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的小说《在酒楼上》讲述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但小说文本深层却体现了鲁迅对现代知识分子生存境况、心灵矛盾、精神历程的思索.这使得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意象等都染上了某种"寓意"色彩.  相似文献   

2.
在艺术作品中,创作者常常通过构建意象来表达独特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感悟。电影《雏菊》中"雏菊"作为影片的中心意象,始终贯穿整部影片。雏菊是电影的一条叙事线索,故事情节围绕着雏菊而发展;雏菊对电影主题的表达起到了烘托、提升的作用,将爱情人性之美展现出来;电影画面中雏菊的出现为故事营造了唯美的场景,给现代人带来了一泓清泉。雏菊的意象也是具有美学价值的,首先雏菊的画面宁静自然,能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其次,电影《雏菊》采用了悲情模式,雏菊意象的运用奠定了故事的悲情基调;最后,雏菊在意象造境上,体现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3.
"意象"不仅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也是传统武术的核心范畴。传统武术的意象起源于"观物取象",传统武术意象的形成是在观物取象的过程中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交流共鸣上形成的一种感应互通。从传统武术意象的生成方式来看,中国传统武术意象主要包括动物仿生、自然仿生与生活场景再现三大类。传统武术意象蕴含着"技、艺、道"三个层次的内涵,具有直觉性、会意性、独创性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许乃文 《教师》2019,(16):1-1
<正>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融入日常生活元素,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并呈现生活画面,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为生活体验。将生活"活水"引入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融入故事人物、生活角色,方能促进学生用心阅读、体会与感悟。例如,教学《伯牙  相似文献   

5.
《在酒楼上》被夏志清在《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誉为《彷徨》集中"研究中国社会最深刻的四部作品之一",周作人也说这是一篇"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仅就其篇名就耐人寻味—《在酒楼上》,为什么不是《邂逅》,或是《在茶馆里》?我们知道,小说里的空间不是作家的偶然选择,而是他的精心选择和必然安排。空间不仅为小说的故事提供了一个舞台,  相似文献   

6.
故事教学法是把生活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收集起来,与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相连接,让故事在课堂上说话,让书本内容在故事中展现,让课堂焕发生命和活力。在这过程中,故事的选择要有"温"度、"高"度、"深"度。  相似文献   

7.
卢婧洁 《海外英语》2013,(1):177-178
华裔女诗人陈美玲的短篇小说《月亮》讲述了一个名叫"月亮"的华裔女孩因为遭受一对金发白人双胞胎兄弟的侮辱,继而奋起复仇的故事。这篇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故事仍以其荒诞、诡异的意象和黑色幽默在让人感到震骇的同时,又让人忍俊不禁。该文试图通过解析小说中的多种意象,探寻隐藏在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和作家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8.
童话故事是少年儿童认识世界和打开认知的渠道,也是最能贴近儿童心理的故事,儿童在童话故事中通过各个故事人物能够感受到世界上的美妙故事和生活场景,从而能够激发儿童探索世界和认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而且,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故事,就是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通过拟人、夸张等修辞,让故事里面的人物形象生动起来,从而让儿童的生活场景能够生动形象起来。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故事,能够将童话中的审美和教育功能凸显,一切以学生的发展特点为主,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桑干河,古称灅水,流经山西、河北北部,因古时地处北部边疆,饱受动荡与战乱,提起桑干河,让人想到的多是古代动乱的场景与战场的硝烟。在《全唐诗》中,出现了20余首含有"桑干河"意象的诗歌,从内容上来看,基本是描写边关战事;从产生年代来看,经历了整个唐代,可以说是唐代边关战事在局部的一个缩影。通过分析这些诗歌中的"桑干河"意象,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唐代诗人对边关战事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呈现出一条与社会发展同步的流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西厢记》中有许多重要的场景,如"长亭别宴"、"简""、花"等,通过这些场景来论述其意象,以期对意象的基本原理做一定的阐释,并通过对场景意象的分析来说明意象的关键部分在情感阐发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即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现代叙事作品空间意识日益凸显,空间意象叙事成为其突出特征。在这类作品中,叙事场景的时间被打乱甚至终止,作品的全部意义由单个场景意义之间的联系所赋予,通过意象叙事达到与人交流、引发情感共鸣的效果。新海诚的动画电影在叙事艺术上突出表现为空间意象叙事特征,它总是借助富有特定意蕴的空间意象传达抽象的感情、营造叙事意境或者阐扬民族文化。客观的具象化"物"成为"不能说话的叙述者",它们相互关联、并置出现引起欣赏者无尽的想象,抽象的感情体验受到作者的意图、受众的经历、社会语境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  相似文献   

