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科书与社会发展是互动的.伴随着西方教科书的引进,学堂、书坊、官方等新式教科书的编撰出版,教科书成为清末民国社会变革的重要策源地.它传播西方现代科学知识,推动中国现代科技的创新和变革;宣扬现代民主自由思想,促进中国现代政治的觉醒和敞亮;提倡新的社会伦理观念,鼓吹社会文化的更新和发展;凸现生活生产建设之实用,呼吁社会民众求强和求富;弘扬爱国民族精神,激励国家独立和自主.  相似文献   

2.
李喜所 《历史教学》2003,79(11):9-14
受中西文化关系和中国走向现代的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所制约,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始终以古今中西问题为主线,从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到戊戌、辛亥时期的维新、共和,再到五四思想解放大潮,说到底都是在试图解决中西文化的融合创新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在百余年的思想解放历程中,出现了甲午战争后与五四时期的两次民族觉醒,也相应地涌现了两次思想解放高潮.  相似文献   

3.
受中西文化关系和中国走向现代的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所制约,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始终以古今中西问题为主线,从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到戊戌、辛亥时期的维新、共和,再到五四思想解放大潮,说到底都是在试图解决中西文化的融合创新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在百余年的思想解放历程中,出现了甲午战争后与五四时期的两次民族觉醒,也相应地涌现了两次思想解放高潮。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的教育传统及其变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教育大国,教育传统积淀深厚。全球多元化、科学技术以及信息网络等社会变化对现代教育提出新的需求和挑战,促使教育传统的变革与发展。教育传统是教育变革的基础,变革则能促进传统的再发展,传统与变革二者是统一的。我国教育传统的现代性变革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民族中心主义,一要吸收教育传统中符合现代社会与教育要求的内容;二要摒弃教育传统精神中与传统的自然经济、专制主义和宗法制度相依存的诸如功利主义、精英主义、权威主义等有悖于现代教育精神和要求的观念和思想;还要梳理教育传统中有价值的要素,并使之与现代化需要的要素整合,对教育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政治运动。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民众思想解放以及挽救民族危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维新运动却迅速走向失败,其失败原因是极其复杂的,维新派变革指导思想的激进、改革言论宣传的激进对维新变法失败起到了催化的作用。因此,探究维新变革的激进思想对于研究维新运动失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黄绍清对壮族诗歌评论的民族性的成绩和特色,可以从民族生活及环境、民族传统文化及风俗、民族主体意识的觉醒、民族精神、民族审美等五个方面来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7.
乡土社会生成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文化全球化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面临机遇与挑战。民族传统体育植根于乡土社会中,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现代价值内涵。从社会(乡土社会)结构的视角探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对其现代价值的定位及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柳诒徵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史学家,较早涉及民俗文化与社会生活领域的研究。在民俗理论方面,他对中国民俗的性质、缘起及其演化别具识见;在民俗史编撰方面,他“博观而约取”,尤其重视人民生活的状况和社会风俗的变迁,这对我们认识民俗文化作为民族精神所表现者,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服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文化风俗现象,是政治、经济、心理、习惯等因素的综合表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符号,其演变离不开各个时期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服饰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由引起中国社会变动的太平天国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三次主要事件为契机,引发服饰变革。  相似文献   

10.
戊戌文化是生存于维新变法时期,以维新文化为核心内容,以突出救亡图存为主题的,可与当时居统治地位的儒家正统文化相对抗的具有资产阶级文化萌芽性质的一种新文化,属于中国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一种转型文化。作为转型文化,它的价值表现在:以西方文化为参照,完成了中国文化由传统的学术价值定位到社会政治价值定位的再造;采用激进的反传统手法,在变法图强的旗帜下推进中国新知识阶层的群体政治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但由于种种因素和原因,戊戌文化也存在着诸如粗陋与肤浅间杂、恋旧与求新并存、过重的尊君色彩等无法克服的缺憾。  相似文献   

11.
作为乡土写实小说流派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鲁彦的乡土小说,以丰富的浙东风俗描绘、深刻的社会心理刻画、“温情脉脉”式的批判,展示了风俗文化现实主义倾向,触摸到乡土中国的生存风貌和历史变迁。在最俗常的风俗生活的世态中感受中国人的生存状况、种族心理,乃至中国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文化错位中的精神危机,为现代中国文化重建与文学审美的提升,带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甲午战败后,中华民族忍受着前所未有的耻辱.耻辱能使人沉沦,耻辱又催人奋进.我们的民族选择了后者.在强烈的民族危机意识驱使下,维新变革思潮大力张扬,各种救国思想不断涌现,中华民族开始了真正的觉醒.这种自强不息、发愤进取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巨大生命力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不仅涉及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还涉及三民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近代部分,在“关注民族命运”这条主线下整合内容、梳理思路,关键在于突出不同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对救国救民道路的不懈探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  相似文献   

14.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对此,笔者的理解是:了解“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三民主义等思想产生的原因、内容及演变进程;着重理解维新思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与社会风俗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四运动对于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化运动在民国初年出现了强劲势头,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物质和思想基础,也为社会风俗的演变提供了条件,并提出了要求,即批判和摈弃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旧风俗,从而建设一种新的生活。一批以改造中国为己任的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把目光下移,用各种方式向民众宣传移风易俗的道理,促进了社会风俗的转移。当时的移风易俗思潮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绝对化的思维方法、过激的言行与脱离实际的主张,对后来群众性移风易俗活动产生了消极影响,但它那种对旧道德、旧礼俗不妥协的彻底清算态度和革命精神,使这场运动在中国社会风俗演变史上写下了浓浓的一笔。  相似文献   

16.
社会风俗的演变是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产物,同时,这种演变又能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产生强有力的反作用,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近代中国堪称社会急剧变革动荡的历史时期,社会风俗演变的局面与声势均属前所未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更加突出。因此,全面研究中国近代的历史,不能忽略对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的探讨。但是,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却为数不多,有关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的专著也一直付诸阙如。虽然曾有张亮采和邓子琴的两部同名为《中国风俗史》的著作问世,但两者均单纯叙述风俗,而且前者仅叙述到明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体制转轨阶段是社会矛盾多发期,集中了不同体制下的矛盾.化解基层社会矛盾,要从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出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根据我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基本国情,坚持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历史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社会的变革与文化的变革等方面对文化传统及传统的变革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并兼及现代文化思想理论建设问题的思考。认为文化传统的变革及对传统文化应采取的“健康态度”,就是要站在自己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广泛地吸收全部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作为自己文化传统的补充。从而促进“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得以健康地发展,并大步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戊戌维新时期,正在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化的新绅士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社会近代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的时代背景下,以西方现代社会学("群学")理论为思想基础在各地建立了众多学会。这些学会大多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体系,内部关系体现着西方现代民主和平等的原则;采用了集会演讲、创办报刊、刊印图书、举办学堂、兴办图书馆等活动形式,有的学会还利用现代科学仪器和设备开展活动;这些学会具有文化启蒙、社会整合和政治动员之现代功能。因此,戊戌年间的维新学会是一种具有强烈现代性色彩的新型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变法,是在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国内矛盾激化、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初步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是当时进步的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迎接西方挑战、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重大变革运动。一百年后的今天,重温这一悲壮的历史,分析它与近代西方社会变革的关系,对于更好地抓住世纪之交的发展机遇,实现跨世纪的宏伟战略目标,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发生,同近代西方社会的变革及其给世界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16世纪以前的西方,经济落后、文化停滞,远远落后于东方,落后于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