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教育储蓄     
《教育》2006,(1):3-3
2005年12月1日起,《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实施办法》将实施。《办法》规定,凡享受教育储蓄免征利息税优惠政策的对象,必须是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在校学生,其在就读全日制高中(中专)、大专和大学本科、  相似文献   

2.
教育储蓄的作用和意义●广东省“教育储蓄研究”课题组*教育储蓄是指个人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学校为本人或他人在现在或将来接受教育的目的而办理的存款,并利用存款的本金或利息为受教育者支付教育服务费用。教育储蓄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产...  相似文献   

3.
教育储蓄在1999年9月1日首先由工行推出,至今已有八年,现在城市的国有商业银行都已开办。教育储蓄作为一种利国利民的金融创新产品,具有利率优惠、免征利息税、能减轻预期压力、收益率较高和提供助学贷款等优惠待遇。曾有专家进行过计算,教育储蓄的综合收益率比同期储蓄存款要高出25%以上,是居民为子女读书求学积累资金储备的好途径,也是为金融机构开拓储蓄存款渠道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应该受到金融机构和居民的极大欢迎并具有广阔前景的。根据国家权威部门的统计,我国城乡居民储备服务于教育的支出占总储蓄存款中的10%多一点,远远高出其它如购房、汽车等消费支出,且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实施还会继续上涨。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表明。有64%的居民把为子女教育做准备选择为银行存款的理由,这一比例甚至远远高于人们一向认为储蓄最主要的两个目的——养老和医疗,这意味着有众多的家庭为现实的教育消费而数倍数十倍地减少家庭其它重要的开支,为子女未来的教育储蓄作最大准备。这从居民储蓄存款在2005年2月下旬第8次利率连续降低后并加收利息税,几无储蓄收益的情况下,储蓄存款仍然持续、平稳快速增长到目前11万多亿元得到了最充分的印证,有些地区的居民储蓄上升的主要原因就是居民对预期的降低而尽力把收益所得几乎全用于子女的教育储备。这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县乡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教育准备已成为老百姓的最重要投资和储备项目与开支。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工》2011,(7):46-46
《南风窗》发表署名文章说,面对社会和公众针对央企利润流向、分配的质疑和不满,国资委有关领导解释称,“国有资本收益就像是全国人民的一笔储蓄,不会被企业内部人拿走,在需要时可以随时拿出来”。既然是公众的“储蓄”,那么就理应根据相关法规、规定,确保“储户”们的合法、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伴随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我国居民储蓄连年大幅增长,呈无规则波动,并几度出现大幅度下降局面。这一现象引起了经济界的广泛关注,一般认为,在当前通货膨胀的客观经济环境中,储蓄的波动是由居民对价格预期所造成的,于是以提高(或变相提高)储蓄利率的方式来稳定储蓄存款已为各金融机构广泛采用。然而,综观近年来储蓄波动及经济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发现,物价上涨仅是储蓄波动的表象,引起储蓄波动有其体制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人生之大计。然而面对越来越多的教育开支,如何计划资金,给孩子以教育保障使很多家庭颇费思量。现在,由中国工商银行办理的教育储蓄将在有效积蓄教育资金方面助您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7.
从4月1日起,在我国储蓄实行“实名制”。储蓄存款实名制,是指一国范围内的每个储户在其向金融机构存款时,必须依法使用其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的一种信用制度。这一措施的出台,在职工中引起了不大不小震动。面对这种全新的存储方式职工如何看?它对谁有利?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对此,本刊记者走访了有关人土。“实名制对职工无所谓”一位在商店工作的李先生对记者说:“实行实名制对我们普通职工没有什么影响。我们存钱从来都是用真名,自己的钱为什么不写真名?再说实名制和以前的做法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得拿身份证,觉得有些不方便。…  相似文献   

8.
实施﹃教育信托储蓄﹄制度的探讨张铁明教育信托储蓄是委托人将一定的货币(财产权)转移或设定给受托人,由受托人将货币存储在双方确认的金融机构中,并由受托人具体运作管理,以不少于双方约定之利润用于教育事业(使不特定的多数人或特定的个人受益)的法律关系。教育...  相似文献   

9.
教育储蓄税收优惠政策及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教育储蓄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立法状况,阐述了教育储蓄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特点、限制性规定、代扣代缴单位的法定义务责任、政策本身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进一步完善教育储蓄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教育储蓄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及其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厉以宁教授谈“教育储蓄金”本刊记者田波记者与厉以宁教授“运用金融、信贷手段,融通教育资金”这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七大筹资举措之一。如何在实践中将此构想转变为现实,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可行途径?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为组长的...  相似文献   

