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飞 《中国教师》2008,(11):29-30
<正>一日,儿子放学,我去接他。儿子小声告诉我,旁边那位年轻漂亮的姑娘是他的外语老师。我要他主动和老师打招呼。"Hello,MissLi",儿子脱口而出,那位老师流利地回答"Hello,boy",没  相似文献   

2.
儿子虽然是个调皮的主儿,但他仍然坚持白天按时到校,晚上做功课也常常要到深夜,还算是一个学习用功之人。可有时,儿子的一些做法让我看不懂,为他开始着急,而我们父子之间的“斗争”也往往被这些事情所引发。阶段性胜利已经到高三的最后冲刺阶段了,他竟还十分热爱祖国的体育事业  相似文献   

3.
丁飞 《家庭教育》2005,(7A):55-55
我父亲是个农民,他当年教育我们兄弟四个时采取的是“棍棒政策”。记得一次,我大哥和几个伙伴到村西的水库里去学游泳,父亲知道后,把大哥拽回家,好一顿鞭打,打得大哥身上一条条血道道,再也不敢去玩水了。就这教育方法,我们兄弟四人一个个考上了大学或中专。  相似文献   

4.
杨阳 《家长》2010,(8):34-35
丁俊晖的父亲丁文钧认为,既然儿子有打斯诺克的天赋,就要尽己所能让儿子在斯诺克的世界里施展才华。  相似文献   

5.
6.
木子 《家教指南》2004,(1):14-15
背景:中国传统家教“不打不成器”的观念根深蒂固,今天当赏识教育、终身教育等新教育理念冲击传统教育的时候,总有不少家长抱怨:打,不行;但不打,教不好。近来,在城市热门话题“丁丁案”中,丁丁妈妈与“继父”在使丁丁身心严重受创之后,居然还直言不讳:“我们打她是因为爱她”!于是又引起了人们对家长管教时该不该打孩子的关注。现实:全国半数以上孩子在家挨打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发展研究所在北京、上海、山东、湖北等十省市所进行的“少年儿童人身伤害问题研究”随机抽样调查表明,父母在管教孩子时,采取打或骂方式的大有人在。在被调…  相似文献   

7.
王勤 《湖南教育》2009,(1):43-44
一所学校的成长,首先是教师的成长。我所在的冷水江市红日实验小学作为一所县级小学,经过30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优秀学校。我在这所学校担任校长15年,15年来,我也成长为一名优秀校长。学校的成长、我的成长,与教师的成长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8.
雨薇 《家教指南》2006,(12):29-31
很多父母都想以最迅疾的方式制止宝宝恶劣的行为,一个红红的巴掌印上了小屁屁,宝宝的恶劣行为立马便被制止了.比你好劝歹说要立竿见影得多。但是打屁屁只会让你的宝宝惧怕你,而不可能让他认识到他的行为究竟有什么不合适。  相似文献   

9.
10.
名校长成长既有复杂多样性,又有客观必然性。中小学名校长的成长规律主要体现在:名校长的成长是一个校长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名校长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反复学习与反复实践相结合并相互促进的过程,名校长的成长过程也是校长主动发展的过程,名校长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利用外部资源和条件进行优势积累的过程,名校长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在校长主体与客观环境互动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中小学名校长成长是造就一支专业化校长队伍的重要课题,也是关系到学校和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问题。为此,笔者就目前流行的成长过程说、成长阶段说和成长规律说等结合一些名家观点阐述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不打不成材     
儿子杨昊鸥一篇《我和父亲的战争》先后在国内几十家报刊转载,新浪等网络媒体推波助澜,《读者》还把那充满火药味的标题印在最显眼的封面上。不用说,我这当父亲的几十年来修炼成的灿灿金身顿时污渍斑斑。  相似文献   

13.
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而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教给孩子学习方法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在对女儿的家庭教育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柳再义 《新读写》2009,(7):38-38
若让我写与父亲的对话,我一定不知如何下笔,因为我们的对话总是围绕一个话题不断重复;若让我写与父亲的距离,我一定想都不想说,我俩之间横亘着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两代人就是绝然的不同。可是,这两位作家的文章,让我回忆起很多我与父亲之间有趣的事情和曾经交流过的令人玩味的话语。温馨的画面一幕幕,父亲陪着我长大,我陪着他变老,我们也许就是一个人。  相似文献   

15.
女儿刚上学时,回家的路上,总是兴高采烈地讲学校的事。 女儿边走边问:“妈妈,你是不是希望我每天放学后,都在学校把作业写完呢?“  相似文献   

16.
穆紫 《家庭教育》2004,(9A):42-43
曾有媒体提到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小学生在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时,其中竞使用了72个“死了”。如“热死了”、“烦死了”、“愁死了”、“累死了”等等。整篇文章都是十分简单的词语。毫无文采可言。消息一出。顿时引起许多热心人包括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一名优秀的校长能够有效的整合学校的各种资源,由此带动一所学校的发展。本文以探讨名校长成长规律为切入点,从对名校长的价值及名校长与普通校长的比较分析中,提出了名校长成长的实现路径,期望给一线的校长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乡村地区义务教育品质的提高与均衡发展,对更多乡村校长的专业成长形成迫切需要。基于乡村校长成长的引领需求与名校长辐射需求,强调名校长反哺福建省乡村校长培训的重要性,从目标一致性构建成长共同体、成长有迹可循的“行为暗示”、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碰撞具体分析名校长反哺福建省乡村校长成长的“领头雁”效应产生的逻辑。为此,提出战略规划布局“1+M”阵地生态圈、优化科教扶贫政策,畅通名校长辐射渠道等进一步发挥名校长“领头雁”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成长的足迹     
走在沙滩上,温柔的海风吹拂着我的脸颊.脚底的沙粒散发着温暖的气息,缓缓地步行。向远方走去,蓦然回首,却发现脚印中的我,脚印里的回忆。——题记 那是小学六年级最后一次考试,就在那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真得长大了。  相似文献   

20.
不做教书匠     
突然之间想到,应该用“教书匠”这个题目做一篇文章,可等我上网搜索以后才发现,“年轻的校长”管建刚先生早在2005年,就把这项工作做出来了,并且是一本很厚重的书。尽管如此,我还是想用它做文章的题目,因为我看到的“教书匠”的思维方式和授课风格,在校园里实在是不乏其人,我觉得很有必要给这些行为亮一亮相,希望借此给有类似倾向的教师一些善意的提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