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黑马计划家长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可孩子并不知道该如何努力?家长要求孩子不要粗心,可孩子并不知道该如何改正?……心理与教育专家郭召良博士说:“对于学生的学习问题,如果能够具体告诉孩子该从哪些方面的改变,相信孩子的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只要给孩子以科学方法指导,每个孩子的学习都能够得到显著提高,不管这个孩子的聪明程度如何,他们都有机会考上北大、清华这样的著名高校。我们将依据“考试成功三棱锥理论”,对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诊断和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如学习不努力、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  相似文献   

2.
家长们经常会问教练:“你觉得我的小孩能成为职业选手吗?”教练往往会程式化地回答:“每个优秀选手都有机会”、“需要刻苦训练和努力比赛”、“如果孩子想成为职业选手,就必须像职业选手那样训练”……  相似文献   

3.
绝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在指导青少年球员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绝不要施加压力。如果家长给球员的压力过大,那么作为教练,就要努力去除它。输球后就指责“你怎么打的?”,赢球后继续施压“你必须更加努力!”,如果家长和教练都这么做的话,球员只会越来越吃不消。虽然我们常会误以为自己所做的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越过某些限度。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家长对子女从事竞技运动的态度”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问卷调查为基本手段,分别于85、87、89年三次在天津市就“家长对子女从事竞技运动的态度”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调查对象分属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总计3121人次.并对获取的7万余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1.教练员家长态度正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化,已接近其他职业家长的态度水平;2.独生子女家长态度向积极方向转化,与多生子女家长态度无显著性差别;3.各职业层和各文化程度层家长态度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总趋势不变;4.喜爱体育程度不同的家长、年龄不同的家长态度无显著性变化,不同年龄特征的人群态度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姚昆 《网球天地》2012,(3):112-113
如何扮演一名合格的“网球家长”,更广义地说,如何扮演一名合格的家长?通过许多实例来看,答案其实也许并不那么复杂:理智、耐心和宽容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如果能做到这些,往往就能让孩子离成功更近一步。  相似文献   

6.
爱人常批评我,整天在外给大学生讲评论写作,什么时候给自己孩子讲讲?媒体报道过家长辅导作业时各种崩溃的场景,有崩溃到抹泪怀疑人生的妈妈,有捂着胸口时而苦口婆心、时而狂吼的老父亲,大家的共同体验是每次辅导时都只能一遍遍告诉自己孩子是亲生的.作为在大学教新闻评论与写作课的老师,我觉得我应该是个例外,辅导学生写评论,从构思角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本世纪末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最大障碍很大程度来自中国的父母们。在一份对北京,包括教师、干部、工人、记者、服务员,乃至体育工作者在内的215个家庭的抽样调查中,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体育的只有一家,占0.4%。即使这样,这家孩子的父亲,北京火车站的一名工作人员也认为,“就这么个儿子,如果别的实在于不了,也只有随他去打球了。”被调查的均为独生子女家庭,其中不乏运动条件极好的孩子。但这些孩子在体育上表现出来的天赋几乎无一例外的被家长“抑制”了。他们(包括家里的老人们),希望家里的这棵“独苗”学理、工、医、文、音(乐),认为只有如此,将来才有“出息”。  相似文献   

8.
球员是谁?     
拉德先生在谈到中国足球时,曾说到他关于中国家长的最大困惑:明明孩子已经踢得很好、很有天赋了,偏偏哭着喊逼拉德指出缺点。比如一个头球和右脚都很出色的好苗子,中国教练总是要这样教他:你把左脚再练出来,就完美了。然而,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完美,所以拉德提不出意见,只能鼓励孩子继续加强头球和右脚。向拉德“请教”的家长很不高兴,以  相似文献   

9.
家长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心态平衡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的心情对孩子的发展有定向、定性的影响。人们总是认为自己努力投入付出后,就应该成功。实际上,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两方面的结果,只要你付出了就一定能得到,但是得到是有前提条件的,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分析一下,自己周围学习好的孩子都具备什么前提条件。同样的方法,有的家长做了有效,有的就无效。其实,有些孩子学习不好,正是用来平衡家长以前的不平心情。我认为人有很大的潜能,孩子也有很大的潜力,家长用自己的不平心情,用你不自然的观点约束了孩子,把他的很多能力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90年代,一位家长因长期为孩子劳累、跟孩子着急较劲得了一身病,参加了我的学习班,用哲学辩证的方法进行心理调整,把以前对孩子的着急、生气、恨铁不成钢等心理转变了,身体健康了,也不跟孩子较劲了。孩子发现家长变了,问他母亲:“您现在怎么变了,跟以前不一样了?”母亲说:“我学了一个教人想开的心理平衡理论。”孩子说:“您怎么不早学呢?您不容易,您知道不知道,我也不容易。”这个孩子说,我要见见这个老师。我和这个孩子谈了许多,我有很大触动,觉得家长教育孩子不容易,但孩子也很不容易,可是往往站在家长的位置上,对孩子的心理察觉…  相似文献   

11.
如果一个高中生经常在篮球比赛中能交出30分以上成绩单,并有一打篮板数做后缀时,是不是意味着此君可以不用听课不用做作业,更不用为期末考试发愁了呢? 在美国加州瑞奇蒙高中学生的家长眼里,如果他的孩子会打篮球,并且打得还不赖的话,不学习似乎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他们的目标是把儿子塑造成为“艾弗森”而不是“比尔·盖茨”,这是个顺理成章的结果。而女校长觉得,让这些“捣蛋鬼”有个篮球玩着,顺便再为学校拿个锦标就已经谢天谢地了。那些自恃篮球细胞直逼NBA前  相似文献   

