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铁峰先生在《萧红文学之路》一书中提出的马伯尔“不是成功的典型”的两条理由进行商榷。在进一步深入分析马伯尔的性格特征及形成原因和萧红如何塑造这个人物,为什么要塑造这个人物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在浮华的文学时代,我们需要质朴,我在《萧红传》里体会到了久违的质朴。“质朴,一种审美境界,一种表现风格,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生态度。” 质朴体现了人性的高贵。这种高贵包含高度自尊、自爱和尊重他人的品格。铁峰先生在谈到他为什么要选中萧红作为研究对象时说:“大概这和我的思想性格有关罢,我不愿趋时,凡是时髦的事,我都不干。大伙都在研究的作家作品,我决不去‘插足’,更不去嚼人家嚼过的东西。我的信条是做别人不愿做不敢做的事,跌倒了爬起来,抖掉身上的尘土,擦  相似文献   

3.
<正>萧红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在三四十年代有着"文学洛神"之称,小说《生死场》是萧红传世的经典名篇。正如林贤治在《萧红十年集·上》的"前言"中提到的,萧红本人具备"女性"和"穷人"两个文化身份,而且这两个身份是重叠的关系。正是基于自己的生命体验,萧红将哀悯和关怀的目光投诸下层女性。在《生死场》中,萧红敏锐地凸显了贫弱的底层女性处于  相似文献   

4.
在已有多部萧红传记、评传行世的今天,从事萧红研究的学者郭玉斌出版了一部<萧红评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6月),通过对萧红生平事迹澄清考订,通过对其作品的深入评析,全面地凸显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女作家萧红的生命道路和文学成就,是在萧红诞辰百年前夕所奉献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巴金与萧红     
从1934年11月萧红萧军南下上海至1937年9月他们离开上海的这段时期,萧红在文学方面得到鲁迅、巴金的关爱和扶持,刚跃上沪上文坛不久就产生巨大影响。由巴金任总编辑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在短短的9个月时间内,给萧红出版了3部散文(小说)集:《商市街》《桥》《牛车上》。接二连三为年轻女性作家出版作品集,不能不说融有巴金扶掖年轻人的一腔火热情怀。无论在萧红的生活还是在萧红的作品,贯串的是如巴金所倡导的那种平民情结。巴金晚年与黄源晤谈,不止一次提到萧红,为一代才女早逝惋惜。  相似文献   

6.
尹奕歆 《作文与考试》2023,(Z2):186-187
<正>萧红:《呼兰河传》作者介绍萧红(1911年-1942年),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回到香港以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相似文献   

7.
紫陆 《初中生》2012,(17):36-39
正【导言】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县人。萧红是中国近代最具才情的女作家之一,被誉为上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相似文献   

8.
这些年,有多少人在研究萧红,不道知;有多少文字在谈论萧红,也不知道。只知道,要找一本萧红的作品,必须费尽周折;只知道,萧红的名字对今天的青少年,是那般陌生。因此,读到张微一的散文《因此想念萧红》(见今年第一期《中国校园文学》),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拨乱反正工作的深入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萧红研究“热”,并曾波及到港台和国外,香港各大报刊发表了为数可观的介绍、研究萧红的文章。一九八○年,台湾《中国时报》发表专文介绍萧红著作,《台湾日报》连载谢霜天女士的萧红传记小说《梦回呼兰河》,时报出版公司翻译出版了美国汉学家葛浩文博士的《萧红评传》,新  相似文献   

10.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跋涉》是她的第一部小说集。《跋涉》的写作绝非偶然,它是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学潮流与作者独特生活经历的有机契合进发出的火花,在当时的青年作家之中颇有代表性。《跋涉》在思想阐释和艺术表达上存在着诸多问题,这表明作者当时尚未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文学道路,但它为萧红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在萧红小说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三四年六月间,两位文学青年——萧军和萧红,由日寇侵占下的哈尔滨出走,绕道大连,到了青岛。俩人在青岛完成《八月的乡村》(萧军)和《生死场》(萧红)的初稿后,出于寻找人生之路和文学之路的迫切愿望,他们很想得到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文学家的指点,便抱着一种“遥远的希望”,给鲁迅写了一封求教的信。出乎他们意料,鲁迅很快就有了答复,还表示愿意仔细阅读一下他们的小说。之后,萧军和萧红又  相似文献   

12.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北京图书馆等单位邀请社会知名文学专家参与评选的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活动近日在京揭晓。近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伯元)、《老残游记》(刘鹗),现代小说《呐喊》(鲁迅)、《边城》(沈从文)、《呼兰河传》(萧红)、《围城》(钱钟书),当代小说《白鹿原》(陈忠实)、《北方的河》(张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她的亲人不会忘记,龙江的后人不会忘记,全中国所有热爱文学的人不会忘记,萧红,诞辰100周年了,一定要纪念她。而我,除了常常想起萧红故居,更常常想起萧红的不朽作品《生死场》、  相似文献   

14.
许鞍华的《黄金时代》将萧红搬上电影荧幕,萧红及其作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位女导演将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传奇人物萧红呈现给大家,让人们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了在动荡年代与命运抗争的女子的一生。在许鞍华导演的眼中,萧红性格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冲动",这体现在萧红对爱情、文学和她所向往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中就可以看出。许鞍华用镜头向观众解读她眼中这样一个冲动的萧红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刻理解萧红的文学及其带来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5.
萧红 ( 1911-1942 )是三十年代著名的女作家。她在短短的十年写作生涯中 ,创造了一百余万字的艺术瑰品 ,其中《呼兰河传》、《生死场》、《马伯乐》、《商市街》堪称传世杰作。关于萧红研究 ,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由国外浮出水面以后 ,随即引起了海内外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 ,并于八十年代在中国大陆出现了“萧红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 ,特别是视角的拓展与方法的更新 ,萧红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是由于萧红作品越来越显示出弥足珍贵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以及由此而来的独特的精神气象与美学风度。我们有理由相信 ,萧红不…  相似文献   

16.
何人绘得萧红影 望断西天一缕霞──萧红研究述评王艳芳萧红,被聂绀弩称作“大鹏金翅乌”的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以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笔致今当时的人们对人间才华发出了由衷的赞叹!美国学者葛浩文在《萧红评传》中说:’‘萧红的力作将因为它们历久常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于今年5月份,出版了呼兰师专学报副主编姜志军同志的两部学术著作:《鲁迅与萧红研究论稿》和《编余随笔》.《鲁迅与萧红研究论稿》一书,主要对鲁迅的小说代表作《阿Q正传》、鲁迅杂文的语言艺术、鲁迅作品的童心美、鲁迅对萧红创作的影响和萧红的创作风格、美学追求、作品成败进行了研究品判,此书论述求新求深求是求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朱幸纯 《培训与研究》2010,27(3):16-18,33
《呼兰河传》作为萧红的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文学作品,常常被人当作为她做传记的重要资料,同时诸多研究者也采用萧红的传记对她的这部作品进行研究,特别是关于她的童年的相关研究。但实际上传记与文学之间存在较大区别,不应将萧红的传记与她的文学作品完全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19.
《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现代著名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萧红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但其一生命运多舛,31岁就重病而亡。  相似文献   

20.
《呼兰河传》作为萧红的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文学作品,常常被人当作为她做传记的重要资料,同时诸多研究者也采用萧红的传记对她的这部作品进行研究,特别是关于她的童年的相关研究。但实际上传记与文学之间存在较大区别,不应将萧红的传记与她的文学作品完全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