11.
加强储蓄管理促进储蓄存款稳步增长周俊香储蓄存款是银行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般占银行存款负债的50%-60%(其中定期储蓄存款一般占储蓄存款的70%-80%)。虽然储蓄存款成本高于企业存款成本,但由于储蓄存款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象企业性存款易出现大起...  相似文献   

12.
教育储蓄管理办法的出台,有利于筹集教育基金,减少失学学生。但由于教育储蓄在实施中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与其他理财方式的竞争,发展不快。为此,应据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促其发展。  相似文献   

13.
储蓄存款是人们把待用或节余的货币存入银行或信用社的一种信用活动。储蓄存款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信贷资金的一项重要来源,它从原来只占信贷资金四分之一,上升到三分之一。我们知道,银行信贷资金以来自财政、企业和居民为主。其中企业存款虽然也给银行提供资金,但它又向银行借入各种贷款,从存贷相抵的总结果来看,企业是一个净借入部门。至于财政部门的货币收支也形成一个存款余额,但是余款数量不大。而且在赤字预算的情况下,财政拨入信贷资金也将有所减少。只有居民储蓄存款则是存多贷少(几乎没有),居民成为信贷资金的净供应者。我国对储蓄存款一向实行保护和鼓励的政策,坚持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同时为适应储户的不同要求。采取多种储蓄方式。所有这些政策和措施都对近几年来储蓄存款大幅度上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笔者仅就储户的经济状况及其心理状态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说明储蓄存款上升的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金融机构储蓄存款稳定增长具有正、负效应,必须有效加强市场管理:开发储蓄新产品,扩大储蓄服务功能,调节金融资产替代效应,引导储蓄资金分流,优化社会资本循环,实现储蓄增长的社会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5.
储蓄银行有鼓励德.吸收游资.积聚资本.助长实业之本意与功用.在我国今日.诚为急要之图.国内各银行有鉴于此.竞相鼓吹.渐见发皇.诚盛事也.惟蓄储业务.关于平民血本.使办理而善.其为福于社会.甚大.若不善.为害于社会亦甚大.是则办理储蓄银行者之责任极重.非可与寻常办理商业银行,祇与少数商家及富户交往者等视.余有志提倡储蓄.对于此时国内办理储蓄事业者之热烈.与如  相似文献   

16.
教育储蓄是鼓励家庭为其子女接受高中、普通高等教育等非义务教育积蓄资金而开办的储蓄新品种,属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额固定,每月存入一次,单月存入金额最低50元,最高10000元,每一帐户合计最高限额20000元。存期分一年、三年、六年三档。  相似文献   

17.
随着银行储蓄存款的猛增,反映出的公款储蓄现象也十分严重。公款储蓄行为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产生公款储蓄行为的动因是多方面的;公款储蓄行为不仅会造成资金来源混乱,还会给社会各方面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甚至会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造成直接危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必须从多方采取措施加以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教育费用不断上涨,孩子上幼儿园,家长就得准备一笔不小的开支。有人预测,孩子的教育费用将成为家庭今后最主要的投资。为了保证孩子的教育经费,很多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未雨绸缪地搞起了教育储蓄。 教育储蓄成为家庭理财新项目很快引起了银行的关注,继工商银行首家开办教育储蓄业务后,又有多家银行丌办这一业务,受到很多家长的青睐,也提醒了更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教育费用的储备。但是以工商银行开办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高校在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的代扣代缴工作中既充当了首要监控者,又承担了主要的风险责任。为规避教育储蓄存款免征利息所得税风险,高校应建立健全高校教育储蓄存款学生身份证明的开具制度,完善各项工作流程;设置专门岗位或专人负责教育储蓄存款证明,及时做好教育储蓄存款免息税证明开具信息库建设;加强高校与金融机构、税务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相互进行监督;加大教育储蓄存款政策宣传力度,扩大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20.
1.问题的提出(1)储蓄结构新态势一般说来,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储蓄主要包括城乡居民储蓄,城乡单位储蓄和财政储蓄三部分。其中财政储蓄比重递减,由1979年的81.5%下降到目前的35.7%,城乡单位储蓄在1982年以后大体保持在25%至30%的水平。从城乡居民储蓄看,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信用回笼货币比重越来越大。目前,城乡居民储蓄在社会储蓄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信贷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城乡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占各项存款(年底余额)的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