12.
无弦 《当代学生》2016,(Z1):122-123
在中国古代,每一座名楼都牵扯着一连串的故事和佳话。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一下"天下第一名楼"——黄鹤楼。关于黄鹤楼的由来,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在古时候,武昌的蛇山上有一家酒楼。一天,几个道士到酒楼饮酒,酒楼的辛老板很客气,不肯收他们的酒钱。于是一个道士临走前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色的仙鹤,对辛老板说:"以后有客人来时,你就拍拍手,这仙鹤就会在客人面前跳舞劝酒。"  相似文献   

13.
罗洁玲 《快乐阅读》2011,(22):166-167
用哲学思维的角度品读《台阶》,从小说中有关当地有关台阶的习俗,小说中的"台阶"与父亲的关系,一家人在老屋台阶上活动场景这三个方面去浅谈《台阶》中"台阶"的意象,让读者去品味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创作巅峰时期的经典作品。作家运用象征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时代的风貌,刻画了"美国梦"幻灭的历史全程。研究作者在作品中对于主导意象、场景意象和重复意象的营构,探讨象征艺术手法在揭示和深化小说主题思想中的透射作用,进而挖掘作者的写作动机及作品反映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袁雅芬 《考试周刊》2015,(28):34-35
一切生活都是课程,一切课程也都是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这正是陶行知老先生"生活即教育"的"行知"教育理念,而它又与"人人都是纪录者,人人都是演员"的微纪录片活动的主题不谋而合。这种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生活"展开积极的创新。本文以中职生主动参与拍摄"微纪录片"这种新兴艺术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其利用课余时间运用现有手机、电脑等简易通讯媒体设备,纪录当下现实社会生活的点滴片段和时代生活的人物、事件、故事。在拍摄画面场景和设计解说旁白的过程中,通过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对社会深度的洞察、对人生理性的思考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陶行知老先生"生活即教育"的"行知"教育理念在"微纪录片"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清初艾衲居士的《豆棚闲话》是一部声名不显但特色鲜明的拟话本短篇小说集。小说以人们在豆棚下乘凉时轮流说故事为枢纽,把十二则故事有机地串接在一起,结构别具一格。"豆棚"寓意深刻,意象多元。豆棚奠定了乡村场景与民间视野相融合的小说叙事基调,豆棚搭建起了如藤蔓缠绕般的故事结构,豆棚世界的存在与变化对全书有着多方面的隐喻和象征意义,豆棚世界建构了一个意蕴深厚的文化场。  相似文献   

17.
以仙游某所幼儿园微社会场景创设为主轴,阐述园长、教师与幼儿透过共同参与的方式对园内空间进行微社会创设,并透过叙事探究的方法对此空间的创设历程进行阐述。故事发展围绕在相关成员的认知经验与生活体验,其历程可分成三段:空间创设之初,园长与教师因为无法决定所以纳入了幼儿的参与;空间创设的中段:幼儿的积极参与与遭遇困难是决定微社会场景是否成功的关键点;最后的故事,幼儿虽成功的购置相关产品,却也引发后续保养以及如何使用的伦理议题。总体而言,因为有孩童的参与空间创设,让空间体验增加了许多童趣与意义,而空间创设回归到孩童的身上,才赋予此幼儿园更多的生命故事。  相似文献   

18.
宋峥 《语文天地》2013,(8):11-12
形象鉴赏是古典诗歌鉴赏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为了使师生打开鉴赏诗歌的通道,拨开诗歌鉴赏的"迷雾"。应该以古典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为突破点,以求获得诗歌鉴赏的"金钥匙"。一、借助意象、典故、细节,感知形象意象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意象常常寄托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借"行舟"、"乡书"、"归雁"等意象表达了羁旅在外而神思故里、想念亲人的感情。借助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趣和愿望。  相似文献   

19.
韩卫强 《教师》2012,(36):11-11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现状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但高耗低效的情况依然存在。撇开其他方面的因素不谈,中小学品德课效果不好恐怕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课堂上充斥着浅显的看图说话,简单的行为辨析,肤浅的一问一答,没有情感的波澜,缺乏心灵的撞击。症结到底何在?我以为学生在品德课中没有走进"真生活",他们在课堂上所面对的都是一些"准生活"甚至"伪生活"。一、走进生活中的"真场景""真场景"即真实的生活场景,它的特点是具有直观性,易于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有的"真场景"是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实践。教学《我与小动物》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我们的小学英语综合式课堂,正是以运用为核心,根据学生的差异,开展综合化、个性化、生活化语言运用的教学活动。其淡化英语知识教学,建构开放、综合的语言运用场景,让学生沉浸在故事活动或生活场景中,自发主动地运用语言。一、让英语在课堂中"用"起来以前,我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学生从唱歌热身、新知显现到操练再到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