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我的孩子还是个小宝宝的时候,我便开始思考,如何度过我与他每天大量的独处时光。阅读成为了我的首选。刚开始我不知道可以给他读什么,什么样的书适合他看,我试着拿着书籍为他朗读,小小的、还不会说话的他乖乖地躺在旁边,挥舞着手脚听着他根本不懂的文字,听着、听着就进入了梦乡。自此,便开启了属于我们的阅读之旅。  相似文献   

2.
我在斯美塔那歌剧院的门口见到了小沃尔尼。他蹦跳着朝我跑过来,他扯我的衣角,可是我很抑制地没有抱他。他美丽高贵的妈妈洛维塔在后面微笑着朝我走来,我骄傲地微笑,然后转身走进剧场。  相似文献   

3.
老师的魅力     
近期听了几位专家的报告,北师大的肖川、广西师大的孙杰远教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听课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两位老师的人格魅力。肖川教授的知识面非常广,文学修养尤其深厚。即使是理论性很强的内容,他也能时常运用优美的语言讲授,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他在阐明观点时所表现出来的朴实的人格,使我感受到他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富有。他完全投入在所要传授的内容之中,用心与我们交流,边讲边欣赏着、品味着。作为学员的我也被吸引进去,也在欣赏着、品味着,思索着。他语言的准确、生动、精练、幽默、深入浅出,学术见地的独到、深…  相似文献   

4.
王莉 《今日教育》2023,(6):75-77
<正>又到六月,又到父亲节。每年的父亲节,我都会写一些文字,怀念我那已仙逝多年的父亲。我常常想,什么样的父亲在他离开多年以后,还能让其孩子持久、深沉、满心温暖地怀念他;什么样的父爱,能让孩子如沐春风而刻骨铭心;什么样的父教,能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深远。无论一位父亲是什么性格、学历、职业、地位,只要他真诚地爱过孩子,只要他对孩子尽心尽力,并且心甘情愿地对孩子倾注了大量的时间与情感,他的爱,孩子一定会收到,并永世难忘。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对孩子全心全意付出,“将一切可能的时间献给孩子”的好父亲。虽然他陪伴我的岁月在我的生命长河中实在是太短暂了,但是他的爱就像阳光一样始终环抱着我、温暖着我,从未离开;他的爱就像坚实的铠甲,始终保护着我、鼓舞着我,让我有勇气与力量面对人生风雨。  相似文献   

5.
读懂自己     
张敏 《高中生之友》2014,(12):40-40
秋风乍起,落叶纷飞,重阳又至。我没有心情去外面赏菊游玩,独自待在房间里回忆着往事,审视着自己。那是去年重阳节的事情。那天下午,秋风阵阵,落叶飘飞,我疾行于通往公园的小路上,突然遇到了他——那个有点痴傻不会说话的大伯。他双手上下舞动,不知在比画些什么,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倒霉,怎么会碰见他呢?看到他走近要跟我“聊天”的样子,我迅速转身,想装着不认识他借以离开。  相似文献   

6.
成功     
那16级楼梯,在2岁的儿子眼里无异于一座大山。“今天爸爸不扶你,自己上。”我说。儿子看看我,圆圆的眼睛里分明是兴奋,随即开始了艰难的攀登。我有意离他远些,以使他没有依靠。上到半途,他回头找我,见我还在楼梯下,忽然惊慌失措,身子一晃,似要掉下来。我的心揪在了一块,赶紧鼓励他:“上,慢慢上,你能上去。”他犹豫着。对他来说,下比上还难。他没有退路。他嘴里“爸爸,爸爸”地叫着,似在给自己壮胆。终于,他鼓足勇气,颤巍巍地抬起脚,继续往上爬。他成功了。当他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高兴得举着双手欢叫起来。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7.
读者反馈表     
任鹏 《山东教育》2004,(19):117-117
我一直在埋头备课,当我抬起头时,我不知道他在这儿站了多久,更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进来的,他是哪个班哪个老师的学生。他大概有七八岁的样子,胆怯中露着孩子调皮的稚气。他紧靠一个办公桌站着,就在我抬起头瞟见他时,他明亮的眼睛低了下去,小手紧紧地捏着衣角,紧紧地,这让他看上去很不安。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的矛盾与渴望羲黄文化史话之九李捷我从小喜爱读陶渊明的作品,《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都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记忆中,他是一位忧国忧民、潇洒而飘逸的哲理诗人。他追求着、向往着,不断地总结与概括着,也许,他并没有自己的理想的终...  相似文献   

9.
说实在的,第一眼看到他时.他给我的印象并不好.几位老师正围着他。他靠着墙,斜倚着身子,两手还在裤兜里.很傲慢地扬着头,不屑地看着眼前的老师们。他的神情一下子就把我激怒了。  相似文献   

10.
永远的感念     
相片上的两位长者是我的同事,我们同教毕业班语文。年轻的我永远对他们心存一份感念。居左的是智老师,50多岁,善良、豁达、乐观。每每面对他,我觉得就像面对自己慈祥的父亲。我敬重他,不仅仅因为他的善良和关怀。他很博学,文思敏捷,讲课诙谐、生动、深入浅出,特别是那豪放、粗犷的笑声,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学生都爱听他讲课,我也常常请教于他。他曾向我讲述他的过去,年轻时他在外地教书,一人独立支撑着一个家,那时的岁月是艰难的、清贫的,他快快乐乐地走过了每一天,走到了幸福的今天。每当我沮丧、失望、无助的时候,我…  相似文献   

