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学科要关注“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所不同,它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目标是指向大写的“人”。培养高尚的品德,塑造健全的人格,熏陶丰富的情感都是语文教学重要的任务。青少年时期,情感发育需要汲取营养,这样才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1.语文不等于文化,但语文教学不能没有民族文化的传承,否则,这“语文”就不是本民族的“语文”,这语文教学就是无根的语文教学,而由此培养出来的人也是无根的人。2.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不能局限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课文(文本)之间的对话,更应该是学生与古今先贤、中外大师、名著经典的对话。也许,由于年龄、阅历、知识等的限制,学生还不能与他们进行有效的“对话”,那不要紧,那就不妨先:学会倾听。3.语文教学的过程不能仅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更应该是净化心灵、涵养人文、提升境界、引导学生“诗意地栖居”的过程。师:…  相似文献   

3.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同样,不着重培养学生能力的语文教学,只供学得一文之需,而着重培养能力的语文教学,却教会学生不断吸取知识。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把“双基”教学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是矛盾对立的统一。“双基”是培养各种能力的基础,但如果教  相似文献   

4.
徐萍 《吉林教育》2006,(12):49-49
“教学任务”是为实现教学目的而完成的任务,关于教学任务,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些共识:教学任务是传授知识;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教学任务是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能力的统一,等等。  相似文献   

5.
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则更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语文素养是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基础的。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练笔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应用、在应用中提高,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提高其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语文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大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强调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因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语文教学长期以来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  相似文献   

7.
歌德曾有句名言 :“在艺术和诗里 ,人格确实就是一切。”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同于其他学科 ,健康人格的培养应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亮点。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更应突出健康人格的培养这一人文教育目标。对整个社会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而言 ,培养健康的人格比单纯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人格一词源于拉丁语。英文词是 :personality ,释义为 :qualitiesofaperson ;qualitiesthatmakeupaperson’scharacter ,即“一个人的品质”或“由人的个性构成的品质”。一位教育家说过 ,教育…  相似文献   

8.
怎样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使学生喜爱语文进而学好语文?采用“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术”,灌输给学生大量的现成知识?非也。俗话云:“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又曰:“授之鱼不若授以渔,赠之金不若点其术。”作为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更有必要引导学生独立钻研语文教材,积极探索学习语文的方法,掌握学习知识的技能,进而培养其自学语文的习惯,促进语文教学的大面积丰收。如何引导培养?笔者作了如下尝试。 一、读目录。针对许多学生读语文不读目录的实际,我向学生强调读目录的重要性:许多行家认为目录是整册课文的基本框架和主  相似文献   

9.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改进批改方法,提高批改效率,一直是人们研究讨论的课题,却一直未能拿出最优化的方案。为了解决作文批改低效率的问题,本文试图对作文批改的目标控制作一粗浅的分析探讨。作文教学及其批改现状的分析“十年浩劫”一结束,我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就非常尖锐地指出:“中小学语文教育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年上课的总时数是九千一百六十课时,语文是两千七百四十九课时,恰好是百分之三十。十年的时同,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并把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问题列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之一。特别是作文问题,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语重心长地指出:“人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重在实践 ,而非“言说”。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不是在课堂“言说”过程中形成的 ,而是在学生充分的“践行”中形成的。不仅语文课堂是学生语文“践行”的场所 ,还应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的世界 ,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 ,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能力。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和认识 :一、把语文实践活动融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技能的培养之中过去的语文教学重知识的传授 ,教师努力地把自己的所知一股脑地塞给学生 ,学生靠死记硬背来学习语文 ,知识得不到内化 ,能力得不到提高 ,因此把实践活动融入其中 ,这是十…  相似文献   

11.
<正> 吕淑湘同志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指出了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学生在“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按:占总课时的30%),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其实语文教学问题是个老问题,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变的越加严重了。从这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也可以看出语文教学问题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效率很低,以致社会上广有“安得语文早过关”之叹。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没有十分重视能力的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仍相当普遍。这个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的同志认为,教学质量不是知识与能力之和,而是两者之积,如果其中一个系数为0,那么其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中专语文旨在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以适应毕业后从事工作的需要.但工科中专课时偏紧,怎样在有限的课时内有效地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把课文按不同的体裁分成若干“块”,每一“块”制定一个“的”.然后,按“块”传授知识,按“块”有目的、有系统、有实效地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本文以议论文本论结构的“块”式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写应用能力.我在教议论文本论结构“块”时,以苏洵的《六国论》作为范文,引导学生学习这“块”的理论知识.《六国论》的本论部分是典型的递进式结构:第一层,“赂秦面力亏,破灭之道”;第二层,“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先论述  相似文献   

14.
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的现象。因而很想就“语文教学与素质培养”这个话题,结合自己十多年从事语文教研教改的实际谈几点意见。一、明确语文教学目标要实现语文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必须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善观察、勤思维、会表达、能应用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是单纯培养一些满腹经纶又毫无主见的“书袋子”。树立正确的人才质量观,并以此为突破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达、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语文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在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中专语文教学如何还语文一个充满魅力的本原?中专语文教学的本质应该是什么?这是我在工作中一直探索的一个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与理论探讨,我以为:中专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本,而语文学习则是中专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语文素养高低与否直接影响着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竞争状况,因此,要提高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必须培养语文能力。而要将语文知识转化为一种素养和能力,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短短的课时之内教师所能完成的一项工作。那么,中专语文教学到底应该如何把握教学的本质呢?基于现状,我认为目前中专语文教学本质在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感知,传授学习语文的方法,训练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有限的时间内,以培养语文感觉,传授学习方法为主,使语文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受用的学科,成为学生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素养。  相似文献   

16.
刘海燕 《教育》2013,(9):49-49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把思想教育渗透教学全过程,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于一炉,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课程改革体现了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与方法,进一步发挥它的育人功能,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性美,使学生不仅“成才”,更能“成人”。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教者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科学方法,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抓住知识的规律性和系统性,提高他们的语文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要靠培养学生的分析力、推断力、发挥力,使他们善于把已知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享乐无穷”,古人的教法,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之必要。给学生一条鱼只能“供一饭之需”,教给学生打鱼的诀窍,学生有了“打鱼”的本领,就可一生用之不尽。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应当“授人以鱼”而应当“教人以渔”。这就是:要求教者能居高临下地给学生点出知识的规律性以及知识的联系性。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人文性是指语文教学不单是语言文字的教学,单纯地“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更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重任。“文以载道”,每一篇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承载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深厚的文学积淀,教学中教师依托这些美文,“润物细无声”,能更有效地渗透积极健康的人生导向,于语文知识的传授中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吕叔湘先生针对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状尖锐地指出:“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都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其中固然有许多原因,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忽视“背功”教学,不能不说是个非常直接的原因。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人有两大学习能力,即记忆力和理解力。记忆犹如电脑资  相似文献   

20.
记忆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从传授知识来看,低年级的语文课传授的基本知识是学生今后学习中高年级的知识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记忆”。再者,对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去记住所学的知识,这就是说“记忆”也是一项能力,是智力的一部分,必须注意开发。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记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运用“记忆”手段帮助学生记;二是进行记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记。如果把低年级语文教学仅仅理解成让学生记住知识,就往往会陷入死记硬背的死胡同;如果不把“记忆”看成是一种能力,将使语文的教和学都失去有力的工具。因此,要把“记忆能力”的培养作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的基本技能加以开发,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基本功训练。下面,试就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记忆力的培养,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