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如同在中国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考试一样,随着教育、经济、文化的发展,政治的风云变幻,高考显得命运多舛。自有高考以来,社会对高考或褒扬,或诟病,人们对高考或批判,或废止,或改革。如:“1966年,废除高考成了教育领域中开展‘文化大革命的突破口’”,“1977年,邓小平再次重新工作,恢复高考,又成了推翻‘两个凡是’、打破‘两个估计’的突破口,成了在十一届三种全会之前解放思想的先声。”[1]这些重大事件,都说明高考在中国的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尽管经历了几沉几浮,几废几兴,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高考存在下来了,并且受到空前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高考的目的在于为现实需要选拔人才;各类大学、学科统一使用的语考试主要不是为中系选拔特长生。所以,高考该怎样考,不能抛开社会背景仅从一个学科的角度孤立静止地评说。1946年“简单”的语高考选拔出宗璞、英若诚,古代只有一篇“作”的科举考试,还选拔出欧阳修、苏轼。科举考试也影响了当时的中国化学术,也影响着当时国民的化素养,但这并不能说明科举考试的形式在今天仍然适用。那种考试选拔出来的精英,在“语”单科上的造诣可能非现代学子可比,但要论科学技术方面的学识,他们就不值一提了。  相似文献   

3.
张容海 《广西教育》2005,(1B):29-29
从近几年来实行自主命题的省市的命题情况来看,我区政治学科高考试卷也将可能出现以下特点:(1)试题紧扣考试大纲,体现高考命题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试题内容比例、题型比例、难度比例以及对修改、变动和新增考点的考查,都会严格遵循考试大纲的规定.与大纲相吻合。(2)试题稳中求变,稳中求进.稳中求新.体现了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试题题型、  相似文献   

4.
《南昌教育》2006,(11):47-47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中国的大规模统一考试,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曾起过积极的、进步的作用。隋唐开端的科举考试,在一千三百年前,比“九品中正”的荐举制度是开明的、公正的,因而在当时对政治、文化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在半个世纪的的20世纪50年代,实施全国统一高考,曾起过选拔优秀高中生以培养精英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回顾了高考英语写作试题的发展过程,讨论了几种常见题型的特点和问题,分析了书面表达题命题所面对的矛盾,提出高考英语写作试题应体现英语写作的基本规律,强调语篇能力,考查跨文化能力,尽可能多地涉及与高校学习相关的写作能力,对写作技能的覆盖面应尽量广,应有多种写作任务供考生选择。  相似文献   

6.
7.
掌握一些必备的应试技巧,往往会使广大考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政治高考临场应试技巧很多,笔者提出以下几条供考生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我国高考录取机制的变迁路径入手,剖析了"顺序志愿""院校平行志愿"和"专业平行志愿"等录取模式的优势与不足;运用稳定匹配理论(GS机制),探索新一轮高考改革录取机制的发展方向,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仍不可替代,但其弊端也日趋严重。高考改革应继续探索、不断完善多元化的考试、录取、选拔制度,努力建立以国家统一考试为主,以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现代高考制度。  相似文献   

10.
杨学为 《中国考试》2007,(8):12-14,26
1977年,在邓小平领导下,高等学校招生废除推荐、恢复考试,"像爆炸了一颗原子弹,震撼了整个中国大地"。至今已经过去30年了。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在摆脱"两个凡是"之前,恢复高考,成为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典型,成为否定"文化大革命",为所谓"修正主义路线"平反的典型,成为全党全国思想解放、拨乱反正的先声。  相似文献   

11.
科举与高考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探索科举考试与学校课程的关系入手,看现代的高考与学校课程的关系.可以为当今的高考改革提供历史借鉴.使高考改革朝向有利于中学的育才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社会结构研究高考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从社会群体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微观层面研究高考改革。如果这些弱势群体在高考改革中处于失语状态,高考改革则不能达到科学与公平。因此,从高考复读生等社会群体的立场研究高考改革就显得迫切且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在中国教育领域有什么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话,那么高考必定是其中一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有关教育改革涉及许多方面,但公众最关心的还是高考改革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干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教育改革的关键领域。  相似文献   

14.
刘希伟 《教育研究》2015,(2):130-138
清代异地科举考试政策包括定例性政策与变通性政策。定例性政策规定流动人口落户年限满二十年,具有田产、房产等不动产凭证且着实无法返回原籍地区应试,才可以向流入地政府申请异地科举考试;变通性政策大多是通过放宽落户要求而对异地科举考试限制进行松绑,但亦有少数情形通过提高落户门槛而收紧异地科举考试规定。探讨清代异地科举考试政策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与历史参照。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办公厅2001年1月15日下发了《关于做好2001年普通高考“3+X”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的通知》,要求综合考试和各科考试总体上将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增加能力型和应用型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型”“理论联系实际”几个关键字眼,界定了综合考试的根本方向,因为在现实中应用是最复杂的综合,综合应用各科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也最能体现综合性。2001、2002年的大综合和小综合都体现了这种方向性。可以肯定,运用各科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方式,是高考改革必须贯彻而且可以贯彻的。“3+X”…  相似文献   

16.
郭厚登同志曾任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学生司负责人,参与了1977年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工作,认为邓小平同志关于1977年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讲话意义重大,特撰写《回忆邓小平同志有关高考的重要讲话》一文,发表于《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现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考文化建设和高考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不仅是一种教育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为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所决定,又给予其巨大影响和作用的文化现象。在纪念邓小平同志恢复高考30周年的日子里,认真研究高考文化建设和高考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 2 0 0 0年开始 ,江苏等省将进行“综合科目”高考改革。其重点和难点在高考的内容上 ,以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而时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仍然重课本知识 ,轻现实生活和社会需要 ;重传统手段讲授 ,轻学法指导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 ;重应试教学 ,轻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 ;重本学科内容 ,轻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与此对应的政治课学习就表现为重课本 ,不关心时事 ;重记忆 ,不求甚解 ;重高三复习 ,不从高一就努力 ;重题海战术 ,不问能力和素质。显然 ,这与高考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背离。高中政治课的教与学应该与时俱进 ,积极改革。一“‘文科…  相似文献   

19.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考改革一直渐进式的稳步推进,然而,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深入,高考改革的呼声愈来愈来强烈,渐进式的改革进程似乎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在描述高考改革现状的同时,以四个问题拷问制度改革是否迫在眉睫,并对高考制度作一些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考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各国的高考模式主要有五种:一是统一考试模式;二是美国的“三合一”模式;三是分层模式;四是“统单结合”模式;五是自主招生模式。究竟哪种模式更适合中国的国情?本文运用特尔斐法建立了高考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五种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认为我国应建立以统一考试模式为主、多元考试模式为辅的考试模式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