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心理动力学上来讲,一般的考试并非简单为通过文化知识测试的过程,而是个人全面接受社会检验、确立自我的程序。进入高三尤其如此。首先,作为个人,必须通过高中最后阶段的拼搏证明,自己将来是有能力适应社会、独立生存的;其次,要从自身的年龄段来考虑心理动力学方面的含义,心理上的挫败感有时大于真正意义上的失败,要有坚强的挺身一搏的信念勇敢面对。高三学生主要会遇到以下突出的问题:对自己的期望过高。一些本已竭尽全力才取得较好成绩的同学,看到其他同学的快速进步会感到一种潜在的威胁,害怕失败;同时,对生活中的坎坷估计不足,对自己…  相似文献   

2.
培养现代青年的高尚道德品质,研究道德教育的规律,越来越受人们重视。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既要受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和教育外部条件的影响制约,也要受到自身的成熟程度、认识能力、情感、意志系统等个人心理因素的制约。作为教育者在学生道德教育中,应研究其心理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一、品德的心理成份道德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个人品德的内容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社会道德现象是无数个人品德的概括、集中。因此,研究社会道德教育,首先要分析个体的品德心理。研究品轴心理结构是从整体上…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自杀问题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自杀,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很大影响,本文从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心理动力学角度分析自杀产生的原因,并从全员干预角度论述大学生自杀问题的干预策略,使所有支持者都要学会识别、评价并对其干预,将他们转到合适的机构或介绍给合适的专业人员,以恢复到危机前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4.
大学毕业生择业应激源与心理疲劳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大学毕业生择业应激源的特点及其对心理疲劳感的影响,自编大学毕业生择业应激源问卷和心理疲劳感问卷对450名大四学生进行测评。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择业应激源按强度依次是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在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上,男生得分要显著低于女生,文科生得分要显著高于理科生;心理疲劳组与非疲劳组在应激源3个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择业应激源对心理疲劳感有显著影响且存在性别差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应考虑学科和性别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必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心理的原因有社会、职业和个人三个主要方面。因此,必须从政府、社会、学校、教师自身几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期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消极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6.
教师心理挫折成因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挫折是心理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的情绪反应。教师心理挫折是来自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组织环境因素和来自内部的个人动机冲突、抱负水平、认知方式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学校领导者要积极帮助教师预防心理挫折,为消除挫折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主体要加强自身修养,注意受挫后的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对他们能否顺利就业,以及就业后在职业生涯中的成长发展、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就业市场上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的就业心理作用引起的。影响学生就业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当前社会氛围的影响,学生的成长环境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等等。本文从分析影响大学就业心理的各种因素出发,结合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从开展就业指导教学的角度探索如何疏导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相似文献   

8.
李娜 《商洛学院学报》2006,20(3):112-115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要从深层次理解英汉委婉语的异同,就必须从社会文化心理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通过对英汉委婉语产生的主要心理基础——禁忌,礼貌,慰藉等以及文化传统、文化价值观等的对比分析后发现,英汉委婉语的形成既有相同的社会文化心理,也有不同的社会文化心理。由此可见,英汉委婉语是基于社会文化心理而产生的,社会文化心理的差异是英汉委婉语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在“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社会说到底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与社会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谐有着密切关系,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人们和谐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注重社会群体和个体的心理状况,培育和保持人的和谐心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0.
自然、社会、个人的一些不完善,不合理或不健康的因素,都是引起高职生心理挫折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要想更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尽力避免和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具体说来,要采取诸如疏导,调节,心理咨询等措施与方法,帮助高职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厕 成为健康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教育》2010,(7):21-21
自私指的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自私有程度上的不同,轻微一点是计较个人得失、有私心杂念、不讲公德;严重的则表现为不择手段达到个人目的,侵吞公款、诬陷他人、铤而走险。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病态社会心理从根本上讲都是自私的表现。那么通过下面的测试看看你有没有自私心理吧。  相似文献   

12.
1.观察与了解。心理敏感的学生常常有某些特殊的外部表现。一方面,教师平时要仔细观察,对每位学生加深了解,注意那些具有外显缺陷(生理缺陷如长相丑陋、身材矮小、残疾等)以及有家庭不幸,或曾有严重过失的学生是否在人际交往、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有异常的心理障碍,如抑郁、孤独、离群、自卑等,一旦发现,要及时帮助。另一方面,如发现有异常心理的学生,要从多方面了解造成异常心理的原因,他们是否存在心理敏感区,其“痛点”是什么?通过有效途径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严重的要进行心理治疗,及时救助,早日还他们自信自尊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3.
“法轮功”事件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社会心理基础、社会政治基础。它提醒我们要重视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文明与愚昧、科学与迷信的斗争,思想上绝不能有麻痹情绪;我们要从综合国力的角度重视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让一切腐朽没落的东西没有市场,无机可趁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竞争激烈,制度和观念的转变使许多教师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教师的心理疾病有上升的趋势,教师心理失衡的现象仍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为学生减负提上日程之后,对教师的减压迫在眉睫。本文本着创设和谐健康有序的教育环境的立场,对教师的心理现状和压力来源进行概括分析,从社会、机制、教师个人的角度,探讨解除教师压力的措施和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5.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认为,个体的心理—行为、人际关系、社会观念的形成与存在受到社会影响和个人建构这两个维度的作用。由此出发,个人基于生理/生物差异的性别心理—行为、性别关系、性别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也是社会针对性别的影响和个人针对性别的建构这双重作用力形塑的结果。在今天,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两分固化心理对个人的生活和社会发展都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我们可以从自我重构和改建、社会重构与改建这两方面入手,开创一种新型的社会性别心理,促进社会性别心理从矛盾、冲突走向协调、和谐。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择业不良心理解读及健康心理构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在第一次职业选择中出现了焦虑、自卑、自负、攀比、依赖等不良心理,在其背后有社会、高校和学生等多种因素。在现阶段,构筑大学生健康择业心理特别要从大学生自身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抓起,以此促进大学生健康地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17.
加强城市贫困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兢要紧紧把握该群体成员所具有的心理思想特征,通过建立健全城市贫困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优化其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矫正其认识偏差、转变其就业现念等方式,充分促进其个人自救,使该群体无论在思想上、心理上还是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从根本上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18.
谈心理暗示     
谢莹 《教育艺术》2006,(11):68-70
心理暗示在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含义。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这一层面上说,人类时刻都生活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之中,所有的词汇和情境也都具有暗示作用。从狭义上说,心理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实践证明,通过暗示手段,能够使受暗示者具备无意识心理倾向,并且指导这种倾向和个人的动机、兴趣、期待、情感、意志等因素有机结合,发挥出受暗示者的积极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一、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定位和属性 心理教育活动课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心理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通过一系列专门设计的活动或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有效适应社会和健全人格发展的一种辅导形式.心理教育活动课已被认为是将心理教育普及、服务于所有学生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正确定位心理教育活动课是有效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专业化艺术治疗发展还不足百年,如今还处在探索性的发展过程之中,不同文化对其界定本身存在一定的差异。艺术心理治疗目前主要有心理动力学、行为认知、人本主义、超个人心理学四种理论取向。研究通过整合相关文献,对艺术心理治疗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