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写作与文学写作之间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其区别主要在于写作目的、角色定位、阅读对象、真实性要求的内涵及语体风格等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准确把握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对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思维是感觉、知觉、记忆、思想、情绪、意志这一系列心理过程中的一种心理活动.从医学的角度讲,人的左脑主管逻辑思维,负责语言、逻辑、记忆等;右脑主管形象思维,负责音乐、绘画、运动、情感、想象、感受等.也就是说,人的思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感性思维,另一部分是理性思维.感性思维是"爱"、"恨"、"愉快"、"悲伤"等感情部分,理性思维则是"演绎"、"归纳"、"推理"、"论证"等理性思考部分.我们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般来讲可分为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相似文献   

3.
思维是感觉、知觉、记忆、思想、情绪、意志这一系列心理过程中的一种心理活动。从医学的角度讲,人的左脑主管逻辑思维,负责语言、逻辑、记忆等;右脑主管形象思维,负责音乐、绘画、运动、情感、想象、感受等。也就是说,人的思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感性思维,另一部分是理性思维。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基础教育界,由于写作教学的复杂性与教学效果的不显著性,导致写作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被边缘化了,而在实用主义为导向的教育背景下,文学写作教学又是写作教学中的边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本文通过考察中小学历年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探究文学写作教学的缺位及其成因,并从理论角度探讨了文学写作教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多元文化观念的相互碰撞,给现代美术教育开拓了广阔的前景。长期的美术教育实践使我体会到:美术教育不能只注重技能训练,应该更多的重视学生观察、想象、创造及表现能力的培养。漫画,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载体。  相似文献   

6.
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与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等心理机能的活动而形成的认识、体味、玩赏文学作品的一种审美的精神活动。文学鉴赏是由可供鉴赏的客体作品与能鉴赏艺术美的主体读者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由于鉴赏活动中,文学作品文本的客观制约性,以及同时代、同民族、同阶级的鉴赏者在审美倾向、艺术趣味与鉴赏习惯方面的一致性,使文学鉴赏具有时代的一致性、民族的一致性与阶级的一致性。这种文学鉴赏  相似文献   

7.
广告文案写作与文学写作虽然有诸多的内在联系,但两者的差异性也是值得关注的。从写作目的性、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传播原则与方式、文学表现手段的运用等方面分析了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应用写作教学不应拒绝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天然 《莆田学院学报》2004,11(1):39-41,91
应用文与文学作品虽有区别,但自古就难有明确的界限。现代应用文与文学更是日益交融。现代应用文借用文学体式,使用文学语言更是屡见不鲜,因此应用写作课不应拒绝文学,适当讲些文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的纸媒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没有严格的编辑程序和审稿机制,所谓"文学体制"可以看成是范围更广的"把关"现象.网络上即兴的、化名的或经过反复转贴的无名氏的创作打破了传统的文学体制,大量的写作者不是文学精英或以写作谋生的人.许多作品没有现实和想象的区分,在篇幅与修辞等方面突破了传统文学的规范性.后现代文本的所有特征在网络文学中表现得最为典型.感受、冲动、表达欲望对决规范和体制.网络写作从文学体制中解脱的过程就是网络文学成长和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文学教育就是要通过文学作品阅读、写作,让文学成为学生作为人的生活需要、生活方式,在文学中学会同情、悲悯,学会自省、忏悔,学会宽容、博大,学会战胜自己,学会攀登精神高地,学会审美地生活,从而实现自我,成为真正的人,大写的人,起码能够自觉地朝这一方向不断努力,最终成为有益于社会进步,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时代新人。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让学生个性的发展过程不仅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还要贯穿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的基础不是对学生整体混沌认识,而是对学生个体的写作个性、特长的深入了解."教育--这首先是研究人的学问.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和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所以,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差异化的作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让学生个性的发展过程不仅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还要贯穿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的基础不是对学生整体混沌认识,而是对学生个体的写作  相似文献   

13.
应用写作教学模式的探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写作》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与写作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文章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系统掌握常用的应用类文章的实际用途及写作要领,培养和提高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所必备的文章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前,应用写作教学在各高校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全方位改革。本文总结了作者多年来在应用写作课程改革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利用网络资源改革应用写作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探索了应用写作教学走出误区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5.
文学和新闻与新闻文学的关系一直是新闻界与文学界所致力探讨的问题。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从而使这一边缘文体更加脉络清晰,在写作上颇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公文写作与文学写作思维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文是一种“代言”性的写作形式,其写作主体具有“双重性”的特点。同时,由于公文自身的性质、功能与其他写作形式、尤其是文学写作有着质的不同。因此,表现在写作过程中的思维特征也有很大的不同。研究这种不同,对于把握公文的写作规律,提高公文的写作质量,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颓废最早出现于古代的拉丁文,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拜赞庭的衰落及覆亡灭.颓废成为美学概念、文学流派是到了近代的十九世纪末才发生的.颓废主义的审美取向与文学写作,不仅仅在西方发生影响,而且在东方的日本、中国都产生影响,甚至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及当今.本文从历史的纵向与文学的横断两方面,通过历史的梳理与文学的个案,揭示颓废审美与文学写作的关联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化中,“一”是一个神秘的数字。许慎《说解字》把“一”列为汉字之始,并以创世神话观念解释道:“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可见,“一”并非仅仅只是数字之始,它还蕴含整体的、未分化的意味。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念,即把“一”做为整体的哲学范畴。广义上说,中国化即是注重整体的、直觉的,注重取象类比、注重和谐的“一”的化。如《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以道和“一”互为注脚。  相似文献   

19.
一个时期的语境和一个时期文学有直接的关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文学说什么和怎么说,决定作者以什么身份说话.语境决定修辞,而修辞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言说中的写作身份.语境与写作主体之间的张力决定了各种不同的写作身份和不同的修辞行为.90年代以来的女性文学在几种话语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张力和缝隙中调整了自己的写作身份,寻找了自己的话语空间.综合了“人--女人--个人“这一人的价值与女性性别相统一相协调的女性文学写作身份,为世纪之交的女性文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新的因素,带来了生活的日常化、历史的个人化和城市的女性化,女性文学充满了人间烟火味和语言飞翔的灵气.  相似文献   

20.
汤晓辉 《学语文》2011,(4):72-7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作文教学中,师生投人的时间与精力都很多.效果却并不理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有其独特性和先进性。我们不妨本着博采别家之长的目的。进行跨文化跨国际的比较。比较中美两国在写作过程教学中的差异性,以探索我国作文教学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