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档应当村管--与田丰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第六期《档案管理》刊登的田丰同志的文章———《“村档乡管”是解决农村建档难的有效方法》,引起笔者的诸多思考。笔者认为,“村档村管”才是农村建档的正确有效途径。1“村档乡管”的不妥之处1.1有悖《河南省村级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办法》明确规定“本村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由本村档案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并且“村民委员会要建立、健全村级档案管理体制,确定1名主要村领导分管本村档案工作”。如果把村里的档案全部集中到乡镇档案室统一管理,明显违背《办法》的规定。1.2不符合乡镇档案部门的实际和机构改革的方向。乡…  相似文献   

2.
村级建档是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级行政组织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由于有关部门和乡村疏于管理,人们的档案意识淡薄,对村级建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想管,不愿抓,致使村级档案资料自生自灭的现象处处可见,档案管理混乱,虫蛀鼠咬无人过问,档案……  相似文献   

3.
为了认真贯彻全省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对本市农村村级档案工作现状进行了深入考察,在此基础上,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在村级档案建建设中试行"村档乡管"这一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杨永欣 《档案》2013,(1):62-62
“十二五”以来,秦安县档案部门始终以服务“三农”、服务民生为主线,立足农村工作实际,通过整合档案资源等措施,规范乡村档案室建设,使全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县17个乡镇现已全部规范建档,4个乡镇、6个村做到了镇级4室分离,并探索试点了“村档镇管村用”的村级档案管理新路子。目前,秦安县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规范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农村档案逐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档案已成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铁证”,收到了良好的利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葫芦岛市连山区是农业区,目前。全区农村档案工作已初步形成以区档案馆为龙头,以乡镇档案室为枢纽,以各行政村档案室为基础的,能够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农村档案工作体系。截止到2003年底,全区乡镇档案工作有14家达省级以上标准。市级3家。全区村级档案管理晋升省市级已有41个村,全部实现村村建档的目标。国家、省、市档案部门领导多次到我区视察村级建档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6.
《四川档案》2010,(2):17-17
一、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初见成效 (一)行政村建档工作取得可喜成就。90年代中后期,达州市档案部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抓好涉农部门、乡镇机关、乡镇基层站所档案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行政村建档工作。截止2005年,全市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级建档。随着乡镇机构改革,实行村财乡管,大多数行政村的财务会计档案已由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办公室)集中统一管理和提供利用。  相似文献   

7.
武冈市档案局局长陈显凡在抓村级建档工作中,大胆提出了“村档乡管”的新模式,并在武冈市全面铺开,实践证明,“村档乡管”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村级建档工作的开展。所谓“村档乡管”,是村级建档与乡级管理的紧密结合,不可分割,即以行政村为单位立卷归档,以乡镇为单位集中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8.
一、行政村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村级建档工作,在不断规范管理指导的情况下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档案意识淡薄,重视程度偏差,还是给村级建档工作带来了很多隐患,建档管理意识还处在朦胧徘徊状态。  相似文献   

9.
张士花  魏娟 《兰台内外》2022,(11):25-27
本文针对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档案管理意识差、管档人员不足、档案基础设施差、档案材料不齐全规范、档案信息化水平低、利用效能差,以及服务功能不足等问题,从管档部门、材料形成部门、干部个人乃至整个社会档案意识淡薄,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等多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分别从增强全民档案意识,构建从严管档体系,抓好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利用效能上下功夫,提升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农村农业档案工作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崭新事业,切实搞好村级建档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999年4月以来,门头沟区全面铺开了这项工作,在区、乡、镇、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区176个行政村,到11月底已完成建档村81个,...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今社会之主流。基层档案部门如何围绕这一主题,做好新形势下农村档案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纳入考核体系是关键。基层档案局(馆)一般人员较少,每年到村指导建档是不现实的,档案局(馆)也没有直接领导村级班子的权力。所以,村级档案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就是乡镇。只要抓住乡镇这个龙头,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张家英 《档案时空》2006,(10):32-33
一、农村档案工作的问题分析 徒村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总的讲,就是没有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和业务规范。概括起来,大体上有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开展专项档案工作的比例小。据对某省部分乡镇、村的调查,农村基层组织和乡镇企业开展规范性档案工作的不到50%。二是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差。近年来,尽管在农村加大了档案工作重要性的宣传,部分乡镇、村干部和农民的档案意识有了一定提高,开始收集、保管一些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怀化全面推行“村档乡管村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化位于湖南西部,有2.76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辖10县1市2区,共计325个乡镇5000多个行政村,是个农业大市。近几年来,怀化市各级档案部门认真开展农村档案工作,有半数以上的村建立了村级档案。其中,中方县和鹤诚、洪江区村级建档率已达100%,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林玉美 《中国档案》2004,(11):12-13
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琼海市为进一步做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将服务“三农”作为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重点来抓,1998年开始开展村级建档工作,到2001年,全市203个村(居)委会全部通过市档案局组织的建档检查验收,村级建档率达100%。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兴隆县辖 2 0个乡镇、2 97个行政村 ,3 2万人 ,农业人口占 80 % ,是一个以林果为主的农业山区县。为农村工作和农民服务 ,自然成了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主体任务之一。 1 998年全县农村建档任务完成以后 ,档案局吸取了过去重“建设” ,轻“管理”的失败教训 ,在“管”字上狠下功夫 ,深化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 ,与时俱进 ,狠抓落实 ,成效显著 ,探索出一条巩固提高农村建档的新路子。一、以史为鉴 ,抓住“管”字不放松早在人民公社化时代 ,兴隆县档案馆 (当时未建局 )归县委办公室领导 ,根据上级档案部门“社、队”建档的指示 ,由县委办公…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怀化市档案部门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积极探寻建立村级档案建设的长效机制,于2007至2008年在全市全面推行实施了“村档乡(镇)管村用”管理模式与管理任务,即“村级档案全面实行规范化整理与建档,移交到乡(镇)集中管理,其档案所有权归村所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任务。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推行与实施“村档乡(镇)管村用”管理模式与管理任务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17.
村级档案是农村建设的真实记录.推动村级建档是档案上作实践“三个代表”.服务“三农”的具体表现。自1987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后,档案工作面对农村档案工作薄弱的现实.对村级档案工作进行了大量探索.1997年全国农村档案工作会议的召开、1998年1月《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的颁布.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的农村档案工作全面启动是从1993年开始的.1993年4月,省档案局在汾阳召开农村档案工作现场会,全面推行汾阳、寿阳的乡镇农村建档经验.此后连续3年,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一直是我省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至1997年11月全国农业与农村档案工作会议在我省召开时,山西省的乡镇农村建档工作已基本完成,乡镇建档率达100%,村级建档工作也超过了80%.换句话说,当全国农业与农村档案工作着手开展之时,山西省的农村建档工作已经进入了扫尾阶段.总体来看,山西省的农村建档经验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起点高、步子大、整体推进速度快.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丽水市档案局蒋一武同志在<浙江档案>2000年第五期上,发表题为<"村档乡管"的利弊析>一文,阅后颇受启发.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属于过渡性的村级建档管理模式",而且在经济发达地区,实行"村档乡管"也不失为一种发展、新型的、可行的农村村级档案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实行"村档乡管"的管理模式,不仅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行,在经济发达地区亦可借鉴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档案事业作为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对档案的需求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农村,农民群众希望建立档案工作,利用档案实行科学种田、解决纠纷、参与基层组织建设和管理的呼声甚高。可是,农村建档是一个空白点,解放50多年来从没在农村开展档案工作,现要在农村开展建档工作,存在问题和困难不少。下面就如何开展我县村级建档工作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