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螺旋藻抗运动性贫血、提高运动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贫血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是贫血发生的高危人群,研究运动性贫血发生、发展的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运动性贫血的发生一直是许多研究者所关心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三个方面加以系统的论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螺旋藻对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观察螺旋藻对大鼠力竭运动后自由基代谢及肌肉损伤标志酶的影响,发现螺旋藻能使力竭运动后骨骼肌线粒体自由基生成减少,抗氧化酶活性增强;使血清中肌肉损伤标志酶水平降低。显示螺旋藻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是较为理想的运动营养补剂。  相似文献   

4.
抗运动性贫血剂对运动员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以及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本实验在动物实验基础上,从运动训练时间较长运动员的红细胞相关指标角度出发判断运动员的运动与贫血关系,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运动性贫血组和对照组的红细胞形态变化特点进行观察.结果:贫血组运动员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目、红细胞压积、MCHC指标显著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对照组运动员(P<0.05)或(P<0.01),红细胞异常率显著高于同年龄和同性别对照组运动员(P<0.05)或(P<0.01);抗运动性贫血剂不同程度地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目、红细胞压积、MCHC,红细胞异常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抗运动性贫血剂通过改善红细胞形态,有效减少红细胞的老化,从而达到治疗运动性低贫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运动性贫血是运动生理学研究的热门之一,国内外学者都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还存在较多的争议,但也形成了一些共识。从运动性贫血的研究历史、机理、诊断及动物模型等几个方面总结了目前运动性贫血研究的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药治疗运动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性贫血是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运动性疾病,它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并危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我们采用中医辩症论治理论,运用健脾补血的方法对散手贫血运动员进行治疗,通过服药前后血液常规检查对比,胁有明显的提高,贫血症状改善。说明中医药在运动性贫血的治疗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张昕 《体育世界》2009,(7):104-105
目的运动性贫血是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运动性疾病,它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并危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方法我们采用中医辨症论治理论,运用补充红景天的方法对我校健美操贫血的女运动员进行治疗.结果通过服药前后对运动员血液常规检查对比,发现运动员血红蛋白(Hb)有明显的提高,贫血症状改善.结论说明中药红景天在运动性贫血的治疗方面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贫血与红细胞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动性贫血是竞技体育中从事高强度训练运动员中的一种常见症状,不仅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成绩,而且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其发生机理有很多方面,其中运动引起红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是运动性贫血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针对红细胞的研究发现红细胞膜的结构和红细胞的变形性两方面的异常与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以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从红细胞膜的结构和红细胞的变形性两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探讨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为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螺旋藻对大鼠骨骼肌运动性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①螺旋藻对改善运动性损伤造成的肌肉组织学结构异常,减轻肌纤维的变性坏死,促进运动后期恢复等均有较好的效果;②螺旋藻对运动性损伤引起的有氧代谢酶类活性下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恢复正常的Ⅰ、Ⅱ型肌纤维结构比例,恢复有氧代谢酶的活性亦有较好的效果;③螺旋藻对运动性损伤造成的线粒体破坏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动性贫血防治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181名耐力运动员及160名非运动员血清中血红蛋白、红细胞、铁、铜、锌、铁蛋白、转铁蛋白、睾酮、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含量,发现运动性贫血的发病率女性为19.6%,男性为13.5%;贫血运动员血清铁、铜和铁蛋白的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前者转铁蛋白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浓度明显上升。运动员的血清睾酮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但贫血运动员血清睾酮水平却显著降低。由此证明运动员适量补充睾酮,对运动性贫血的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运动性贫血是指由于训练和比赛使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的状态。根据国内外多年来对运动性贫血的研究报道,从运动导致血浆容量增加,红细胞破坏增加,溶血、蛋白质供给不足,缺铁、缺铜及血清睾酮浓度下降等方面综述了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2.
