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宋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以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为主,特别是作为绘画与实用美术相结合的宋人小品画,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子母鸡图》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画家对物象的观察细腻入微,写生意味浓厚,幅中虽无作者款印,但推断应出自院画名手。《子母鸡图》的生活气息非常浓郁:一只母鸡引领五只孵出不久的小鸡,在地上漫步觅食。母鸡雪白的羽毛蓬松亮丽,眼神似乎有点紧张。画家只用上  相似文献   

2.
儿童在8、9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身心发展,开始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空间知觉也由平面的空间思维向立体的空间思维不断发展,他们的绘画也开始由“主观感觉期”向“视觉写实期”过渡。这一时期的儿童,对于自己幼儿时期的作品不再“留恋”,他们开始羡慕那些比较写实的成人作品。但是,由于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一部分儿童会由于绘画能力的发展相对较慢,对自己“眼高手低”的现状无能为力,逐渐开始对绘画兴趣“降温”,对自己的绘画作品失去信心,出现了绘画中的“U谷期”。如何搞好少儿这一特殊时期的美术教育,填补儿…  相似文献   

3.
中国绘画发展到唐代,已经进入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成熟阶段,它是我国绘画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时期。吴道子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池莉的写作依然关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婚姻与爱情,发现并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表现出作家的探求精神。这一时期作家的写作立场也发生明显变化,站在女性立场对女性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是其这一时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纵观中国画发展,北宋时期是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转型时期,文章围绕北宋画坛状况,从宏观的角度,讨论这一时期体现在绘画功能、创作主体意识、绘画品评标准、绘画表现风格等多个层面的转型特点。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池莉的写作依然关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婚姻与爱情,发现并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表现出作家的探求精神。这一时期作有的写作立场也发生明显变化,站在女性立场对女性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是其这一时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魏晋时期是我国绘画史上艺术风格变化的重要阶段,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的发现弥补了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空缺,魏晋墓室壁画既继承了汉代绘画的传统又有新的发展。对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的简况进行介绍,并对魏晋墓室壁画的绘画手法、特点及绘画手法的演变背景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 绘画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反映。从艺术对现实事物的关系来看,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反映的形式。但是当专门研究这一社会意识形式的特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从作品本身的范围内区分出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绘画艺  相似文献   

9.
9岁左右的孩子处于图式期与写实主义绘画期之间,这一时期的孩子即可以简单描绘事物同时以实物本来的空间深度和颜色来绘画的能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0.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社会有较高的开放性与自由度.生活在这种背景下的唐代女性的地位不同于以往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女性.她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绘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唐代女性题材人物画恰恰是反映了唐代时期女性的社会风貌.她们所受到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较少,有了较多的自由,也形成了唐代女性旷达、奔放、勇敢活泼的精神面貌,以及独特的行为风格、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1.
南宋是风俗画创作的高峰期,也是理学形成的重要社会时期,该时期的风俗绘画作品深受理学的影响,画面内容亲切真实,生动形象,表现出了一种平淡质朴的美。南宋货郎风俗画家们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他们主观感受到的社会生活,以及“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绘画创作理念。通过对南宋货郎风俗画的题材和技法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夯实当代风俗画的民族根基。  相似文献   

12.
北宋中期,伴随文人画的发展,墨竹绘画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科,标志着此时期的绘画不仅内容愈加丰富,而且题材也愈加专门化。该时期墨竹绘画以苏轼、文同为代表,在表现手法上以单一的水墨为手段,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宗旨,成功地将诗、书、画这三种相对独立的表现形式融汇在一起,创立湖州竹派。北宋中期的该绘画题材及其表现形式对宋后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物画发展至两宋时已趋于成熟,该时期的人物画因其表现主题和题材范围的突破,绘画表现形式和技法的创新,人物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等细节的刻画,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婴戏图为宋代流行之题材。娃娃类年画是早期杨柳青年画作品的主要内容。杨柳青年画中的娃娃画吸收了以苏汉臣《秋庭婴戏图》为代表的宋代婴戏图的众多元素。《秋庭婴戏图》用线上多是游丝描,并把笔的提按、徐疾、轻重等等控制到了最为精妙的状态。受其影响,杨柳青娃娃画的线条圆润流畅、富有变化。  相似文献   

15.
六朝隋唐的山水画只是作为人物画及牛马车辔的背景不成为独立的资料 ,因而谈不上什么审美价值 ,随着中国封建社会从唐王朝到宋代鼎盛走向衰弱的变异 ,门阀世族的地位由荣而衷 ,庶族地主却通过科举入仕而由弱而强 ,代表地主阶级审美趣味的中国山水画也逐渐趋向成熟 ,宋代是确立中国山水画独立地位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大多是理想化了的山水,一般是通过实地描写自然景色来抒发思想情感并表达作品的主题,而南宋的山水画由于特殊的环境则讲究画面含蓄,力图实现爱国情感与诗意之融合。在山水画的自然观方面,无论北宋还是南宋的画作则是一脉相承的,官府所推崇的理学对山水画的影响极大,并成为其精神法则。  相似文献   

17.
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工致、细腻、色彩艳丽、重形似,但不失其"意",是院体花鸟画的高峰。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所特有的写意性是绘画历史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产物。正确认知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的写意性,有利于全面把握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的风格。正确认知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的写意性,有利于辨别现代花鸟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南宋的花鸟、走兽类绘画较之北宋来,主要有四点变化:表现出充分的创作个性和特长,风格、技法呈多样性发展;注重主体与环境关系的处理,花鸟改变了北宋的全写实,畜兽则相反地转向了全写实;将北宋的长卷大轴,转为以册页和纨扇为主,向小型、精巧化发展;继承北宋人画的传统,并发展出“四君子”、“岁寒三友”,以之寄托高洁情怀或民族气节,且将水墨花卉竹木的艺术性推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9.
宋代的人画理论是中国人画理论的滥觞,它的形成指导了宋代人画的发展,也影响了中国后世人画观。本立足于宋代的画论,对宋代的人画观进行考察,以说明宋代的人画理论倾向,以及其独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论元代隐逸山水画的纯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逸山水画在宋代几经挫折,产生了很多作品,但就其纯粹性而言,仍不及唐代,山水画中的隐逸文化略呈颓势。山水画在元代才摆脱颓势,完成了对唐代山水画的隐逸回归和升华,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