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语文的这一性质,作文教学是关键。初中学生身体发育基本成熟,思想认识有所提高,但身体机能还不健全,独立意识还不强,情感具有模糊性,对人对事的客观性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只有深入挖掘作文教学,才能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离不开作文前指导和作文后指导。  相似文献   

2.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教学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要讲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文教学的工具性,体现在写作训练的方法、技巧上;作文教学的人文性,体现在写作过程的生活感悟、真情流露、自由表达上。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内与外、形与神的有机结合,这是实践作文教学新理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语文的这一性质,作文教学是关键.初中学生身体发育基本成熟,思想认识有所提高,但身体机能还不健全,独立意识还不强,情感具有模糊性,对人对事的客观性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只有深入挖掘作文教学,才能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离不开作文前指导和作文后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说明在基础教育阶段,如何指导好学生作文,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作文教学走出困境呢?我认为应该端正以下四种关系。一、作文与做人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就作文教学而言,就是要学生明白"写什么,怎么写;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作文教学而言,就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写,怎样去写"。作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问题,实  相似文献   

5.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课程特点决定了语文的基础地位,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写作能力的关键。但小学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重阅读、轻写作的基本现状没有得到改变,小学作文教学亟待更新理念,改进方法,提高实效。  相似文献   

6.
<正>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将语文作文教学作为研究课题,因学生的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最好体现。学生在写作中不仅可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而且中华的传承离不开好的文学作品。作文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不少学生作文内容空洞,写作缺乏素材,一提起写作文就拿着笔不知如何开头,写作能力欠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对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进行了一定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所谓音响作文,就是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以生活中的各种音响为中介,为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作文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该实验既注重发挥作文的工具性,也注重通过作文训练陶冶儿童的审美情感。音响作文作为一种合成教育,将作文教学与音乐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既能感受音乐的美,又能发展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教学重点应放在阅读教学和作文训练上,两者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做到以读促写,而不能将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割裂、脱节。教师要按照语文工具性的特点推进教学,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根据单元结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各类文体的特点,掌握方法,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而作文评.语,则是这一环节的点睛之笔。只是,很多时候,我们给学生的作文评语单一而枯燥,大多数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写作技巧、章法结构等工具性一面的引导,却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忽视了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培养和尊重,更忽视了“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在语文课程逐渐走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今天,笔者以为不妨给我们的作文评语也加点调料。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往往比较重视其工具性,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的人文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中认真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是语文教学体现人文性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一、作文教学的价值观 :从人文分离走向人文合一《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我认为 ,就作文教学而言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就是让学生明白“写什么、怎样写”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就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写、将怎样去写”。这四个问题是构成完整的作文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作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问题 ,实质上是作文与做人的关系问题 ,两者的辩证关系应该是“为做人而作文 ,以做人促作文”。也就是说 ,作文教学首先要明确“为什么…  相似文献   

12.
阮玉凤 《成才之路》2013,(26):62-63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历练环节。随着课改的深入和升学制度的逐步改革与完善,作文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可见作文教学相当重要。但现今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现状存在需解决的问题。一、存在的问题(1)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致使作文教学"出轨"。语文教学要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水乳交融。"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将之误读了,淡化了学生基础的夯实。尤其是在公开课上更是表现为对课文人文精神的深度挖掘,几乎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初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题,教师认为不好教,学生认为不好学.这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分不开的.现在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解决如何写的问题;人文性是解决如何想的问题.还特别强调了学生作文的创新力和创新精神.那么,如何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一个关键,而写想象作文是培养想象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明确学生的作文是练笔。语文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丰富写作积累、循序渐进练笔、评价修改作文这三部曲构建和谐高效的作文教学,一定能激发学生练笔的欲望,促使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作文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等正是其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的折射和表现,所以人文教育在作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指导学生走进文本积累素材,发展核心素养以及抒发真情实感,以便在作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6.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作文教学而言,就是要引导学生从人文分离走向人文合一,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它不仅要体现工具性———让学生学会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还要体现人文性———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理念,才能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一、让作文教学回归到写作的本体———生活上来。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有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投入生活,热爱生活,把经历的一切都当成一种享受,才能感悟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笔者从学生的一次作文练习中发现,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的缺失,都会破坏文章的美感.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课程的基本特点,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借这次作文练习,笔者谈一些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应该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工具性体现在语言、方法、技巧上,人文性体现在对生活的感悟、真情的抒发、人格的塑造上。要实现两者的统一,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倡导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写通畅作文;倡导独立思考和独特见解,写个性作文;倡导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写大气作文;倡导作文与做人结合,写真情作文;倡导愉快主动地表达,写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20.
许秀园 《考试周刊》2012,(79):54-54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的基本学科之一,它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让老师们比较头疼的教学环节。如何开展语文作文教学,使学生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