在运动性贫血模型基础上和抗运动性贫血剂基础上进行红细胞维生素C(VITC)、维生素E(VITE)的研究。探讨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以及防治的有效方法。结果显示:运动性贫血时红细胞自由基生成增加,VITC、VITE运动组较对照组基本保持不变和明显下降;抗运动性贫血剂使用后VITC、VITE也基本保持不变或明显下降。实验表明抗运动性贫血剂并不能改善红细胞VITC、VITE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运动性贫血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种身体机能低下的状态。运动性贫血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机体机能水平,通常引起血液中红细胞破坏增加,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严重缺铁等现象,其发生和发展是影响运动员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多糖铁复合物是以三价铁(Fe3+)为核心,多糖为配合物的复合补血制剂,具有副作用小、配合性稳定、溶解度好,含铁量高等优点,本文对于10名符合国内亚理想血红蛋白(Hb)标准运动性贫血运动员,通过服用多糖铁复合物前后对运动员血液常规检查对比,发现运动员血红蛋白(Hb)有明显的提高,贫血症状改善.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4.
田野  赵杰修  曹建民  金丽  满君 《体育科学》2004,24(1):20-23,43
为了探讨防治运动性贫血的有效方法 ,本实验通过对 Wistar大鼠实施递增负荷跑台运动 ,建立运动性贫血模型 ,观察了“抗运动性贫血复合剂”对运动性贫血大鼠红细胞血象和血清EPO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补充复合剂后贫血大鼠的血红蛋白 (Hb)、红细胞数目 (RBC)和红细胞压积 (Hct)水平显著升高 (P<0 .0 5 ) ,而血清 EPO水平无显著性变化 (P>0 .0 5 )。结果提示 ,“抗运动性贫血复合剂”可以有效地防治大鼠的运动性贫血 ,其作用机制并非提高血清 EPO水平所致  相似文献   

15.
运动性贫血是体育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性疾病,在儿童少年运动员中发生率(39.5%)明显高于成年人(22.4%).此病不仅会影响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而且对身体有害.本文通过对儿童少年运动员运动性贫血发生机制和项目特点的分析,论述运动性贫血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试述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血会导致机体生理和病理性的损伤,运动性贫血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机体机能水平,通常引起血液中红细胞破坏增加;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严重缺铁等现象,大大影响运动员们运动水平的正常发挥,通过给运动员补充多种不同元素,会有效地预防运动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中长跑运动员是运动性贫血的高危人群,是影响中长跑运动员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性贫血重在预防,因为运动性贫血一旦发生,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为中长跑运动员提供积极有效的预防运动性贫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三七皂苷对运动性贫血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对运动性贫血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运动组和运动灌药组。对运动组和运动灌药组大鼠进行为期十周的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并从第五周开始对运动灌药组大鼠进行三七皂苷药物干预,对其他各组灌饲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后测定大鼠血清中MDA含量以及SOD、CAT活力。结果:运动组血清MDA含量和CA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灌药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运动组(P〈0.05),运动灌药组血清CAT活力显著高于运动组(P〈0.05),运动灌药组血清MDA含量和CAT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运动组、运动灌药组的血清SOD活力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三七皂苷能有效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降低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增强机体防御氧自由基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朱梅菊  谢振良 《体育科学》2005,25(12):61-64
目的:研究螺旋藻复方有效部位配方对慢性运动性疲劳大鼠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探索螺旋藻复方有效部位配方抗疲劳的分子药理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从慢性运动性疲劳模型组、螺旋藻复方有效部位配方治疗组SD大鼠的脑组织中抽提总RNA,Cy3、Cy5荧光标记,反转录分别合成cDNA探针后,与含有4096个大鼠基因的BiostarR20S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Genepix4000B扫描仪扫描,GenePixPro3.0软件分析表达信号。结果:螺旋藻复方有效部位配方治疗后差异表达的基因有98个,其中,已知基因88个,未知基因10个,已知基因中有12个基因上调,76个基因下调。结论:螺旋藻复方有效部位配方对慢性运动性疲劳大鼠脑组织基因表达具有多方面的调控作用,从分子水平阐释了螺旋藻复方有效部位配方抗中枢疲劳的药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实验性运动性贫血与心肌缺氧发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运动性贫血组(T组);采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致运动性贫血,并运用偏相关分析研究血红蛋白变化率与心肌缺氧发生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运动性贫血与心肌缺氧发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