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日臻成熟的中小企业集群相比,装备制造业集群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秉承波特的研究思路,结合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特征,构建出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框架,分析了结构升级与产业聚集的互动机理,提出了实现二者良性互动的三种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2.
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是区域装备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提升的基础.从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动因入手,结合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过程,总结影响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以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装备制造业是广州市基础性产业,对广州市经济的长远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随着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以及装备制造业规划的出台,广州市装备制造业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挑战.在分析广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技术、自主创新以及人才等角度分析广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从重点发展产业、创新体系构建、品牌树立、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广州市装备制造业优化升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高速、重载和信息化装备主要还是依靠进口.本文基于我国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的现状,讨论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模式,并提出若干提高我国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高速、重载和信息化装备主要还是依靠进口。本文基于我国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的现状,讨论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模式,并提出若干提高我国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装备制造业正处于从传统制造向数字智造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研究数字经济如何驱动装备制造业升级对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上市企业100强的问卷调查数据,从外部环境、内部能力以及链接内外的战略与组织三个维度提炼出九个关键影响因素,进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其对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作用。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内部能力、战略与组织均对装备制造业企业升级具有路径影响,按照这三个因素的作用形式,将装备制造业企业升级路径划分为内部推动升级模式、外部促进升级模式、内外部融合升级模式三种类型。研究提出,要从优化外部环境、强化内部能力、重构战略与组织等方面持续加强,以推进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升级。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产业融合存在的理念转变与政策缺失、政府管制与市场分割,以及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障碍的基础上,依托创意理念、创意工艺和创新技术,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渗透到制造业的循环经济系统,构建由创意生产、创意营销、创意使用和创意回收四大环节组成,由政策、技术、服务三大体系支撑的融合发展模式,以实现自然资源生产率和多重附加值的同步提高,促进经济、科技和文化融合下的制造业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8.
能源约束视角下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优化模拟与演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北京市1987年-2007年的地区投入产出表,在能源消耗总量约束条件下构建了北京市1987年、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五个时期的投入产出优化模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的手段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通过五个历史时期的优化模拟,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比较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真实产业结构与优化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研究表明:①北京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发展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保险业和其他社会服务业部门;②除1987年外,北京市其他各时期工业调整方向需要降低大部分工业的比重,2002年和2007年则需要适度提高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比重;③通过比较五个时期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优化模拟,得出北京市1997年的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最高,2002年则最低,同时数据显示北京市2002年以后的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低于2002年以前,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仍旧具有较大的调整潜力。最后,提出了北京市产业结构未来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企业规模系统进行结构分析,构建了仿真模型并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对技术创新加以衡量,以销售收入、职工总数和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规模的水平变量,设计了大企业--技术推动模式、中小企业网络--市场拉动模式和企业集群式--推拉结合模式三种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并以此为依据对参数进行相应调整,对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企业集群式--推拉结合模式是辽宁装备制造业中长期理想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完成装备制造业的集中化与规模化,发挥产业集聚与集中优势,是培育和增强制造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分析了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模式和集群网络要素链接结构,并以黑龙江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剖析,针对实证结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