衣盖在被大雨冲掉了几片花瓣的蔷薇花上。萨沙学会了保护弱小者,不再是最弱小的了。选编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7.
张春燕 《快乐阅读》2013,(10):107-107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有一篇课文《三顾茅庐》,是根据罗贯中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的内容改编而成的。课文写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文章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同时看出诸葛亮的的确确是一位旷世奇才。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小学第八册<数学>安排了"积的变化规律①":"在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在拓展应用中,有一个因数变化的"积的变化规律",也有两个因数都变化的"积的变化规律"和"积不变的规律"."积的变化规律"拓展应用以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为主,三种题型可以互相变换.下面列举几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一篇新课文前,我总喜欢捧着课文默默地读、品。如果课前阅读文本时没什么感觉,上课也就常常语言僵硬,与学生对话不是失去方向就是失去引导的灵感。而阅读时每有心会,常常意味着一个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话题即将产生。一个优秀话题应当具有如下三个特征:一是课堂支撑力:开放,足以深入展开,形成稳定的教学板块;二是思维激发力;  相似文献   

20.
《鸟语》一文是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15课。课文情真意切地再现了“我”倾听、揣摩鸟语的情景,生动展现了鸟儿带给“我”的无穷乐趣与深刻启示。文章内容浅显,语言简练,情趣盎然,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鸟儿的无比喜爱之情,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