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尝试以X县S社区内困境儿童为例,阐述其生存需求和监护保障情况,并以社会工作理论为指导原则,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的相关服务,提出改进策略: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工作服务;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持,释放心理压力;扩宽困境儿童的社交空间;为困境儿童搭建多方保护体系和服务体系;提升困境儿童监护人养育能力。  相似文献   

2.
东莞市作为社会工作开展的前沿,在机构设置、社区矫正队伍建设、帮教方法及成效评估等方面均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但工作方法不系统、帮扶政策缺失、矫正队伍能力不足、缺乏矫正成效评估方法等问题,也使其社会工作陷入了发展困境。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坚持社会工作基本价值理念,着力加强人才队伍能力建设,设立专业组织机构并进行项目化运作,完善社区工作的评估机制,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内容与方式方法的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包含地点、对象、主体、期间、内容、目的、方式、性质等八大要素的社区矫正的概念应为:将符合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使他们与社会同步发展,能够过上正常的社会生活,对他们进行监管,并以帮助、教育为主,运用社会工作方法的罪犯矫治制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传统的控制模式虽对惩治越轨、维护社会秩序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局限性和弊端也日渐彰显,甚至“失灵”。社区矫正所反映的是一种较先进的、符合社会发展的、较新的法制理念。基于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探究社区矫正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有效构建适合国情与时代背景的社区矫正体系,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区矫正制度随着新的刑诉法的颁布进一步引起了注意,这一制度是连接刑事司法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恢复性刑事执法措施,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在我们的实际调查中,发现了一些关于这一制度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如资金短缺、人员不足、公众对这一制度的认识不足等.本文结合在实际调查中的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希望对社区矫正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试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社区矫正的现状及西秀区展开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乡接合部具有城市和农村的双重特性,其社区既具有部分城市社区功能,也具有农村社区流动性强和空心化特征。社工机构嵌入社区治理时,其定位与参与路径受此背景约束。既有的三社联动理论由于过于理想化而适用范围狭窄;协同治理理论过于注重社工机构对社区权力结构的嵌入,而忽略了社工进驻社区本身对社区生活系统的融入。在重新思考社工机构参与社区治理的定位与路径时,嵌入理论概念得到进一步阐释和扩展。社工与社区工作者、服务对象等主体的多元互动,使得社工机构从介入社区治理转变为嵌入生活治理,进而融入社区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8.
社工是一项新兴的职业,其工作具有专业性和职业性。它为提高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重要性、有效性,形成加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枢纽和桥梁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社工通过对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进行方向性、专业性、针对性和多方的引导,真正成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成长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9.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制度,相比于监禁刑更能体现刑罚轻缓化的趋势以及刑罚预防和改造犯罪的积极功能,不仅能够节约行刑成本,而且有利于犯罪人回归社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有利于社会和谐。教育矫正和帮困扶助作为其中两个重要的任务,在社区矫正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其在实践中的实施情况并找出问题所在,从而进一步提出完善建议将有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0.
流动儿童群体比较庞大,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回顾了流动儿童的基本现状以及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教育的途径,以高职院校志愿者介入社区流动儿童教育为例,探讨了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流动儿童教育的形式,凝练了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教育的理论模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前社区矫正的试行受阻于体制转型迟缓且前景不明。与传统体制相比,贴近基层法律服务的司法行政部门更易树立以人为本的矫正观;以假释人员为主的矫正对象结构决定了司法行政部门接手社区矫正的必要性;持续扩大社区处遇对象更须充分利用其管理优势。因此社区矫正主体应以司法行政机构为主导,形成公安、检察、法院联动体制;该体制还须尽量吸纳社会力量,最终以"小政府、大市场"的政府购买模式完成对特殊类群的观护及督导。  相似文献   

12.
通过淮安市社工驻校试点计划的实施,发现社工驻校面临社工机构自身的发展问题、应试教育与社会工作的冲突、管理多重化、项目资金分配不合理、社工岗位设置的困惑、评估机制的缺乏等困境与难题。认为可从政府加大经费支持、实行层级管理、做好学校社工的宣传、社工岗位内设与外置相结合、建立可操作可量化的评估机制等方面入手,解决社工驻校的问题与困境,推动学校社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社工是我国加强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但是,实际执行情况不容乐观.文章通过时北京市、成都市、上海市大学生社工现状的调查,对朝阳区大学生社工现状和学习需求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提出了加大社区工作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支持社工的氛围;设计有吸引力的薪酬体系,合理体现物质保障;建立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促进大学生社工尽快成长;明确大学生社工身份;大学生进社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等建议,并且提出了高校、社区联动共同培养人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从三个理念源——利益协调、和谐与生存发展权出发,研究我国农村流动人口罪犯社区矫正的法律制度,并通过对观念、立法、管辖、形式、机构、队伍建设等六方面问题的考量,提出完善我国农村流动人口罪犯社区矫正制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福利院儿童作为一个特殊放入弱势群体,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使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应当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如何解除院内孩子的"替代强化"行为结果影响模式,使他们更加健康全面的成长是我们所要探索的问题。通过在福利院两年支教工作的体验,提出让孩子们"走出去"的观点,希望能对福利院儿童放入健康全面发展和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当下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通过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联合,让具有崭新社会工作理念和先进专业知识方法的专业化人才引领社区文化从浅表向纵深行进,是改变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苍白面貌的创新之路.而高校与社区专业领域合作平台的建立,将会给城市社区文化深度建构和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带来共生与双赢.  相似文献   

17.
治本安全观是新时期社区矫正工作的政策指引,是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追求对社区矫正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时代国家总体安全观的迫切需要。治本安全观的核心是把“不跑人”的底线安全教育转化为向社会输出“合格”产品的修心安全教育。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还存在志愿者数量不够、素质有待提高、工作方法不多、措施不够、对服刑人员的矫正教育不聚焦等不足。针对以上问题,围绕治本安全观需要,在大学生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背景下,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的素养指导、校地双方通力配合完善机制等措施,推进治本安全观统领下的社区矫正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社区矫正纳入刑法条文中,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在法律层面上得以确立。但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在实践中还存在强制约束力不够,检察监督的方式、手段缺乏,适用率低,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管存在漏洞等问题。借鉴国外社区矫正制度及其监督模式,我国检察机关应不断强化对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建立社区矫正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对服刑人员及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加强对人民法院适用社区矫正的监督。  相似文献   

19.
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是我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内容。昆明市盘龙区作为云南省首批社区矫正试点地区之一,起步较早,积累了有益的工作经验。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不断推进,必须完善社区矫正立法,加强队伍建设,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和构建社区执行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20.
自引入“社区矫正”这一概念以来,我国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已开展了8年多,其中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障了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进行。修正后的刑诉法虽对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对象等进行了规制,但社区矫正的检察监督仍存在诸多“盲区”,从而导致检察机关监督职能缺乏完备的法定依据;监督对象不明;检察机关内外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有必要在现行社区矫正语境下,对我国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进行相关研究,探索完善社区矫正中检察机关监督职能的具体途径,以保障检察机关监督职能的实现,维护司法权威及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