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大学“九·五”期间,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把学校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 展结合起来,寻找新的办学增长点取得可喜的成绩和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游戏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活动,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儿童教育学者的关注。少年儿童在游戏中能学习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通过模仿各种社会角色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遵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生活,可以从小培养少年儿童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再者,游戏是由许多实际活动组成的,少年儿童通过体育游戏能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和劳动中所需要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搬运等实际活动技能,提高他们的基本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然而,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田园牧歌渐渐远去,儿童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月食》是新时期文学中最早对党和人民关系进行反思,从社会批判转入自我批判,呼唤党性回归的作品之一。在艺术表现上,着重人物心灵的揭示,既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技法,更继承了中国古代美学虚实相生,传神写照的创作精髓。人物形象富有诗意,叙述语调饱含深情。整篇作品达到了思与诗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阮征 《培训与研究》2007,24(4):17-19
李傻傻是“80后”写作的代表。他以一种严肃的姿态进入写作,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触摸到了人类自我意识与人类生存困境之间的矛盾,但由于当下社会价值尺度和作者青春期自我价值评判标准的“双重不确定性”,导致了少年作家在拷问人生境界、寻找人类精神家园的失落之前,必须首先寻找自身的失落。  相似文献   

5.
教科书上列举的实验方法、步骤都比较单一,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缺乏兴趣。因此,生物教师应从学科教学、社会需要、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在遵循因地制宜、实验操作简单方便、实验效果佳的原则下,从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及实验方法步骤等方面不断变化教学模式,积极改进实验方法,从而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阮征 《培训与研究》2007,24(4):17-19
李傻傻是"80后"写作的代表.他以一种严肃的姿态进入写作,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触摸到了人类自我意识与人类生存困境之间的矛盾,但由于当下社会价值尺度和作者青春期自我价值评判标准的"双重不确定性",导致了少年作家在拷问人生境界、寻找人类精神家园的失落之前,必须首先寻找自身的失落.  相似文献   

7.
通过一节"感动就在身边"作文教学课,来培养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的生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周围人的点点滴滴,从而使学生悟得身边其实处处是素材,处处有"风景"。  相似文献   

8.
《紫色》建构了一个在异质文化侵蚀下怪诞、变形的黑人世界,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西丽雅在白人社会和黑人男性双重压迫下在黑人姐妹的爱和支持下,寻找自我,重塑自我,从而获得新生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9.
张者的长篇小说《桃夭》以三十年前的一张发黄的情书和一个生命不能承受其重的悲剧故事为切入口,通过对逝去的美好年代的追忆与祭奠,去触及当下混乱的社会秩序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背后的人生世相,同时对法治社会建设和陷入生存困境中司法工作者的种种窘迫情状,进行了细致而深入地剖析和解读,并表达出深切的忧虑之情。在努力"寻找"昔日的理想和信念的同时,小说表现出了较强地把握现实社会生活的能力。叙事角度的自由转换,个人经验的敏锐捕捉,语言风格的意匠经营,都显示出作家超出以往的自觉性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刘晓 《华章》2012,(16)
21世纪,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已不再单单是学校的职能,而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职能.收藏、研究、教育,概括了博物馆的基本功能,那么怎样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呢?本文立足观众,从吸引观众、留住观众、寻找观众三方面就此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父权制在人类社会存在了几千年,父亲形象也在历史的更迭中不断地演变,由于传统文化的积淀,父亲形象在文学中也成为一个矛盾体,他既是子辈渴望逃离的权威符号,又是子辈最终要回归的精神家园。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的变迁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非常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试图了解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寻找以及社会支持的情况。采用开放式调查问卷,对湖北省襄樊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奥赛班的72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高中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是学习和人际关系,这些心理问题给他们的感情、生理和精神都带来了负面影响,高中生的态度、信仰和心理是造成他们不愿意寻找帮助的障碍,愿意寻找帮助的大部分学生都是从老师那寻找帮助的,大多数高中生满意社会给与他们的支持,不满意的学生则认为学校缺少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者缺少聆听技巧和实践性的建议,学生和帮助者之间存在着不平等关系。  相似文献   

13.
孤独的守望--谈《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之一,小说自问世以来备受读者和评论者的关注。它的成功主要在于主人公霍尔顿的反文化斗争中表现出的对社会道德和伦理秩序的重构。小说昭示了关于道德文化的一些值得思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王安忆的爱情书写体现出女性写作在男性话语引力场中艰难跋涉的具体情形。从渴求浪漫纯真的爱情,寻找男子汉的庇护与关心到不再执著于“寻找男子汉”,转而救赎于自身、将爱情视作自我确证的一种方式,在父权意识形态下成长起来的王安忆渐自摆脱了男权中心话语的桎梏。在日益物质化、功利化的社会,她愈加放逐和消解了爱情,她笔下的女人们在“日常哲学”的引领下开始将男人和爱情只看成自己凡俗生活中的调剂品,看成“声”与“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阮娟 《成才之路》2010,(1):72-72
多丽丝·莱辛的《第十九号房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职业女性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如何迷失自我,找寻自我,最终自杀的故事。女主人公苏珊的心路历程是作为女性自我审视,自我确认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极其困惑,痛苦和孤独的。故事的结局是必然的,它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一种精神解脱,更表达了她对社会的一种强烈控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个框架”(即世纪性的大中国文学)、“一种追求”(即全方位的现代性追求)的思路。主张实行“晚清”和“现代”“当代”打通;“此岸”与“彼岸”打通;“汉族”“与兄弟民族”打通。提倡作全方位的现代性追求。现代性包括:社会现代性;文化现代性;审美现代性。这三性相互关联、渗透。足以构成现代性追求的经典作品,总是以精神的深广和现象的超迈而拥有“四个维度”。大追求需要大人格,需作多种寻找。  相似文献   

17.
路遥小说在题材诗择与主题提炼上不是吟风弄月,寄情山水。抒发闲情逸趣.而是密切关注社会政治,经济重大事件;不是间接地从历史生活中寻找素材.而是直接着眼于沸腾激甾的当代现实;不是随意、蒲泗地把玩生活,而是庄重、严谨地直面人生;不是直接铺陈社会重大事件.而是以人的特定命运为着眼点,从对人的生存、发展、完善的终极关怀中来折射社会的变化与进步。他执着于对美好崇高人性的热情礼赞.谱写黄土地青春儿女的创业诗章,作品中蕴古了超越苦难的深刻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18.
“寻找自我,满足成就感”是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关研究显示,那些不被家长和社会认同的青少年,最有可能陷入网络成瘾的泥潭。相关调查也显示.青少年比其他人群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的症状。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春天,我们开展了一次名叫“寻找春天的诗”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西方的两住文学家加缪和贝娄对人之自我的寻找这一现代著名命题都进行了精深的描述和思考。加缪以形而上的体验确认人之自我与世界、与他者之间存在“荒诞的墙”,故强调坚持自我,承认并坚守人生自我的限度,可以说悲剧性地触及了人生存在的真实底线;贝娄则在社会文化层面注意到人之自我总会不期而遇他者的介入,寻找自我这一行动在精神上常常会演变成对他者的寻求,从而树立起某种超越自我的终极性追求。二者相参照,呈现出人生存在的复杂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