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舍勒对羞感进行了丝丝入扣的现象学分析。羞感为人所特有,它源于人对自身存在本质的自觉。羞感的本质在于:它是高层次的价值意识与低层次的价值意识之间的紧张关系,其作用在于使人朝向高层次的价值实现自身的存在意义而免于向低层次的价值沉沦。荣辱观教育重在保护和激发人的羞耻感。  相似文献   

2.
基于舍勒情感现象学的视角论教师同情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舍勒情感现象学的视角,重新解读"同情"的内涵实质,认识同情的教育意蕴,分析当前教师同情心问题,帮助教师唤醒同情心,认识其内在精神品质,在实践中展现与体验同情带给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重新理解师生关系——基于舍勒的情感现象学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它总是发生在具体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情境中,时刻影响着学生的精神生活品质.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双方心情愉悦,反之,师生双方的内心会增添一份难以言说的烦恼.为了比较准确地理解师生关系的实质内涵,文章通过舍勒的情感现象学视域探寻了师生关系中的情感特质及其教育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舍勒从以现象学为方法论抓手的知识论说明切入,展开其人学总体性建构“从两极到中介”的哲学化道路.是其人学理论布展的匠心独运之处。舍勒以批判康德伦理学和尼采道德相对主义为出发点,系统论证了价值、情感、人格及其关系在其实质价值伦理学中的结构性统一,客观上为探索建立一种积极的理想人格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舍勒通过其《道德建构中的怨恨》与尼采在《道德的谱系》中关于基督教伦理道德中的怨恨主题展开针锋相对的一一对话,实是他从尼采那里看到了现象学的雏形,即《圣经》解释学-现象学。虽然舍勒并未明确从方法论上指出这一研究进路,但作为后来者将其明晰化呈现出来实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伦常明察是现象学本质直观方法在伦理学领域的运用,指在伦常体验中,价值作为直观的内容而被给予,人类认识价值的方式不是理论抽象而是情感的直观体验.同时,情感有其自身的逻辑和秩序,不同于理智的秩序,因此不能简单地用理性来推论道德.舍勒的价值伦理学尤其是伦常明察方法对于我们重新思考道德教育的基础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此,道德教育应该摒弃相对主义的伦理观,重视直观的道德体验对于道德建构的意义,关注德育中的情感因素以及重视对学生价值感受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余华小说《兄弟》展现了羞感从审美价值滑向市场价值的过程及其原因。因羞感的丧失而产生伪羞感和献媚,献媚又导致了羞感美的丧失、性与爱的分离以及社会道德的沉沦。而“艺术羞感”的丧失则导致了《兄弟》艺术水准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在其论及价值的文字中,海德格尔表现出一种消解"价值"的印象。其实,海德格尔关于价值是物的现成的规定性、价值是"起作用"的理解,以及对道德善恶的阐释,仅仅关涉事物价值,他并没有在价值的丰富性方面继续进行思考。海德格尔是在最广泛、最深刻、最原初的意义上讨论存在的,在他那里,存在已不是物之存在,更不是物的价值之存在。相比较而言,与海德格尔的个人关系及其思想关联都很密切的舍勒,对价值本质的独特性、价值类型的丰富性以及价值比较的级序性等等进行了充分的揭示。对二人关于价值的思想交锋进行重构,也许可以对海德格尔消解"价值"的误解构成一种"消解",即,海德格尔并没有完全或坚决地消解"价值",他只是反对说"价值之在"而已。  相似文献   

9.
舍勒通过其《道德建构中的怨恨》与尼采在《道德的谱系》中对基督教伦理道德中形成的怨恨主题展开针锋相对的对话,某种意义上是他从尼采那里看到了现象学的雏形。通过文本上的详细分析与阐释,梳理出就怨恨或爱的西方基督教道德教化论之争的生命现象学进路是如何在尼采与舍勒这里展现的。得出三点不同于以往的研究结论:一是舍勒与尼采都是从基督教道德教化"宗教感"的意向性上来谈论爱/怨恨的;二是舍勒通过复原被尼采拆解了的基督教道德教化而展现出其从尼采那里学到的现象学解释学之道;三是舍勒在尼采之后将生命哲学推进到生命行动现象学的面向。  相似文献   

