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意义上传承民间文化的方式一般是在民间以"口传心授"和"民俗活动方式"进行的传承。现今,这样的传承方式随着对民间文化的重视与提倡,开始引入地方学校教育。本文以南充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切入口,依托南充市众多地方学校,着力将民间文化融入地方教育中。  相似文献   

2.
<正>地域文化是基于特定地理环境形成的文化形态,包含民俗礼仪、宗教信仰、语言方式、生活习惯等,充分体现出当地人民的劳动智慧与精神理念,具有良好的传承利用价值。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深植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地方历史与民间文化宝库中,将其作为培养民族文化自信、培育现代化接班人的教育资源,有利于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间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文化创新。基于此,笔者参考《文教资料》2019年第28期《美育美学研究》栏目相关文章,结合其中关于地域文化与美育建设的内容,深入分析地域文化在学校美育教育中的价值内涵与融合路径,以更好地推动学校美育教育的特色化发展,实现以美化人、以美育人。  相似文献   

3.
隆化县"霸王鞭"是一种融音乐、舞蹈、体育为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霸王鞭"舞蹈不单纯是舞蹈动作的呈现,更多折射出了民间文化、民俗风情、精神风貌、历史内涵。"霸王鞭"舞蹈应通过政策保障、借助媒体、依托地方学校、开设培训班、应用数字化技术和加大非遗研究经费投入进行传承。  相似文献   

4.
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和“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是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理论基础,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学校教育可通过开展双语教育、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依托学校建立社区学习中心等三个途径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5.
高校艺术教育是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地方高校的艺术教育的开展应根据本地实际,发挥地方高校的比较优势,大力革新教学内容和手段,达到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弘扬民族艺术,传承民间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最佳方式。通过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搞好黎族民歌传承工作,既要抓好教育教学改革,以培养具有地方性师资人才为目标,培养地方性、师范性的特色人才,为地方基础音乐教育输送新鲜血液;又要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地方性"有利条件,加大黎族民歌传承的科学研究力度,深入研究黎族民歌的文化领域、教学领域以及新民歌创作,建立较为健全的黎族民歌教育传承体系架构,让黎族民歌文化得以良性保护、弘扬、发展与传承。  相似文献   

7.
谈到学校人文教育,笔者认为要把"人文"二字分开来理解,"人"就是要关心人——师生员工素质的发展,"文"就是要关注"文’——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学校是培养人的发展的地方,是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地方.学校人文教育就是要在学校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促使师生员工提高人文修养,传承和发展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的过程. 教育家高焕祥在《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一书提出:每个人都有三种世界,即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心灵世界要通过人文教育来完成.从学校层面上看,人文教育是人文积淀、人文体验和人文实践.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种现象,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文化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教育负有传承和创新文化的双重使命。学生是未来社会文化的承载和创新者,是地方文化的传承以及文化空间维系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对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传承理念落后、方法陈旧,造成青少年忽视对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文化部制定了《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给地方传统民间艺术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带动了民间艺术的相关研究。而河南省传统民间艺术在传承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人才老龄化严重,缺少传承人;民间艺术与学校教育没有进行有效的衔接;政府保护意识淡薄,管理不规范;地方民间艺术故步自封,创新发展缓慢。针对这些问题,河南省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应采取如下措施:丰富多元化的传承方式,加强民间艺术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加强相关部门的保护工作,规范管理;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艺人提升自身能力,推动民间艺术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周娟  鲜耀 《职教论坛》2012,(27):49-52
校内、校外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上发挥着各自的功能。我们在强调学校教育重要性的同时,社区教育在普及文化、整合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活动中的功能不可忽视。社区教育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使民族文化以一种"活"的方式传承下来。  相似文献   

11.
贵州是中国傩文化最丰富的地区。在贵州省毕节市沙包乡广泛流传着一种地方傩戏,被当地人称之为"跳菩萨"。文章以沙包乡为例,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分析"跳菩萨"傩戏所隐含的教育意义,旨在通过分析这种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当地的教育价值和意义,来促进当地以更好的方式注重和传承这种文化,在传承此文化的基础上促进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当地各项事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宜宾学院学报》2015,(9):119-124
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场域正在不断消解和重构。学校教育因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方式,成为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场。但是,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何实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如何处理好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二元关系成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民俗是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也是学校学科课程建设的根本依据。正如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所述:"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学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较好地挖掘民俗教育资源,要寻求教学方法的新路子,谋求教学质量的提高,就要深层开发民族文化,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民俗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研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的"元宵节"、"端午节"、"中秋  相似文献   

14.
尚玲玲 《林区教学》2015,(2):122-123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唯一途径,学校教育则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因此,羌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担负着实现羌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体现其民族性与地方性。学校如何实现羌文化的传承值得思考。通过对某小学、某中学羌文化的传承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学校实现羌文化传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文化方式,也是人类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方式,传承濒临灭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运用地方资源,积极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兴国县在这一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深刻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学校教育科研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科研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是中小学发展的基石。学校教育科研文化的本质是在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中,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以"传统"、"习惯"、"态度"、"理念"或"氛围"的形式影响群体教育科研思维方式、行为取向、学术品质的物质和精神的文明成果。[1]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为指导,扎实做好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推进教育科研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7.
徐蕾 《新课程研究》2009,(10):103-104
新的课程体系改变了课程资源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资源管理政策,增强了课程资源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笔者根据南阳当地民间及社区传统艺术文化特色和秀丽的自然风光等资源,对美术地方课程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地方特色资源;引导学生参与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美术创作水平;推动了学校美术活动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地方知识的概念、在学校教育中传承失位以及可能的对策三个方面对首部裕固族教育研究专著——《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进行了评论,认为该书就地方知识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传承做出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富有学术价值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杨静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6):125-125
一、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民间乐传承方式的异同 从1927年中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萧友梅博士创办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上海国立音乐院开始,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就沿袭了以"前苏联--德奥音乐体系"为主的西方音乐教育模式.即以西方音乐教育为范本,用标准化、规范化、学究等级的教育手段,建构了一个"普遍性知识"的传播和传承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百年老校南京市小西湖小学传承"普育"的办学历史,立足于普育价值的引领,从儿童出发,以"发现儿童"为思想方式,以"教育即生长"为哲学立场,以"引领儿童"为教育策略,构建了学校文化办学体系。将学校的整体文化以独特的德育交互空间、课堂学习生活、身边课程群、环境文化建设、教师文化自觉等五条路径为载体建构,以期实现以学生"享受童年"为解读方式的办学愿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