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并列结构是语言中一种常见的句法现象.非典型并列结构有三种句法特性不一致的并列体.在X标杆理论的框架下,连词投射缺乏独立的证据,但并列结构的中心语偏向连词而不是并列体.并列结构有两种构成方式:句子并列和短语并列.  相似文献   

2.
关于并列结构的基础生成,学界有不同观点,在司富珍(2009)和叶雅琴(2013)的基础上,对学界观点进行批评性吸引后认为,并列结构的基础生成应该存在句子并列和短语并列两种情况,很多语言(如德语、英语等)的并列结构中存在的非成分并列、不同语类成分的并列等表面复杂的现象应该是由上面两种并列结构中的一种基础生成,再经过类似数学中的提取公因式,合并同类项的操作而来.  相似文献   

3.
并列结构(coordinating constructions)可分为两个或多个相关句子的并列和一个句子中两个或多个成分相同句子的并列,通常用并列连词and,but,or或so构成。除此之外,并列结构还可以用其它某些特殊的并列连词或类似并列连词的词语构成,这些都可以称为特殊并列结构。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中,包括并列式词语、并列式短语、并列关系句子等在内的并列结构的语言单位使用频率非常高,而并列项之间总有一定的、合理的排列次序,弄清它们的排列次序,有助于把握文句的语脉和准确表情达意,因而高考试题中在并列结构方面设置考点的题屡见不鲜。我们学会敏锐地把握和分析并列结构,可以巧妙地解答多种高考试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讨论名词性并列结构中并列项所表达的语义与语法的对应关系,尝试从量级范畴入手,在句法形式对名词性并列结构中语义量级的反作用问题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从一般意义上讲,并列语法结构表达的语义关系被认为是平行并列的,但笔者通过对并列结构中名词性成分的观察、比较发现,其中并列项所表达的语义关系与句法结构的平行并列有着不一致的情况:许多并列项在语义上存在量级差异。并列结构中的名词性成分是指两项或两项以上具有并列关系的名词、代词、数词、量词或名词短语;在结构形式上,各并列项可以直接组合,在口语中,并  相似文献   

7.
《二年律令》存在着大量的并列结构。其并列结构具有多项式、多层次以及主要用“及”、“若”作为并列标记等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重点讨论名词性并列结构中并列项所表达的语义与语法的对应关系,尝试从量级范畴入手,对名词性并列结构中语义级差变化在句法结构上的投射进行分析和描写.  相似文献   

9.
从一般意义上讲,并列语法结构表达的语义关系被认为是平行并列的,但笔者通过对并列结构中名词性成分的观察、比较发现,其中并列项所表达的语义关系与句法结构的平行并列有着不一致的情况:许多并列项在语义上存在量级差异。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中为了表态同类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动作而把两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层次相同、句法功能也相同的词、短语或句子等成串排列构成的结构序列称之为平行结构。从语法角度看,平行结构属于由并列连词连接而成的双项或多项并列结构,其并列成分属于同一语法层次并具有相贩句法功能,而且在结构形式上也要求具有某种一致性,故平行结构又叫做对称的并列结构。本正是从语法角度出发对平行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现代英语并列结构可以表示加合,转折和选择等几种关系。表示这几种关系的并列结构中都存在着省略和重复的情况,本文只讨论表示加合关系的英语并列结构中的省略和重复的问题。 人们在使用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时,一般都遵循经济的原则,言必简明扼要,尽量减少冗词赘语,以提高交际效益。把表示加合关系的并列结构中的某些词省去,是使语言达到言简意赅目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省略情况在汉语中大量存在,如我们可以把语言片断“党的信任和人民的信任”说成“党和人民的信任”。在第一个并列成分中省去了“的信任”几个字,语言表达简洁明快,意思依然清楚无误。又如秦牧在《土地》一文中的一句  相似文献   

12.
包含不同标记形式的并列结构 ,具有不同的表达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三种平行的并列式 (分别命名为 A式、B式、C式 )和全面考察“三并列式”的语音语义特点 ,来揭示不同标记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成语以“四字格”为基本形式。成语具有结构的定型性和意义的整体性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对我们正确理解成语的意义有很大的帮助。一,并列结构。常见的有四部分并列和两部分并列,以两部分并列为主。四部分并列的如。青红皂白、喜怒哀乐”等。两部分并列的绝大多数前后两部分的语法结构都基本相同。例:  相似文献   

14.
受到Georgala、PaulWhitman(2008)研究的启发,结合施用结构,分析汉语"V+给+间接宾语+直接宾语"双宾结构的句法特点,其中特别关注"V-给"序列的生成机制。"给"作为汉语中施用结构的中心语,其基础生成位置应该高于VP。当动词通过中心语移位并且左向并入施用中心语"给"后,才能准确地生成"V-给"序列。反之,如果施用中心语"给"基础生成于VP之内,那么无论动词如何移位提升都无法生成"V-给"序列。在表层结构中跟在"给"后面的间接宾语原来处于SPEC-VP位置上,当施用中心语"给"进入句法推导后,间接宾语被吸引到SPEC-APPLP位置上,其自身的施用论元地位得以确认。在该位置上,间接宾语的无解特征全部被赋值,这导致了间接宾语不能再作进一步的移动。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并列结构一词最早见于赵元任(1948)的《国语入门》.从1952年开始在《中国语》上连载的丁声树等编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对“并列”这个概念做了具体分析.并吸取层次分析法,在该书的第三章谈到“对并列结构采取‘多分法’(即层次分析法)”。此后近十年.俞敏(1952)、范嘉荣(1957)、吕冀平(1959)等方家按照传统语法学的思路分别对并列短语的标记.语法功能.内部构成.划界、语义关系进行研究.成果显。  相似文献   

16.
从生成语法的角度探讨了中心语移位现象.认为汉语“动词+起+宾语+来”的结构用中心语移位来解释比宾语插入解释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一般说来“并列结构”是由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层次相同、句法功能也相同、并由并列连词2或其他并列手段所连接而构成的语法结构序列.一提并列连词,学生往往想“and”和“or”,对另一个十分常用的“but”却常常忽略.这也许是受汉语习惯的影响,因为but做连词时有转折、对比、替代等含义,在中文的理解中更象转折连词而非并列连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并列连词but的用法,笔者将其作一简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具体语言事实的观察,发现比较结构和并列结构有着相似的句法特性。从这一新视角出发,提出一种新的解释短语比较句派生的方法:短语比较句是并列缩减操作作用于它的底层从句表达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诗经》中的“~之~之”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V之V之”句(V代表动词)有并列、连动、递系三种结构类型,其中并列结构的内部结构层次、结构关系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日语中并列表达方式较为常见,且种类繁多。然而目前对并列表达方式的研究却较为少见。究其原因,一是在句法学中,并列关系一般被认为是一种"间接关系",其重要性较低,二是各种并列表达方式的用法与含义似乎比较简单,没有研究的价值。但从并列各项之间的关系来看,并列结构中存在不同的类别,并不是简单的"间接关系"。从"集合"的观点来看,用法与含义较为接近的"~であれ~であれ"和"~といい~といい"也有着本质差异,它们所并列成员之间的关系分别是"或"和"加"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