12.
门球比赛,两队交锋拼搏,看似平和文雅,实则“刀光剑影,杀声阵阵”。在强烈的竞技和对抗中,态势跌宕起伏,变幻莫测,趣味横生。人们时而为精湛的球艺鼓掌喝彩;时而为意想不到的巧球陶醉不已;时而又为关键时刻严重失误而惋惜叹息……正是由于队员水平存在差异,自然每队中都会有“弱杆”,所以这后一种情况便在所难免。而球队也如“木桶理论”所言, 会被“弱杆”制约了整体实力的发挥。比赛场上不就是往往从“弱杆”的失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制造     
所有的天才都一样,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小荷已露尖尖角”。无疑,培养运动员要从青少年抓起,在他们还可塑时,努力把他们雕琢完美。然而很多家长往往都以局外人的羡慕眼光旁观着一个个明星的降生,却对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成才无所适从。有的家长或许害怕失败,毕竟培养一个孩子如果没有一条成熟全面的路,没人会轻易走出第一步。 我国第一枚奥运金牌鼓舞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家长投身到网球运动中去,但更多的迷茫也随之而来,为了给孩子、家长们以及青少年培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我们特别制作了这个“青少年培养”的专题,从国内,国外培养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模式、途径、费用等方面,以及几个国内典型的或成功或仍在探索的例子来跟大家共同探讨。“拿来主义”虽不可全用,但借鉴一些例子,对您的考量一定有益无害。  相似文献   

14.
如果把定段赛比作围棋“高考”的话,那么国少选拔赛无疑就是“考研”了。不少定段少年的家长在经历了孩子定段后短暂的喜悦后,随即又显得忧心忡忡:要是孩子不能入选国少队,今后该何去何从,是继续下棋,还是去读书?这个问题虽然难以回答,但是必须要面对。  相似文献   

15.
据说,人们最恨的就是骗子。骗子有大有小,有明有暗,古有“窃国者侯,窃钩者诛”,现今流行的是“不骗白不骗,骗你也白骗。”最容易受骗的是孩子,最容易上当的是家长。虽然是独生子女,长大多数是“白眼狼”,但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思维依然是“望子成龙”,为了孩子有出息,哪怕是卖血、拣破烂,家长自愿。所以,从孩子身上,打着教育骗钱,最名正言顺。近来,中国少年球员落难乌拉圭一事被媒体炒得火热。据说,一家体育公司打着去南美留学的幌子,引逗了几十名渴望孩子成为马拉多纳和罗纳尔多的家长,一年花费8万人民币送孩子留洋踢球。结果,这拨孩子没成为…  相似文献   

16.
立法最重要     
学生在学校上体育课受伤 ,从法律的角度看 ,学生和家长有权力起诉 ;但从情理上说 ,家长的做法欠妥当。孩子从三岁进幼儿园开始、直到高中毕业 ,由家长、学校及社会共同保护 ,学生每取得一点进步都会令教师、家长高兴。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亚于家长 ,就象孩子的第二父母。常说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不愿意自己的学生受伤。但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 ,不可避免会有偶发伤害 ,学生因此告学校就好比父母带孩子去公园游玩 ,孩子不小心绊着石头或踩在果皮上跌倒受了伤 ,由此孩子要将父母告上法庭一样 ,不知父母会有何感想?体…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放眼各中小学校园,“小胖墩”已经数不胜数了.“小胖墩”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大媒体、体质健康研究机构、教师、家长所关注的孩子在健康成长中一个重大问题.人们开始担心“胖”会成为孩子身体成长过程中的负担;开始担心“胖”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开始担心“胖”会成为孩子在交际交流中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8.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国校园足球遭遇的发展瓶颈是缺少活动场地、领导不够重视、政策保障不足、青年教师水平不高等问题制约着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瓶颈并不主要是以上的问题,而是法律发展滞后学校及教师不敢开展足球运动、保险发展滞后家长及学生缺乏安全感;教育资源不平衡学生无暇于足球;踢球孩子出路不畅;学校缺乏高质量的联赛;足球学校收费太高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和软肋。  相似文献   

19.
<正>“左撇子”,学名“左利”。一般来说,孩子在3岁之前左、右手并用,看不出以哪一侧为主,3岁以后才看出左利或右利,到6岁左右才能真正确定为左利或右利。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大约有10%的人是用左手拿筷吃饭,左手用剪刀,人称“左撇子”。“左撇子”与“右撇子”坐在一起吃饭,筷子要打架;一起写字,铅笔要交锋,非常不便。为此,当家长发现孩子有“左利”迹象时便立即纠正,甚至不惜采取打  相似文献   

20.
“家庭版”栏目伴随着《网球天地》已经走过了一年多的历程,期间得到了全国各地广大“网球家庭”的支持。在这里我们也为不少家长解答过不同方面的问题,他们和孩子都有着远大的网球志向,如打入世界前10、取得奥运会金牌等等,最低目标也是冲出亚洲为国争光。因此,还有许多家长希望在达到现有国内的训练水平后,将来能把孩子送到网球发达的国家去进一步深造,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家长们的决心、毅力和热情真的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