11.
课间,我拿着书本走在楼道里。远远地,就看见上三年级的儿子高高地举着握成拳头的右手,蹦着,跳着,嘴里还“耶耶”地叫个不停。整个的楼道似乎只有他一个人,他就这样旁若无人地向教室里跑着。经过我面前,我赶紧拉住了他:“儿子,告诉妈,什么事这么兴奋?”他见是我,先是一惊(显然他只顾自己高兴,而根本没看到我),随即仰起小脸看着我,得意地说:“自己看看。”  相似文献   

12.
早上,一到教室就看见一块玻璃碎在走廊里。为此,班主任还和我们论辩是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但就在这时,我看见了一个装玻璃的工人。他在修窗,对,确切地说,是在填泥,而且填了好久。我特别欣赏他的动作,看着、看着,怎么觉得他像在雕刻一样,于是我想到了罗丹。他用那把铲子不停地轧着,填着,又不断地后退、前进地用两眼看。他是那样投入,甚至没有注意到他在那儿已经半个小时了。世界在他眼里仿佛是静止的,他的视线从不离开玻璃窗。他只是不停地看着、干着,重复着他的动作,不往教室里看一眼,也不往路人身上看一眼。他似乎很坚…  相似文献   

13.
那个小本子     
我当老师已经有十二年了。在这十二年中,我常常想起我的高中班主任。因为他的班主任工作以及教学工作的艺术魅力时时在影响着我,启发着我,让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促使着我进步。  相似文献   

14.
开学初的一天,远远看见了小Z,于是我放慢了脚步,因为我知道,他天天去教务处报到,却没有班接纳他,他已经联系一个月了。没想到,他竟停下脚步来等我,嗫嚅着:“黄老师,让我到你们班去吧。”我有点不知所措,只好说:“转班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我刚接班,也做不了主……”他失望着转过脸,说了声“老师,再见。”又向教务处走去……我心里顿时愧疚的要命,为什么不能给他一次机会呢?虽然他在(11)班人讨厌,但在高一教他语文时,他反应快、读书多,自己不是还很欣赏他吗?可如果收下他,班里岂不是多了一匹“害群之马”?我真的能驯服他吗?我没有足够的自信。  相似文献   

15.
儿子5岁了,非常任性。每次他做错事,我一批评他,他就哭着跑开,边哭边嚷嚷:“你们不爱我,我再也不回来了!”我只得紧随其后。儿子见我在后面追,跑得更快了。  相似文献   

16.
栾爱婧 《天津教育》2002,(10):27-28
男生小昆因成绩不好留级到我班中。他对老师有一种很深的抵触感,从小学四年级以后,就再也没有对任何一位老师称呼过“老师”。刚刚进入班中,他就表现出一副狂傲不羁的样子,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他是在用冷漠拒绝着这个新的集体,拒绝着他的新老师。该上课了,他面无表情地坐在座位上,没有书本,也没有文具,脸上写着“你能奈我何?”同桌的同学无意碰到他,他立即“奋起回击”:“找打啊!”看着他的“凶相”,同学们悄悄地躲开了他。而我一次又一次的家访、谈心,都被他冷漠地拒绝于心灵之外。看着这个孤独地来、孤独地去的孩子,我…  相似文献   

17.
我的懒爸爸     
王铭捷 《家庭教育》2009,(12):25-25
我的爸爸很懒。早上起床,爸爸比我起得晚,因为他想看电视。我出门的时候,他总是开着电视机看得津津有味,而我却不能看电视。星期天,我写作文,很辛苦。他却在外面吃喝玩乐。他回到家里,就一边喝饮料一边看电视,一会儿吃饼干,一会儿玩电脑。  相似文献   

18.
柔以克刚     
在我的地理课上,一个名叫杨羽的男生旁若无人地在底下做着他自己的事,我很想提醒他一下,于是走到他身边,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慢悠悠地站起身来却一言不发。我示意他坐下,并悄悄地提醒他说:“要好好听课!”他却很大声地回了我一句:“我听课了啊,只是不会而已!”  相似文献   

19.
释读父亲     
父亲是个永远的沉默者,在他的生活中没有笑声,没有掌声,有的只是经过岁月淘洗过的沉默,还有那深沉的长叹。记忆中的父亲是一件艺术品,静静地藏在被人遗忘的角落。他总是不停地劳碌着,永远不知停息,永远是个沉默者。当我捧回奖状的时候,他沉默;当我犯错误时,他沉默;当我伤心痛哭的时候,他依然沉默。他从不会表达对我的爱,总是默默地看着我快乐的身影;默默地寻觅着我成长的足迹;默默地倾听我的话语。他总是将笑容埋在心底,他从不知和我一起分享快乐,也不会替我擦干眼角的泪,更不会亲吻熟睡的我。那个时候的我甚至怀疑父亲是…  相似文献   

20.
永恒的小草     
我静心地听着19世纪法国最著名的色彩派音乐大师德彪西的经典乐章《幻想曲》。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花,有树,有街道,街道两旁闪烁着霓红灯。但这个世界更多的是小草。我认真地听着……冬天到了,皑皑的大雪覆盖着大地,小草也销声匿迹了,我在雪地里走着。忽然,一个年轻人闯入我的视野,他正在雪地里挣扎着。此时音乐的节奏也时高时低,时缓时急。那位年轻人不断摔跤,不断爬起来。但最后一次摔倒了,却始终难爬起来。我走过去拉了他一下,他却说:“走开,不要管我,我不要别人可怜我。离我远点,离我远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