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师工作评估中引入量化的方法,可以使对教师的评价更科学、更精确,使管理工作更细致、更严格。然而,如果在教师管理中过分依赖量化管理,而忽视了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则很容易出现过度理由效应。所谓过度理由效应,是指人们原来参与某项活动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当这项活动受到外加的奖励时,人们就会逐渐地认为,自己所参与的这项活动,目的在于得到奖励,一旦这种外加的奖励取消,人们对这种活动的兴趣便会下降,从而减少乃至停止参与这项活动的现象。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会在教师管理中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对学生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许多学校实行了班级量化管理 ,这样可以使对学生的评价更科学、更精确 ,使管理工作更细致、更严格。然而 ,如果过分依赖量化管理 ,而忽视了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 ,则很容易出现“过度理由效应”。所谓过度理由效应 ,是指当事人有内在兴趣的活动得到了奖励 ,而一旦这种外加的奖励消失 ,当事人对这种活动的兴趣便会下降 ,从而减少乃至终止从事这项活动的现象。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会在班级管理中产生许多负面影响。1 阻碍行为自律班级量化管理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 ,将其内容用数值来表示 ,并根据数量…  相似文献   

3.
"过度理由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条依从策略,是从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认识不协调理论"中衍生出来的.也就是说,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了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人们的行为最初是有内在理由的,如兴趣、爱好.这时人们的行为和认知之间是协调的,并倾向于继续保持行为.但如果出现有更大吸引力的刺激,如金钱、奖励等,给人们的行为增加额外的"过度理由",就会促使人们不自觉地用这些更有吸引力的外部理由来解释行为,相应地减少或放弃原来的内在理由,行为由内部控制转为外部控制.简单地说,"过度理由效应"就是外在动机,诸如金钱和物质奖励,会减弱一个人的内部动机.这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过度理由效应是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人们的行为最初是有内在理由的,如兴趣爱好。这时人们的行为和认知之间是协调的,并倾向于继续保持行为。但如果出现更大吸引力的刺激,如金钱、奖励等,给人们的行为增加额外的过度理由,就会促使人们不自觉地用这些更有吸引力的外部理由来解释行为,相应地减少或放弃原来的内在理由,行为由内部控制转为外部控制。由于行为的  相似文献   

5.
一、过度理由效应“过度理由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条“依从”策略,它是从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Festinger,1957)的“认识不协调理论”衍生出来的概念,“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是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等认知成分的相互矛盾,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服感、不愉快的情绪”。“由于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努力减少不协调”。“过度理由效应”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过度理由效应”告诉我们,人们的行为最初是…  相似文献   

6.
一、过度理由效应 “过度理由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条“依从”策略,它是从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Festinger,1957)的“认识不协调理论”衍生出来的概念,“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是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等认知成分的相互矛盾,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服感、不愉快的情绪”。“由于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努力减少不协调”。“过度理由效应”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杜文霞 《文教资料》2009,(21):160-162
过度理由效应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用外在理由解释行为,从而使得行为的内在动机逐渐弱化的现象".本文以儿童天生具有求知欲为前提,以当前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与其天性有悼这一矛盾为切入点,引用"过度理由效应"这个心理学名词,对学生学习动机问题做出了解释,并提出在教育教学中突破过度理由效应,避免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外化.  相似文献   

8.
略谈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教师工作积极性是指教师从事教书育人活动中进取向上,努力工作的自觉、主动和创造性的思想和表现。激发教师教书育人,努力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保证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活动中缺乏积极性,将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一、教师教书育人的消极心理因素教师教书育人活动中的消极思想和表现,实际上是其动机、兴趣、情感、气质、性格、意志和行为的互动作用而形成的消极心理外化。而人的心理是…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这种职业是太阳底下最神圣、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所面对的是学生。除了备好课,讲好课,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以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也是一项重要的职责。对学生的优点要肯定、表扬、奖励,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要批评教育乃至惩罚。奖励是对其行为的鼓励,而一般意义上的惩罚则是对其行为的抑制。奖励和惩罚都是教育手段,不过奖励这种手段是正面的褒奖学生,运用起来很方便,副作用小,而惩罚手段的运用,则需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如果惩罚不当,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损…  相似文献   