10.
网络表达正与转型期社会层出不穷的非常态事件一起"互动",构成更为复杂的社会生态。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民,往往成为怨恨情绪笼罩的表达主体和表达对象。借助舍勒现象学的分析,得出基本结论:基于怨恨的网络表达,来自于结构性的失衡及由此造成的个体的无能感和无力感。结构性的失衡是外在强加于个体的怨恨的种子,无能感则是个体对抗结构性因素的、并转向怨恨的内发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运用舍勒的情感现象学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人公盖茨比与黛西的爱情进行情感分析,从价值的持久性、不可分性、令人满足的程度、与感觉主体机能的相对独立性几个标准去论证,从而得出结论爱情对盖茨比具有宗教价值,对黛西只具有感性价值,正是这种爱情对个体价值的差异造成了痴情男子负心女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对"意向感受"和"非意向感受"的思考,无论是在他后来的伦理学探讨中还是在舍勒的伦理学思想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将胡塞尔与舍勒的视域融合,可以发现,意向感受行为现象学不仅是舍勒现象学的质料的价值伦理学基础,而且至少可以是胡塞尔第一个方向上的伦理学的建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柏拉图的两种永恒之分提示着两个基本时间视域:一是原本的永恒作为时间总体所显现的神学时间视域,一是时间总体性的绵延作为时间现在成像的哲学时间视域。亚里士多德从柏拉图引出纯粹哲学的物理时间。奥古斯丁则力图以心灵时间取代物理时间,来复归柏拉图的神学视野。舍勒的现象学神学从生命出发,在奥古斯丁基础上提出"位"的"永生",通过"位格"这一人神共有之物,弥合了世俗哲学与信仰神学。  相似文献   

15.
课堂存在感是指作为独特个体的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被教师所感知、关注和重视的自我体验,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存在价值。然而,“抓两头,带中间”的实践教学策略却使得中等生缺失课堂存在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教育现象学分析,解读中等生课堂存在感缺失现象背后的隐忧,诸如对中等生权利的剥夺增加其消极体验、被关注感缺失导致中等生与“重要他人”疏离、标签内化催生消极的自我实现预言,在此基础上反思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寻求提升中等生课堂存在感的方法:以关注理解为起点,采取更为公正的教学行动减少中等生的消极体验;建立关怀型师生关系,给中等生以情感支撑;形成中等生特有的休戚与共的亲密团体,祛除标签效应。  相似文献   

16.
华夏民族早期聚族而居的农耕生活方式促使了礼文化的产生. 礼是身体生命活动的模式化. 礼包括了习俗信仰、 人生教育、 制度规范等丰富的含义. 实际上, 人在进行思维、 意识等高级心理活动之前必须有品尝、触摸、 嗅闻等一系列身体感知, 而礼则是对身体活动的整合. 礼强调切身体验和具象思维. 与传统西方文明灵肉区分导致的意识哲学不同, 礼乐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哲学以灵肉、 天人的合一为特征. 这种灵肉合一的行动思维与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开始的身体现象学非常吻合. 借鉴身体现象学方法考察礼仪所蕴含的身体思维特征, 意在发现传统思维所具有的现代价值. 中国人在改革开放以来显示的动态、 整体、 辩证的身体思维方式在今天对全人类都有参考、 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作为现象学的三位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其核心思想分别体现在“实事”、“存在”和“身体”这几个范畴之中.这三者都可以与作为信息技术的媒介产生深刻的关联,从而可延展为“实事的媒介呈现”、“存在的语言表述”、“身体的媒介介入”等向度来加以探询.这种探询既是对现象学视域和问题的扩展,也是对媒介理解的深化.其中,“实事的媒介呈现”使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在“媒介为王”的时代“回到实事本身”;“存在的语言表述”引发的是作为“主体间性”的“语言融合”如何可能使“存在”的含义得到更加丰富的开掘;“身体的媒介介入”则引我们思考信息时代当媒介技术不断增强人的身体的信息功能时,如何保持身体的身体性,从而维持人的属人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彻底摒弃先验现象学中观念的逻辑,梅洛-庞蒂首先提出“沉默的我思”,在“沉默的我思”被他本人否定之后又提出以肉身为基础的身体现象学。在这一过程中,沉默的我思的观念残留被具有可逆性与普遍性的肉身所代替,使得身体现象学的研究指向了世界。他希望凭借这种欲望的交织将肉身引向世界与精神分析,最终将精神分析看作世界的表达。而在这种世界的精神分析视角之下,作为心理动力的性欲与作为心理地形结构的意识与潜意识系统便成为世界肉身之中的欲望交织以及可见的与不可见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教育中国化"运动主要倡行者的舒新城,其新教育中国化思想具有浓郁的传统教育的色彩.舍勒的情感现象学表明,舒新城奠基于对传统教育的爱和对新式教育的恨的情感体验,给予了传统教育以肯定的价值,导致了他新教育中国化思想的传统教育取向.舍勒的情感现象学启示我们,对教育家情感的关注,也许将使我们的思想研究更加完整、丰满和厚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