10.
导致教师厌教、流失以及教育教学水平难以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的职业倦怠。人类有目的行为背后都存在着一种动力,心理学将之称为动机。动机具有激起、调节、维持行为的功能,它的产生和人的需要、兴趣有密切联系。当动机消失,为之所推动的行为会自然终止。当人们对所做工作没有兴趣或缺乏动机,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导致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的降低,这种状态就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会给人们的心理、生理、行为带来广泛的影响。生理方面:由于对工作感到身心俱疲,会导致失眠,身体衰弱,内分…  相似文献   

11.
学生学习是一项社会性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必然要产生这样那样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受各种各样情感的影响。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边信息交流的过程。就学生而言,他们的求知欲是否从教师那里得到满足,教师的言谈举止是否可以被他们接受,他们对教师各方面的感觉如何等等,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一但形成这种情感,就会影响其学习行为。这种情感既可能起促进学习的积极作用,也可以起防碍学习的消极作用。因此,一定的师生情感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作用是必然的。一、师…  相似文献   

12.
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使工作的动机力量倍增,积极性更高,反而使其效果降低,变成二者之差,外加报酬(主要是奖励)反而会抵消内感报酬的作用,这种现象是由心理学家德西首先发现的,因此称之为德西效应。 德西在1971年作了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被试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被试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分成两组,实验组的被试每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当作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序指标,结果发现一个明显的趋势,实验组(奖励组)被试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个阶段继续解题的人却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但被试验者有更多人愿花费休息时间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程度在增加。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内感报酬),如果给提供外部  相似文献   

13.
适度赏罚对健全儿童人格、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掌握一定的赏罚心理学原理及教育策略,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把握好赏罚儿童的度。实施奖励的心理学原理与策略1.奖励的及时性策略。研究表明,如果儿童经常不能觉察到他所操作的活动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就会发展成一种冷漠的状况———活动无助,即认为自身活动不能引起任何有意义或期望的结果时,就会停止活动。儿童一旦产生了“活动无助”的想法,就会失去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因此,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及时奖励儿童的良好行为会收到相当好的效果。2.定期与不定期奖励相结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在西方中小学教育界备受推崇的理论,是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目的,使学生乐于以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的实践活动。但是,家长和教师在激发儿童的自主学习行为时,往往会过度使用外在奖励.本文探讨国外在对中小学阶段特别是对小学生的教育中所存在的外在奖励过度现象的弊端,并对如何避免这一不良现象、培养儿童良好的自主学习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关于教师职业压力负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慧 《教育探索》2004,(10):95-97
关注教师的职业幸福,不能忽视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通过调查教师承受过度职业压力的负面影响所进行的探讨表明:过度的职业压力会产生种种负面影响。教师职业压力最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教师的心理、生理和行为具有消极影响,影响教师的职业兴趣、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进而影响教师教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同时,还不可避免地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乃至社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学生应能正确工整地写汉字,并有一定速度。如何有效地上好写字课,使学生写字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是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的问题。要让小学生喜欢写汉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教师细心的指导、严格的教学以及创设多样性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奖励优秀、树立榜样等都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写汉字。一、引古论今,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为此,在指导写字前期教育中,首  相似文献   

17.
<正>心理学家德西曾做过一个实验,让大学生解答富有趣味的智力难题。在实验开始阶段,德西将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的大学生答对一道智力难题可以得到相应报酬,第二组大学生答对一道智力难题则没有任何报酬。在休息阶段,会发现得到奖励的大学生继续答题的人数明显减少,他们的兴趣在逐渐减弱;而未获得报酬的小组中有更多的人热衷于利用休息时间继续答题,他们的兴趣在逐渐增强,这种现象便被称作“德西效应”。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教师职业活动最为主要的内容,也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矛盾。解决和处理好这些矛盾,不仅要求教师行为讲究科学性和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教育中奖励的不当运用致使奖励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表现为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厌学情绪与日俱增;学生习惯于服从教师,自主意识薄弱;师生过度依赖奖励,影响正常学习生活。为降低奖励的负面效应,需要淡化奖励的功利色彩,因人而异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营造民主的班级氛围;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采取多样化的奖励策略。  相似文献   

20.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一种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应该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指导者、游戏伙伴,针对幼儿的发展现状、行为表现、兴趣倾向等调整教育行为,支持幼儿活动,才能体现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教师对区域活动能观察到的幼儿行为进行分析,进而采取相应的指导策略,拓展和提升幼儿经验。幼儿主动参与学习,适应环境能力、同伴互动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